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的力量

2020-11-30王磊

戏剧之家 2020年34期
关键词:故事化叙事纪录片

王磊

【摘 要】故事化叙事是纪录片的重要叙事手法,旨在以真实的事件和人物为创作基础,在叙事过程中不是单纯地刻板记录,而是对素材进行故事化的表达,以讲故事的方式将记录的内容娓娓道来。本文从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策略方面入手,通过分析叙事结构和叙事策略在纪录片中的实际运用,旨在探索故事化叙事的特点与优势,提升纪录片的思想品位和艺术美感,从而实现纪录片创作的价值与目标。

【关键词】纪录片;故事化;叙事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4-0142-03

故事化叙事在纪录片中主要是构建故事的基本内容,从普罗普的《民间故事形态学》到格雷马斯的叙事矩阵,关于影视作品的叙事方式向来是创作者探讨的重点。纪录片的发展也越来越受故事化叙事的影响,故事化已经成为我国纪录片导演熟练运用的叙事方式。

一、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必要性及其特征

(一)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必要性

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需要借助故事化的叙事手法来展现。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来完善纪录片的创作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是纪录片创作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是适应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改革開放后,人们的思想摆脱了束缚而获得了极大的解放,纪录片导演在创作方式和理念上不断探寻其自身定位,纪录片的政治宣传功能弱化,自然与人文历史的叙事增多。以《再说长江》为例,它的外在形式是对主流价值观的维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结合了具象的人物和事件,让观众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感染了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中华儿女,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故事化叙事手法为转型后的纪录片指明了方向,让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其次,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是满足受众审美需要的必要手段。受众是艺术作品的鉴赏者,纪录片的发展方向以受众的审美需求为依据,这是保证纪录片成功的重要因素。《故宫》在拍摄过程中注重悬念的设置,让观众在制作人的引导下去感受故宫文化的魅力,那些鲜活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层层悬念中吸引着观众的好奇心。通过故事化叙事手法增强故事的知识性、趣味性,从而进一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二)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特征

纪录片是对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综合兼容,当纪录片创作理念与故事化叙事手法结合在一起,纪录片故事化叙事便具有了以下几点特征:

其一,纪实性与审美性的统一。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纪实性是对其内容而言的,内容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所在,以真实为前提客观地记录真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是纪录片的基本原则。但既然纪录片是艺术作品,就必须考虑其审美性。这里的审美性是对其表现形式而言的,如果只是一味地单纯刻板记录,而不以观众的审美期待为依据对纪录片的艺术美感加以表现,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纪录片的传播效果。因此,要考虑纪实性与审美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纪实是实现审美的必要前提,只有在保证真实记录的基础上,才能去考虑其审美性。审美性是纪实性的重要补充,通过故事化叙事手法将真实生活素材以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其二,思想性与趣味性的统一。纪录片作为大众文化的主流产品,除了真实客观、艺术精湛,还必须思想深刻。纪录片的思想性表现在它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上,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传达出创作者的思想品位、价值观念,进而实现其价值。趣味性是实现思想性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观众观看电视的目的是想通过看故事而得到启迪,借助故事化叙事来增强纪录片的趣味性,通过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受众从中获得知识和快乐,从而有效地实现纪录片的目标。

二、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结构

纪录片惯用的叙事结构思维包括版块结构思维和线性结构思维这两类。纪录片的创作离不开叙事结构的支撑,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更需要依据条理清晰的叙事结构来展开。

(一)版块结构思维

版块结构思维是指纪录片按照不同的主题和生活故事划分成几个小版块,多个版块共同构成纪录片的结构思维模式。版块结构思维又可以称为平列结构思维或者块状结构思维,各个版块呈现平行、并列的关系。

