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扩心病并发心衰患者开展连续性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11-30李若颖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2期
关键词:心力衰竭效果

李若颖

【摘 要】 目的:探究连续性护理措施应用于扩心病并发心衰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9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数字随机分组成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连续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心功能相关指标水平以及血清NT-proBNP、BNP水平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左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NT-proBNP与BNP指标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采取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扩心病;心力衰竭;连续性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2-133-01

扩心病是扩张型心肌病的简称,患者多并发心力衰竭存的情况,该疾病的死亡率较高,患者病情不断进展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患者就诊时多表现为心律失常以及反复性心力衰竭的情况,治疗不及时危及生命[1]。且发病人群大多为中年人,男性比例高于女性,致死率高。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9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数字随机分组成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52.84±6.12)岁;病程1-7.5年,平均病程(3.46±1.54)年;研究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41-81,平均年龄(51.36±6.78)岁;病程1.5-8年,平均病程(3.75±1.19)年;心功能分级:Ⅱ级22例, Ⅲ 级17例, Ⅳ级9例。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予以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内容为:严格按医嘱咐对症治疗,使用强心、利尿、抗心率失常以及扩张血管的药物进行治疗。①吸氧护理:及时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保持其呼吸道顺畅。②饮食护理:饮食应食用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以及高蛋白质类为宜,戒烟戒酒,不宜饮茶、咖啡等。③皮肤护理:因皮肤存在水肿情况,应随时维持皮肤清洁度,并保持干燥。④作息规律及活动:视患者疾病情况对其休息及活动进行指导,活动量不宜过大。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连续性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1)用药护理。包含穿刺护和药物不良反应护理。

(2)心理护理。因扩心病发病人群多为中年人,病情凶险,该年龄段患者存在较大心理压力,導致病情加重。同患者沟通交流,给予心理疏导,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

(3)出院干预。保持每周电话随访1次,跟踪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与BNP水平。干预后,采患者外周静脉血3ml,检测血清中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和脑钠肽(BNP)含量水平情况。

(2)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采用心脏超声诊断仪检测LVEDD、CO、LVEF等指标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经χ2检验,P<0.05代表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与BNP水平对比

经不同干预后,研究组患者NT-proBNP与BNP指标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低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对比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左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扩心病并发心衰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气促、腹胀、心律失常以及水肿的情况。扩心病大多数起病较缓,有可能长达10年以上,主要表现出左心室或是右心室或是双侧心室扩大,同时存在心室收缩功能下降,伴有或是不伴充血性的心力衰竭[2]。扩心病引起患者心肌收缩功能受限,易发生猝死,该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心理上造成极大影响。

此次研究结果提示,采取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患者血清NT-proBNP与BNP水平显著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CO、LVEF、LVEDD等水平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连续性护理结合患者疾病情况拟定护理方案,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降低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对疾病所造成的影响[3]。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加强心电监测、穿刺护理、用药不良反应护理等,促进患者预后效果[4]。综上所述,对扩心病并发心衰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措施,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立新.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4):278.

[2] 聂玉兰.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遵医行为、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1):122-123.

[3] 赵桂芬,孙运金,李希梅.观察依那普利加美托洛尔应用于临床治疗扩心病患者的疗效[J].中国农村卫生,2018(06):28-29.

[4] 高晓明,吕欣.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心理状况分析及心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7,15(05):567-568.

猜你喜欢

心力衰竭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BNP、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婴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