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都:唱响全面小康奋进之歌

2020-11-30扬州市委宣传部调研组

群众 2020年19期
关键词:江都人才

扬州市委宣传部调研组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殷切期望以来,扬州市江都区人民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经济社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截至去年,江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达到94.5%,监测指标完成情况位居全市前列,迈入全省前20,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高质量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优秀答卷。

产业为基,推动经济发展更高质量。江都以发展为第一要务,遵循发展规律,践行新发展理念,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一是重塑制造业产业基地。积极调整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船舶海工、精细化工等四大优势传统产业集群,在现有的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智能电网基础上增加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二是全力打造江苏省建筑业发展高地。建筑业是江都的传统产业,2019年全区完成建筑施工产值1185.61亿元,上缴税收14.6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各县(市区)中继续蝉联第三。三是积极探索引领乡村振兴的花木富民之路。多年来,江都不断加大对花木产业的投入,万亩花木盆景产业园、华东最大的阿波罗花木市场、国家级千亩观赏竹繁育示范基地、国家级海棠种质基因库相继诞生。2002年,中国江都第一届花卉节开幕,至今已连续举办19届。全区花木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先后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全国花卉示范基地”“中国花木之乡”,苗木、花卉、盆景生产位居全国前列。

富民为先,幸福生活更加美满。面对多元的民生需求,江都坚持聚焦难点、解忧添暖,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健全完善富民增收长效机制。把产业作为增收“主渠道”,把创业富民作为最大潜力,加快发展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和以农家乐、民宿为主要内容的休闲观光农业,推动设施农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引导群众用一技之长创造出更加过硬的富民成果。强化富民增收政策落实。对标城乡居民需求,大力推进教育与医疗均等化服务,加快养老、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稳步提高农村低保、救急救难等政策标准,将社会保障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构建大扶贫格局,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积极推进“第一书记”制度,实现薄弱村全覆盖。不断拓展专项基金收益补助范围,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开发,推动农村扶贫信息化、规范化,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实处。健全民生保障体系。积极采集就业岗位,满足城乡居民的就业需求,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加大社保统筹力度,按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待遇。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逐步提高医保政策内报销比例。

环境为要,生态环境更加怡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江都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强力推进“263”行动计划。一抓“条线”和“板块”并重,督促各行业牵头部门对照既定安排逐一落到实处。截至今年7月底,全区已累计关闭化工企业313家,占扬州全市总数70%。二抓“治标”和“治本”并举,既对标整改省环境督查交办件,又规范利用沿江岸线和深度治理“小散乱污”企业。三抓“督企”和“督政”并行,既严肃查处各类市场主体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更对标督查各行业牵头部门、各镇(园区)的履职尽责情况。通过高标准的清水走廊建设、高颜值的绿色走廊建设、高品位的特色走廊建设,加快生态修复步伐,确保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保有量达4.5万亩。以农村污染整治、基础设施提升、特色示范打造、乡风文明培育等“四大工程”为抓手,积极打造天蓝、水清、路洁、家园美的农村生态宜居环境。累计建成“美丽宜居村庄”35个,其中省级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示范村6个,省三星级康居乡村13个,省康居乡村1个,省美丽乡村7个。

文化为魂,文化引领更加强劲。江都积极构建全域覆盖的优质高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为打造扬州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等文旅品牌做贡献。以大運河文化带建设为靶心,培育富有特色的龙川文化。加强仙女等古镇错位发展和优势互补,深度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打造运河水工、美食、文艺等文旅精品标识。以“东进精神”“引江精神”为核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建立郭村保卫战纪念馆、开辟“东进精神”主题文化广场等措施,弘扬以“信党跟党的坚定信念、爱民为民的永恒宗旨、敢干实干的使命担当、廉政勤政的政治本色”为内涵的“东进精神”;通过传承“引源厚泽为人民,卓创致远担使命”为基本内涵的新时代引江精神,江都发展呈现出量质并举的态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圆心,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文艺轻骑兵·欢乐公益行”“书香龙川·阅读追梦”等文化惠民活动,让党的理论“飞进寻常百姓家”,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利用农村社会组织,把活跃在农村的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组织起来,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热情,让群众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治理为策,城乡建设更加协调。江都不断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努力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全力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自治”为基础,强化基层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社区、村社会组织在自治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探索城乡居民自治新机制新模式。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培育壮大群防群治力量,重塑城乡治理共同体。以“法治”为保障,发挥法律法规的兜底作用。用法治思维提升行为素养,系统谋划和推进普法五年计划,使所学法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必须遵循的规范,提升全社会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同时,加强法治意识,规范权力运行,提升政府公信力。以“德治”为先导,放大向上向善的正向效应。加强公民道德实践养成教育,不断延续与完善“百名时代新人”评选,加大“感动江都”“江都好人”等典型选树,以实现塑造一群人、文明一座城的目标。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施重点领域诚信缺失问题整治、公民文明积分奖惩等举措,营造崇尚诚信、惩戒失信的社会氛围。通过制定居民公约、村规民约,推进德孝文化、文明观念进乡村、进家庭,涵养公序良俗,整治陈规陋习,培育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时代新风。

人才为本,千秋基业更加巩固。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实施申报国家重点人才工程项目、省双创团队项目、“龙川英才”计划等8大引进计划,各类人才纷至沓来,如2018年获批双创人才占全市22.2%、创业类双创博士占全市40%、科技副总类双创博士连续3年列全省第一。依托江都籍在外乡贤,分批成立双招双引“麒麟”工作站,“招揽‘麒麟人才、引进‘麒麟项目”。积极培育本土人才。坚持把市级以上人才项目作为人才工作的“塔尖工程”来抓,通过持续不断地推荐入选市创新创业杰出人才、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途径,建立区专家人才库。为常态化推进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工作,出台《江都区“八个一批”实践锻炼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并于今年6月选派31名同志赴村任“第一书记”,选派46名同志赴开发区(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办公室等部门参加实践锻炼。努力做优人才服务。开发“绿色通道APP”,构建江都人才工作平台,政策宣传和兑现平台,对人才医疗保健、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予以保障,并实现人才工作全过程监督和溯源。通过设立龙川人才日和人才服务专员、表彰优秀人才等,进一步营造“双创”良好环境。

责任编辑:陈学科

猜你喜欢

江都人才
扬州江都区首次运用无人机辅助应急执法
扬州江都区三个强化 做好防汛应急准备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扬州江都区 “三聚焦”办好民生实事
枕戈待旦 令出必行 扬州江都区毫不松懈保春节安全
扬州江都区开展“五个一”专项行动
扬州江都区推进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