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图书馆研究现状分析

2020-11-30陈会敏

卷宗 2020年22期
关键词:电子图书信息化

摘 要:图书馆作为提供图书借阅的机构,在中学承担着知识的传播与交流,在新的时期下,功能和服务内容都应得到升级。本文在对现有中学图书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现有馆藏资源不合理,电子图书较少,图书馆设施不完善,提出了结合新的时代背景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馆藏资源;电子图书;信息化

1 中学图书馆研究综述

在中国知网以(主题=中学或者题名=中学或者v_subject=中英文扩展(中学)或者title=中英文扩展(中学))并且(主题=图书馆或者题名=图书馆或者v_subject=中英文扩展(图书馆)或者title=中英文扩展(图书馆)))进行检索,共发现文献6092篇。对中学图书馆的研究从1996年的41篇迅速增长到1997年的122篇之后呈现逐步增长趋势,在2014年达到高峰(296篇),之后又呈下降趋势。

在内容研究方面,现有对中学图书馆的研究主题主要有图书馆员、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图书馆藏书等。中学图书馆的研究已得到了学者的重视,现有研究揭露了当今图书馆存在的很多问题。由于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各种条件的限制导致中学图书馆扥问题并未得到学校的重视。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学图书馆应思考如何发挥其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辅助教学作用。

2 图书馆使用现状

图书馆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一直深受学生的喜爱,特别是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选课走班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室资源紧张,图书馆成为中学生学习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如何提高图书馆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图书馆在中学的价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中小学图书馆普遍存在馆舍面积达到示范标准的比例偏低,图书、报刊的馆藏数量和种类偏低,藏书质量与结构不够科学合理;信息化基础薄弱,藏书主要以纸制文献为主,电子文献不足;专业化队伍匮乏,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图书馆利用率偏低[1]。笔者通过对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图书馆的现状及学生借阅情况分析发现:

2.1 文学、小说类图书借阅量最高

笔者通过对入馆学生借还情况分析,发现文学类文章深受中学生欢迎,占总借书比例80%左右,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在课余时间看文学类图书有益于放松头脑、排解压力。但由于图书采购量较大,图书馆员无法一一核对图书质量,导致馆藏部分文学类图书涉及色情、暴力等内容,不益学生身心健康。

2.2 馆藏利用效率不高

中学图书馆阅览室的使用更多是作为自习室来使用,图书阅览的基本功能没有充分体现。专业性书籍借阅量较低,长期未被阅览,灰尘较多。且由于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较少,导致清理工作繁重,图书管理员用较多的时间来做馆内卫生和图书上架工作,对于图书馆发展方向的思考时间减少。

2.3 教师对图书馆的重视度不高

由于部分学生在上课期间阅读从图书馆借阅的与学习无关书籍,以及考虑到学生在图书馆学习时脱离了老师们的监管,任课教师对中学图书馆的价值保持怀疑态度,甚至有班主任禁止学生去图书馆学习。

2.4 设施陈旧功能不完善

中学经费有限,投入图书馆的经费就更少,很多中学图书馆环境简陋,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查询借阅方式。即使部分学习有自助查询机,但由于年久失修及部分学生素质不高导致查询机损坏率较高。虽很多学校配备电子阅览室,但电子资源信息不完善,甚至并未购买任何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等电子资源,学生和教师查找资料、进行科研等不够便捷。

3 如何提高图书馆利用率

3.1 支撑学生学习研究

随着时代发展,图书馆也不应只具备传统的借还功能,应充分发挥其场所空间价值,提供专业的学习资料、学术期刊供中学生进行探讨及对未来。学校可购买一些电子图书,电子图书空间占用较少,且其查找定位作用能提高学生信息查找效率,节约时间。

3.2 支持教师科研活动

中学图书馆应建立健全学校文献信息和学科服务体系,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检索与利用文献信息的知识与技

能[2]。学校主管部门应重视图书馆在中学的作用,提供教师报纸期刊等专业的研究资料,同时还应购买一些期刊、公开课等数据库用于教师教研,树立教师终身学习意识。

3.3 提高馆藏图书质量

图书馆学“馆舍、馆藏、馆员”三大要素中,馆舍服务于馆藏, 馆员为馆藏服务,馆藏才是基础、是关键、是核心[3]。中学图书馆藏问题是近年来学者一直探讨的一个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图书采购不够专业。很多中学图书馆将采购任务委托给书店代办,这种方法虽然省时省力但质量问题难以保证,间接导致了中学图书馆藏书比例与教育部要求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存在一定差距。应将采购权交还给图书管理员,并严格把控入馆图书质量,合理配置馆藏图书。

3.4 开展图书馆特色活动

图书馆是知识存储空间,是学校知识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图书馆员应思考开设一些特色的图书馆推广活动,让其服务教学和科研,让学生和教师重视图书馆。教会师生如何高效率的使用图书馆,鼓励广大读者多用图书馆、善用图书馆、爱护图书馆,可举办读者征文活动、百科知识竞赛、评选“读书达人”等活动。

4 研究展望

2020年4月CNNIC發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其中10-19岁在网民规模中占比19.3%,大部分网络应用的用户规模呈现较大幅度增长[4]。在互联网时代,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借助互联网学习,结合新课改需要,图书馆的发展也应与时俱进,图书管理员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去建设和管理图书馆。中学图书馆员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学习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将图书管理系统与教务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相结合;改变被动的服务习惯,利用大数据获取师生的阅读偏好、成绩或特长进行图书采购、定向推荐等。

参考文献

[1]刘强,陈晓晨,杜艳,等.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与使用现状及改善策略——基于全国169所中小学校的调研[J].中国教育学刊,2018(02):57-63.

备,2019(14):21-24.

[2]张楠.面向大数据思维的中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16):23-25.

[3]瞿嘉福.藏书,图书馆建设的核心要素[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34(09):7-14.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57/202004/t20200427_70973.htm,2020–04–28.

作者简介

陈会敏(1991-),女,汉族,河南周口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图书馆馆员,硕士,主要从事文献管理、图书馆建设等研究。

猜你喜欢

电子图书信息化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出版社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出版的价值链比较
电子图书传播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国内外电子图书长期保存现状研究
电子书是否会取代传统图书?
北大方正提供373种电子图书信息
北大方正提供344种电子图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