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有效地陪孩子写作业须讲究

2020-11-30刘姿含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会儿陪伴房间

刘姿含

日常生活中,陪孩子写作业,只是陪伴的一个缩影。窥斑见豹,你不用心,任何事都改变不了。用心的陪伴才具有影响力,所有的应付和消极,都是家长在缓解自己的焦虑。

从小学起,陪孩子写作业就成了很多家庭的主要任务。有的家长感觉越陪越憋屈,自己搭上时间不说,孩子学习成绩不进反退。其实,对孩子写作业来说,有价值的陪伴需要满足下面三点。

第一,让他看到你如何重视自己的事,而不是如何重视他的事。

第二,你要看到他这个人,而不是只看到他手上的作业。

第三,他需要你的时候,你要高度回应。

比如:我儿子在写作业,我在看书和写字。读书是开阔视野,写字是整理内心,这都是我的爱好;这两件事都和孩子做作业相似,只不过他多了听写和背诵。

他在做他的,我在做我的,互不干涉,有时对桌,有時在不同房间,有时他催我休息会儿,有时我让他玩会儿再写。我们往往达不成一致,他让我休息时我正在状态,我让他玩会儿时他正在思考,自然不能同步。

如果我忙时没陪他,他会不会有被忽视的感觉?对这点我从不担心,因为家长认真对待自己的行为,会打动孩子。你对工作越投入,孩子一般就会对学习专注。

孩子永远都对行为内化,语言总是会被阻拦。

有时我和儿子节奏会同步,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玩游戏,或者闲聊,他喜欢踢球,经常和我分享赛场上的趣事。

让孩子玩一会儿,许多家长不理解,这话有点违背常理。可能说得更多的是:“快点写,别玩了,写完抓紧复习。”很少有人会说:“别学了,玩会儿游戏吧。”

我并非故意为之,而是真的觉得孩子需要休息。在学校时都有课间10分钟,没人规定你在那10分钟里一定要做什么。

你这样说的时候,代表你是理解孩子的,看到了他的需求,而不只是他的作业。一旦说出来,孩子就被共情到。对他们来说,作业就是件挺苦的差事,被人理解的感觉是温暖的,会缓解焦虑,也会放松。

关于这一点,你换位思考下,比如你在单位忙了一天,晚上还要加班,你什么感受?你的感受就是他的感受,况且,他们是天天加班。

然后领导过来对你说:“别太着急,休息会儿再做报表。”你又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被人理解了,会更加努力做好工作?

家长们存在的常见问题

不敢和孩子分离的父母  您或许会说:“孩子巴不得你让他玩呢,若真说了,他会立刻放下作业玩个够。”提出如此质疑的家长,是对孩子不信任。这并非一天两天形成的,或许从幼儿园就开始了,不相信孩子自己会背诗、会认字、会独立进食睡觉。这种不信任是出于家长的需求,家长需要被依赖,通过把自己的作用夸大,让孩子变得依赖;那么孩子一定会配合你,他会满地跑着让你追着喂饭,还会用拖延配合你监督作业。

本质上是你不敢和孩子分离。这是家长自己的需求。事实上,每个孩子都会努力地走向独立,只是家长阻断了他们自立的脚步,这是长期互动的结果。

指手画脚,满足控制欲的父母  您或许又要问:“我在他身边也重要呀,我要看他有没有写错别字。老师要求家长检查作业,他做几道我就给他批几道。我还要给他端茶倒水、看时间,提醒他快点、字迹工整点、眼睛离课本远一点、腰挺直一点,纠正他的握笔姿势,我很忙的呀。”

我想说,这不是陪伴,是软禁,是在让孩子退行;心理学上叫侵犯,你侵犯了另一个人的私人边界。在这种监督之下,很多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提防家长,分散了注意力,不能全身心投入。请问,你加班时,有个人这样监督你,你会不会小心翼翼,生怕哪里出错?会不会担心受到督促、指责、批评?

当孩子形成习惯后,还会主动邀请你,会配合你,会把自己变得糟糕,从而让你提醒。“你提醒我各种注意事项,就是为了让我违反。只有违反了,你才会提醒。”

当一个妈妈一边收拾,一边埋怨孩子房间乱,那么孩子房间一定会越来越乱。如此叮嘱,就是唠叨。

除了唠叨琐事,有的家长特别喜欢比较,谈其他同学怎样,谈你以前怎样。这种比较式地讲大道理,是唠叨的常见形式。它的本质是灌输,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完全不为对方考虑,不了解孩子需求,之所以适得其反,是孩子潜意识在反抗。

若你的上司看你报表时,整天叨叨你同事做得多么优秀多么好,你有什么感受?可能你会把报表甩他脸上,也可能会故意做得更糟。

一边看电视、刷手机,一边逼孩子写作业的父母  有些家长又会说:“我在外累一天了,回家就想放松,我也不喜欢什么看书写字。”你的想法没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有的喜欢看电视,有的喜欢散步,有的喜欢刷朋友圈,这都没错。但你千万别把你的习惯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上。

你一边陪孩子写作业一边刷朋友圈,一边看电视还时不时跑到孩子房间监考,你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

最虐的莫过于孩子在苦苦地写作业,你在旁边娱乐,孩子会把仇恨发泄到作业中,这也是写不好作业的因素之一。

孩子真正需要时不在的父母  陪伴也是一种高回应。不需要的时候,你在身边指手画脚;需要的时候你不在,毫无意义。

有的父亲经常出差,回来住一天还要训斥孩子,看到孩子的成绩单,更是横眉冷对、火冒三丈。这不是回应,是专制。

有件事,无论我手头在做什么都会放下去协助,那就是孩子的听写和背诵,这不是一个人能做的事,这时候需要你的监督和检查,这就是高回应。当孩子重视自己的事,需要你帮忙时,一定要郑重对待。此时你重视的,是孩子本身,因为你们在同一件事情上高度一致。

当他在安静写作业时,你该干啥干啥,到点就熄灯睡觉。这是边界,你和孩子是彼此在一起,又互不干扰的两个个体。

随意罚抄、撕作业的父母  至于那些让孩子重写、罚写多少遍,甚至撕掉作业、扔掉作业的家长,你们需要思索两个问题:第一,你的成果被别人毁掉是什么感受?第二,所有的惩罚不应只针对家庭的某一个成员。你们建立契约了吗?家庭成员都包含在内吗?

换位思考是共情的第一步。那天我把儿子的书包放秤上一称,居然有16斤,回家时我帮他背,勒得肩膀生疼。没事时,你也背背孩子书包,会有种每天行军打仗的感觉。

猜你喜欢

会儿陪伴房间
陪伴
Chapter 4 Merrick's first home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人为什么会抽筋?
房间
陪伴
安静
锁在房间里的云
陪我说会儿话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