由于纪录片时长较长,每集中往往蕴含着多个故事情节,分版块阐述能够使叙事结构清晰明了,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这样的结构近年来被广泛地运用在纪录片创作中,各个版块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共性。纪录片《风味人间》采取了版块化的结构,每一集都由若干个小故事组成,第一集《山海之间》讲述了哈萨克族的马肉库尔达克、甘肃的洋芋搅团、四川瓦屋山的冷笋等。各个小故事之间彼此独立,但都是围绕不同环境、气候下人们千姿百态的生活来展开。大多数纪录片都采用此种结构来组接不同的生活故事,用多个故事承接主题,不仅改善了观众长时间观看过程中的视觉疲劳,而且一个故事的收看与否不影响对一集纪录片的整体把握,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吸引观众持续收看。

(二)线性结构思维

线性结构思维是指纪录片在叙事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时间关系、空间关系记录生活故事,故事的发展呈现前后顺承的趋势,在逐步推进中调动观众的兴奋感,因此又可以称为渐进结构思维。

首先,纪录片的创作来源于生活故事,生活故事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因此镜头记录的生活素材也是线性叙事的结构。其次,每一个小故事有自己的内部结构,通过线性叙事能够完整呈现生活故事的全貌,增强叙事的现场感、真实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纪录片的线性结构思维多运用在小故事内部,每个故事都是按线性结构组接情节。《山海之间》毛勒提别克从夏牧场向冬牧场的迁徙,冯玉兴夫妇在深山中追赶冷笋的最佳时节等故事,无论在时间、空间上还是在逻辑上都是不可逆转的,以受众的思维惯性为依据,运用线性叙事结构层层深入,在过程化的叙事中展现其千姿百态的风味。

三、构建故事的基本内容

故事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精细的过程,需要创作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优秀的纪录片至少包含了以下几点要素:

(一)甄别富有价值的故事题材

根据创作动机对生活故事进行选择是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首要前提。纪录片的受众规模和目标市场的大小很大程度上由这一环节决定。一个故事题材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有以下三种判断标准:

其一,是否能够把握广大受众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只有获得受众的广泛关注,才能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二,是否具有社会价值,能否体现创作者的思想情感。纪录片创作者拍摄的目的是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引发观众深层次的思考。

其三,是否具有独特的视角。对于影视艺术作品来说,相同题材的作品总是比比皆是,但是要想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选题视角。

(二)选取典型的故事人物

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人文关怀的深度挖掘,利用人物来表达特定的思想感情,反映特定的时代背景。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更需要典型的人物形象增强故事的可视性、趣味性,人物形象应具备以下两点特征:

人物平民化。纪录片创作中人物呈现平民化的表现视角,通过普通百姓的生活故事传达出思想感情,从他们质朴的生活中展现个人形象的魅力,这样的人物往往极具感染力。《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有采松茸的卓玛母女、靠竹林生活的老包等人物,他们为我们呈现的是日复一日的生活常态。这些普通人的故事更能让大众所接受,并让观众从故事中发现其可贵的品质。

人物个性化。每个人物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应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個性特征,通过生活故事为我们带来不同的启迪。在《极地》的锁匠故事中,江安是青藏高原上的一名木锁匠人,在科技的冲击下他仍倾心于传统的制作手艺——打造木锁,他所具有的匠人精神激励着电视前的观众。

(三)打造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纪录片如何从众多的情节中筛选出具有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情节?纪录片创作者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通过对生活的深度挖掘和对观众喜好的认知,确立适合表现的生动情节来推动整个纪录片的发展。

情节的选取要有深度,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集中,钟表修复师王师傅修复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需要经过极其复杂的、反反复复的修复过程,在修复过程中不仅要恢复它精美的外观,更重要的是要恢复它的演绎功能,让静态的文物活起来,对于匠人们来说,这也是与自己人生对话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故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修复工作表面的含义,其中对文物的解读、修复师所具有的匠人精神、文物与匠人的内在联系,无疑才是最吸引人的。

情节还要具有感染力,以情感人。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二集《脚步》中,以白马为弟弟准备的一件特殊礼物为线索,叙述了白马采摘蜂蜜的情节。白马为了获得蜂蜜要攀爬十层楼的高度,而攀爬中种种不确定因素将观众置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中,他的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观众的心,直到白马取得蜂蜜后观众悬着的心才能放下,家人品尝到蜂蜜后产生的满足感也感染了屏幕外的我们。

