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笔记
2020-11-30张力奋
张力奋
2017年5月3日,周三,晴好
早茶时,关于牛津的招生程序,我问了一位熟悉的院士。他崇尚牛津的精英主义。他说,牛津招生以申请人的考试成绩和学术潜力为主,不像美国有些常青藤名校,可以依家境、背景或捐赠赚“便宜”,“曲线救国”。他觉得美国有些名校的“裙带作为”很丢脸,这在“牛剑”无法想象。他的话很重。
在牛津,按招生章程,每位申请人只有一个代码,是否录取,取决于面试。他说,作为牛津教授,常有朋友向他咨询报考事宜,他都乐意相助,跟孩子聊上半小時。不过,他有言在先,在他提供咨询后,考生必须承诺不报考他所在的学院,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利益冲突。
牛津大学明文规定:不允许向在校生或可能录取的新生募集或接受500英镑(约合人民币4345元,下同)以上的捐款。这同样适用于学生的配偶、家长和监护人。
2017年5月9日,周二,晴好
文化间的差异,观察日常现象最有趣。有朋友说及中国人的诸多习惯,比如中国人当中,我们这代说话声音最大。人口密度大,公共环境必然嘈杂。我们这代人说话声音大,或是集体症状,环境使然。
不过,文化上的雅俗是相对的。比如英国人重礼仪,但其擤鼻涕的行为困扰我多年。无论何种公共场合,航班、地铁,董事会、国会听证、首脑会晤,无论规格多高,气氛多庄严,不时可听到擤鼻涕的声响。鼻涕的主人用手帕捂住一个鼻孔,旁若无人,非常用力,有时甚至发出巨响,刺破了庄严。英国人对此熟视无睹,习以为常。
在东方人看来,擤鼻子是社交禁忌,完全可以低调处理,或推迟,或去洗手间解决。但英国人对之脱敏。在他们看来,既然流鼻涕是生理现象,就得处理。是否西人因鼻子偏大,擤鼻子的生理需求就更强?各种文化,各有自己的禁忌与偏好。西方人觉得吃狗肉最为野蛮,但韩国人不同意。日本人喜食鲸鱼,与西方人又有冲突。英国人的确爱护动物,但对狩猎又网开一面。文化间的重合度大了,世界才更趋大同。
2017年5月23日,周二,晴
一早,学院比往日多了躁动。擦肩而过的男女学生都穿起了黑学袍,三五成群朝外走。晨风中,黑袍裙摆飘起又落下,很古典。突然想起,这周开始期末考试。在牛津考试,一是考生必须穿上正式学袍,二是考场设在考试院。
几周前,《牛津学生会报》在争论学袍的未来,是否要保持传统?为此我问过一位院士。他说,穿学袍考试,具有庄严感,也是一种承诺。穿上后,对作弊的冲动有抑制作用——学袍要你诚实。
传统至上的牛津,断不会放过考试的仪式感。考试期间,学袍领口得别上鲜花,这是规矩。一般是康乃馨:考第一门,戴白色;中间那几门,都戴粉色;最后一门,戴深红色。有些花店,专做牛津考试生意,提前把康乃馨送到你的信箱里,附上别针,到时往黑袍上一别就是。也有同学帮着备花的,不至于临时抱佛脚。缺花迎考,是晦气的。
2017年6月1日,周四,阵雨
晚8点,几位中国同学邀我去牛津辩论社,旁听辩论。
牛津辩论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声名最大的辩论社,创立于1823年。很多英国政治家政治生涯的第一页,就是在牛津辩论社翻开的。
辩论社的门票,价格不菲,一场15英镑(约合130元)。年票约300英镑(约2610元),若你喜欢辩论和演讲,还是物有所值的。
除了辩论,牛津辩论社常年最重要的议程是邀请各界名流演讲,几乎每晚都有,嘉宾多是一时之选,或有争议的人物。一个有趣的规矩是,主持人向听众介绍演讲人时,演讲人本人须回避,待介绍完,方可入场。这个设计很有英国特色。演讲人在场,容易逢迎拍马;演讲人不在场,介绍更直白,甚至触及演讲人的敏感禁忌,当然也增加了戏剧感。
每场辩论结束,都有听众表决。离开辩论厅时,你得决定向左转,还是向右转。若向右转,即是投票给正方,向左则是投给反方。
牛津辩论社向来不怕争议,但求规则公平。辩论社曾发生过一个大事件,是1933年2月9日的表决。那是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10天后,“二战”爆发前。当晚的辩题是:无论发生什么状况,我们都不会为国王和国家而战。最后表决,275票对153票,通过。丘吉尔闻讯大怒,斥其“卑鄙、可怜、污秽和无耻”。据说这一表决对希特勒误判英国人斗志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基于对英国议会运作的无知,希特勒加速了开战部署。实际情况是,“二战”爆发后牛津与剑桥的许多学生中断学业,最早奔赴战场。在校时,他们玩弄语言游戏,图一时快感,语不惊人死不休。但在纳粹独裁者对英国悍然发动侵略战争时,他们决然放下书本,背上枪、戴上钢盔,捍卫了书生荣誉,踏上救国征程。
(画堂深摘自学林出版社《牛津笔记》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