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王朝的牧歌
2020-11-30陆相华
陆相华
一千多年以前,阳光曾经在中国的北方照耀着一个叱咤风云的民族,他们呼啸而来,威风八面,空气中到处都震荡着一个响亮而美丽的名字——契丹。
契丹的本意是“镔铁”,即坚固之意。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的强族,从公元4世纪兴起到13世纪灭亡,共存在了近千年。契丹原来是鲜卑族的一支系,在辽西过着游牧生活,唐贞观年间归附唐朝,唐末蕃镇割据,耶律阿保机于916年称帝,建立了“契丹国”,947年,建国号“大辽”,983年改国号“大契丹国”,1066年,又恢复大辽国号。契丹王朝在中国延续存在了200多年。在此期间,中原地区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被阻断,以至许多西方国家误以为,整个中国都在契丹的统治之下。“无闻中国有北宋,只知契丹即中国。”于是,契丹成了中国的代称。“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第一次向西方介绍东方时,就以“契丹”来命名中国。
泱泱华夏,灿若星汉。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国、创造了中华文明。然而,在56个民族的族谱中,却没有出现契丹的名字。契丹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民族到底源于何处,又创造了哪些独特的文明呢?
沿著那条古老的西拉木伦河溯流而上,来到茫茫的草原上,看见那些遍地随风摇曳的花朵,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青牛白马”的美丽传说。相传古时候,一位如花似玉的仙女驾着青牛车顺潢河(今西拉木伦河)而东,一位英俊潇洒的神人骑着白马沿土河(今老哈河)而北,二人在两河的交汇处相遇,一见钟情,结为夫妻,他(她)们就是契丹人的始祖。他们后来有了八个儿子,子孙分为八个部落,成为契丹民族的主体,即契丹八部。
作为横亘丝绸之路的北方大国,契丹族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过重要贡献。《五代会要》卷二十九说:“契丹本无文字,惟刻木为信。”《辽史》“兵卫志”上也说:“刻木为信,政令大行。”辽朝文人既用契丹语言文字创作,也大量用汉语文写作。他们的作品有诗、词、歌、赋、文、章奏、书简等各种体裁。契丹的诗词既有气势磅礴之句,也有清新优美之词。在辽朝诸帝中,辽道宗文学修养最高,善诗赋,作品清新雅丽,意境深远,有《题李俨黄菊赋》。宗室东丹王耶律倍有《乐田园诗》《海上诗》。
契丹画家善画草原风光和骑射人物,他们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著名画家胡瑰、胡虔父子和东丹王耶律倍所画多入宋内府,被誉为“神品”。胡瑰所画“穹庐部落、帐幕旗旆、弧矢鞍鞯,或随水草放牧,或驰逐弋猎,而又胡天惨冽,沙碛平远,能曲尽塞外不毛之景趣,信当时之神巧,绝代之精技欤”。他画契丹人马,“用狼毫制笔,疏渲鬃尾,细密有力。至于穹庐什物,各尽其妙”。他的作品流传至今者有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卓歇图》,流传到海外的《出猎图》《回猎图》,也有人列为他的画作。
契丹瓷器是在契丹传统制陶工艺的基础上,吸收北方系统的瓷器技法而烧制的,在五代和北宋时期南北诸窑的产品中独树一帜。其中,具有契丹族传统工艺的仿皮囊式鸡冠壶可谓辽瓷中的典型器物。鸡冠壶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堪称国之瑰宝。2008年,考古工作者在赤峰市松山区发现了松州窑,又称“缸瓦窑”,这是辽金两代的官窑址,被誉为草原瓷都。契丹族的金银器是中国古代金银器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契丹贵族的奢华生活,也反映了契丹本土文化与内地文化、外域文化之间的交融。
“畋鱼以食、皮毛以衣、马逐水草、人仰湩酪”。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但其管理体制却是“因俗而治”,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契丹王朝建立之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自觉地把契丹列为中华民族之一,他崇拜汉高祖刘邦,也推崇汉相萧何,因此规定皇族皆姓刘,后族皆姓萧。阿保机也非常崇拜孔子,把孔子的文化思想奉为国教,当做本民族的教义。他下诏在皇都建孔庙,并由皇太子负责春秋祭祀,足见太祖心中深深的汉文化情结。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个曾经强大的民族,已随风而逝,就像眼前这条西拉木伦河,不知在草原上流淌了多少岁月,它虽然孕育了一个曾经非常强盛的民族,孕育了非常灿烂的契丹文化,它仍然缓缓地流淌。而契丹王朝正如那只苍凉古老的箫鼓羌笛奏成的牧歌,在朔风中悠悠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