APP下载

新电力供求市场下火电行业的发展方向研究

2020-11-30张习祥颜溪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17期
关键词:电煤火电用电量

张习祥 颜溪

摘要: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市场受到国家能源结构调控、国内外经济增长速率放缓、发电端和用电端企业和用户的的经营成果影响。随着新能源的建设和发展,电煤市场的价格回升,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火电行业近年来的生产经营出现全面亏损的状态。火电行业为谋取自身在新电力供求关系下的生存之路和发展方向,不得不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决策,研究新的发展方向,实现转型发展和扭亏为盈。

关键字:电力; 供求市场;火电

1引言

2019年年末到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受到极大的影响,随着电煤价格周期性波动,用电市场持续低迷,受光伏、风电、水电、核电等能源的影响,火电行业的经营状况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利用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分析新电力市场下的火电行业的生存之道和发展方向。在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供应市场化的背景下,为火电行业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2现状

国外电力现货市场价格机制: PJM采用以电网中特定节点上新增单位负荷所产生的新增供电成本为基础计算价格的节点边际价格机制。某一节点上的价格由系统电能价格、输电阻塞价格和网损价格构成。PJM日前市场和实时市场采用双结算系统,前者出清结果用于结算,后者出清结果同时用于结算和调度。市场成员的收益包括日前市场出清的结算结果和实时市场出清的增量结算结果。此外,PJM采用“三寡头测试”对市场力 进行控制。

根据电力市场化后的討价还价情况发现,售电侧放开后,社会资本可以进入配售电环节,新成立的售电公司将直接与发电商谈判,电力市场交易由“一对多讨价还价博弈”转变为“多对多讨价还价博弈”。在多对多博弈中,受市场博弈主体有限理性的约束,不可能在每一次博弈中都能找到最优的均衡点。

根据2018年社会用电占比统计,第一产业用电量274亿千瓦时,同比降低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第二产业用电量142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8%;第三产业用电量32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2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5%。

目前我国电力结构排名: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核电、生物质发电,在2018年以前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要达到32.7%,火电占比降到67.3%,火电容量将控制在8.9亿千瓦左右。其中火电占比65.4%,水电+新能源电力(包括核电)占比34.6%,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33%,水电23%,风电7%,光伏发电2.3%,核电1.5%,0.8%。

根据《自然》数据,2013年,中国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能力首次超过化石燃料和核设施的发电能力。

由此说明,目前,在新的电力供应关系下,广东区域已经实行电力市场交易,在电力市场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和电力市场化的影响下,火电在整个电力构成中占比在逐年下降。随着电煤市场的不稳定性,电煤价格呈周期性波动,总体呈上升趋势,电价实现市场化,务必打压现行电价,标单电价的优势将不复存在,火电行业的生产经营尤为困难。

3原因分析

3.1电力市场化

自2017年以来,国家能源机构推行电力市场化,不再实行国家统一的电力定价,而是放开电力市场,最终的目的事实现电力价格由经济规律实现定价,实现电力现货交易。如此以来,火电行业由于受电煤市场不定因素的影响,成本侧在逐年攀升,输出侧电价逐年下调,导致火电行业在电力市场化竞争中处于劣势。

3.2电力供求关系变化

随着国家高质量的发展战略,国家经济增速放缓,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工业用电需求后续动力不足,导致全国电力需求响应放缓,从而影响了火电行业的产值输出值,造成火力发电企业机组利用小时数逐年下降,机组发电和运行维护成本逐年升高,导致火电行业出现全面亏损状态。

3.3其他能源竞争冲击

根据自由竞争关系,水电、光伏、风电的生产成本远远低于火电的生产成本,加上国家环保政策方面的规定限制,火电行业的生产成本在逐年攀升,经营能力压力极大。

3.4电煤价格周期性波动

电煤价格从2003年的200元/吨左右涨到2019年的600元/吨。期间有过数次周期性波动,但是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一情况固然增加了火电行业的生产成本,导致火电行业生产运营艰难。

4发展方向研究

4.1优化电力供应链

整理电煤供应侧供应链,寻找并扶持具有较大潜力的电煤供应商,保证长期合作供应商电煤产量满足厂址区域发电耗煤需求,缩短第三方供应商所占据的供应链长度,简化电煤保供流程,兑现电煤长协预期完成率。

签订大额市场交易电量,为电力供应出口打通道路,保证年度盈亏平衡点电量的完成,在电力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采取以量保盈利的战略。

4.2为电力市场化做好准备

利用汛期、电力淡季期间对生产设备维护治理,在电力供应淡季加大电煤量的存储。一方面提高电煤存储量,为电力供应旺季多发电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提高生产设备健康水平,为降低单位发电成本做好准备。

同时争取市场交易电量份额,提高机组利用小时数,增加年度发电量,增加发电边际效益。建立高效的市场营销团队,争取在电价谈判,电煤价格竞争,固废销售方面取得新突破。

4.3开辟新的创收途径

充分利用工业密集型区位优势,和周边工业园、产业园耗能单位实现供能合作。向周边耗能企业提供电力生产的中间产物,建立新的供应链供求关系,有利于释放产能。建设综合能源企业是一个新开辟的道路,从原有的主营业务——售电发展到新的附带业务,售汽、供热、供水、供建材原料。

4.4优化资源配置

将陈旧、低效、无效资产处置,更换为优质、高效的新型资产。最典型的表现为将能耗较高,生产成本较高的老机组、小机组更换为能耗水平有优势,生产成本低的大机组、新机组。从源头上降控生产成本,利用资源的有效配置,改变经营模式,改善经营环境,扭转所处的不利竞争地位。

4.5加强内部管理,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

此时,企业的内部管理是否高效显得尤为重要,火力发电企业应改变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在生产费用、财务费用、人力资源成本方面都要做到精细化管理。火力发电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一套有效的KPI绩效管理工具。正确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激励员工高效、有创造力的开展各项工作活动。

4.6探索投资渠道

此时的火力发电企业不再以守土有方为原则,应当考虑转型发展,不再是以单一的生产为主,可考虑转移战略阵地,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投资渠道,构建何理的投资业务。摒弃传统的单一生产型企业,转变为多元化的综合性企业,降低主营业务亏损导致整个企业全盘亏损的风险。当然,这是建立在企业战略道路选择正确的前提下,比如,可以选择已经比较成熟的煤电联产、发电承包制等经营模式来开发新的投资渠道。

5结语

在新的电力供求市场下,从生产成本供应链的优化到输出产品的以量保盈利的战略,都是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做出的各个方向的探索研究。从分析国内外的电力现货交易市场的特点到售电侧改革的讨价还价的博弈,再到企业内部高效的KPI绩效管理,都是火電行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各个要点。因此,必须从从优化电力供应链,充分利用电力市场化,开辟新的创收路径,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探索新的投资渠道等方面共同探索研究,为当前不利环境下的火电行业的转型发展寻找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白丽娜. 电子供应链_信息共享与牛鞭效应关系研究_以快消品行业为例.商业研究

[2] 王明渊. 国外典型电力现货市场比较研究.集成电路应用.2020

[3] 黄毅祥. 售电侧改革_市场主体变化与电价红利_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管理工程学报,2020

[4] 何姣. 粤港澳大湾区电力市场及其电价机制研究.中国物价,2020

作者简介:张习祥,男,工程师,学士学位,主要研究大型锅炉燃烧调整。

颜  溪,男,工程师,学士学位,主要研究大型汽轮机运行调整。

猜你喜欢

电煤火电用电量
林伯强谈无价电煤合同:签了,也未必好好履行
抓好能源保障 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