四、构建故事的外在形式

(一)捕捉真实生动的故事细节

细节的力量首先在于它的真实。无论哪一部作品,都不能缺少对细节的刻画,纪录片故事化叙事与细节的运用密不可分。在纪录片《人间世》中,镜头捕捉到这样一个瞬间,镜头中患儿在接受化疗时,表情痛苦,挣扎着却又发不出声。随后镜头转向母亲,母亲眉头紧锁,把头转向了一边,表现出母亲心疼孩子却又无能为力的心情。这种无助感感染了电视前的观众,恰到好处的细节表现能够更加鲜明地突出创作者的意图,深化主题。

也可以利用特写镜头强化细节张力,纪录片的特写镜头往往是与慢镜头结合使用。《风味人间》使用了显微拍摄技术,在腌制火腿的过程中,可以透过镜头观察到盐分缓慢而持久地深入腿肉内部。特写镜头与慢镜头结合能够观察到每一帧每一秒的动态画面,带来极具冲击力且富有质感的视觉效果。

(二)设置富有张力的故事悬念

对纪录片的长时间收看会导致受众出现心理疲劳,纪录片创作者经常会在事情发展的关键处设置故事悬念,激发观众的期待心理。

利用矛盾冲突设置悬念。通过矛盾冲突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观众才能在事物的动态发展中获得启迪,利用矛盾冲突设置悬念,使创作者和观众以及画面人物的情感达到统一。在《山海之间》中,旗鱼由于气候原因踪影难觅,台湾镖鱼手卢旻易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能否迎来旗鱼的现身?在风浪中能否捕捉到旗鱼?带有强烈的矛盾冲突,这一系列问题都不得而知,悬念强烈的不可知性吸引观众持续观看,观众随着情节的发展去寻找答案。

利用交叉蒙太奇设置悬念。交叉蒙太奇在叙事上能够强化对比的效果,使观众对对比的事物自然而然地充满好奇心。《风味人间》从安徽火腿到西班牙火腿、从长江中华绒毛大闸蟹追踪到它的发源地荷兰,文化环境的差异带来的美食文化的碰撞,让人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而纪录片创作者正是成功利用了受众的这种心理,从一开始悬念便隐藏在其中,等待着人们一层一层地揭开面纱,走上一场美食的探寻之旅。

(三)营造和谐统一的故事节奏

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还需要通过节奏来表达不同的情感,故事节奏的呈现主要是通过剪辑来体现,剪辑是后期制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创作者情感的体现正是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作用下增强纪录片的表现力。镜头节奏通过景别的切换、镜头时长的控制、人物的运动方式等,能够带给观众视觉冲击,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加强细节刻画和提升可视性。在《山海之间》中,西班牙著名的火腿切片师不到1分钟的切片流程,包含了十多个镜头。再以《风味原产地·潮汕》中的牛肉丸粿条汤为例,牛肉丸的制作要通过反复捶打来改变牛肉的组织结构,快慢镜头的交替营造出不同的视觉体验,保持视觉新鲜感。这些都要以纪录片的定位为依据,纪录片创作者应对纪录片的剪辑节奏有自己的见解。而声音节奏通常能够使画面更具有表现张力,但音效要根据镜头的剪辑节奏进行选择,对画面起到一个补充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所要表达的内容。纪录片创作者和配乐师要根据故事的推进营造出符合纪录片风格的音乐效果。

五、结语

故事化叙事手法已成为纪录片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法,成为吸引观众收看的强大武器。在新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纪录片创作者要熟练运用故事化叙事手法,在周密的市场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借助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强化纪录片的结构,运用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技巧发挥自己的独创性,为纪录片特性的体现创造条件,为纪录片魅力的展现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付婷.人物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D].暨南大学,2017.

[2](美)希拉·柯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

[3](美)罗伯特·麦基.故事[M].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4]陈留留.纪录片故事化手法探析[J].新闻知识,2011.

猜你喜欢

故事化叙事纪录片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陕西老字号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论新闻故事探析和艺术化风格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