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报道

2020-11-30编委会

传媒 2020年5期
关键词:武汉防控新冠

编委会

2019年12月31日,《中国新闻周刊》(以下简称周刊)派出首批记者前往武汉,当天发出第一篇报道——《武汉发现27例不明原因肺炎,事发海鲜市场商家称“没有活禽”》,在微信公众号上的阅读量很快超过10万;2020年2月27日,周刊第四期疫情封面报道的一篇主文,以《高福领导的CDC为何遭遇信任危机》为题在微信公众号上刊发,阅读量在短时间内超过30万……

两个月60天的日日夜夜里,周刊打破杂志以周为单位的采编流程,用杂志深度报道的手法,以新媒体快速传播的手段,与史无前例的疫情赛跑,记录始发,不忘见证,更见反思,落点建言。周刊纸质杂志共出版四期关注疫情的封面报道,并在新媒体平台上全天候播发文章、图片、视频和漫画等各类稿件,截至2月29日,全网总阅读量超过66亿。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调研报告,公众印象深刻的疫情信息主要来源于中央媒体,其中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国新闻周刊排名前四。

全景式报道

面对比2003年SARS还严重的疫情,周刊的采编团队一开始就形成了“全景式”系列封面报道的共识。

在第一个封面的策划方案中,周刊如此定位:这个封面报道是《中国新闻周刊》关于此次事件的第一个封面故事,要全面记录此次事件,为历史留下见证,做出一期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杂志。这成为周刊贯穿整组系列封面报道的立意和基调。

此时,由于新媒体发稿早于纸质杂志,经过近两周持续的动态报道,周刊重新整合一线记者的一手素材,后方编辑梳理主线,运用“全景式”纪实写作方法,激活碎片化信息,以此提炼主线,还原并审视灾难发生发展的前前后后。

于是,第一个全景式封面报道最终定格成《新冠病毒:我们要付出多大代价》。整组报道共有5篇长文,总计超过4万字,配合近30张图片,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景式”。其中,主文《武汉之憾:黄金防控期是如何错过的?》,其他辅文包括《封城之后》《被清空的武汉:一座没有陌生人的城市》《科学与新冠病毒的竞赛》《致命的野味》。

第一期封面报道还确定了一条辅线,即在主标题之外,开了一个“我们”的设问。“我们要付出多大代价”这一问题,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有读者还把周刊17年前有关SARS的封面报道联系起来,认为周刊这组报道有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感。

随着武汉抗疫战争的推进,一场史诗级的抗击疫病与医疗救援行动正在展开,它不仅值得被记录、被见证,更应该被思考。周刊继续把目光放在武汉战场,做出的第二个全景式封面报道取名为《围城之战——我们如何过关》。报道由6篇文章组成:《武汉会战》《专访作家方方:保持自己的诚实和正义感》《岂止武汉:湖北疫情告急》《北上广:新冠疫情考验超级城市》《认识一下“新冠君”,人类疾病的新成员》《新冠病毒试剂盒与“假阴性”之困》。

战疫进入第三周,湖北仍是全国抗击新冠疫情的主战场。2月13日,中央果断出手,对湖北省和武汉市一把手同步调整——省委书记与市委书记双双迎来新面孔,湖北和武汉抗疫形势由此进入新阶段。

对此,周刊迅速调整报道方向,从时政角度切入,形成了第三个全景式封面报道《武汉攻坚——我们如何与疫情赛跑》,包括《湖北换帅:抗疫迎来大考》《武汉战“疫”的攻坚时刻》《武汉市中心医院医护感染调查》三篇文章,进一步聚焦热点、难点和堵点。其中《武汉市中心医院医护感染调查》作为一篇深度调查报道,实名采访了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始任艾芬及其同事,把该医院230多人医护人员是如何被感染的全过程进行了复盘。稿件发出后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医护感染问题的解决由此摆上抗疫战争的重点工作。

第四周,周刊沿着“我们”的设问思路,把报道的方向从现场再次“回收”,放到了疫情防控的科学决策层面。采编团队独家采访了中国预防医学会专家组等权威学者和业界人士,在专业認知框架下复盘和审视新冠疫情防控的决策,探讨中国疾病防控体制的改革方向。这就是第四个全景式封面报道《防控之辨——我们怎样科学应对》,4篇报道包括《疫情防控的决策路径》《疫情之后,疾控改革往何处去》《专访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张作风:“上医治未病,这就是预防医学的观念”》《专访美国疾控中心前主任费和平:“一而再地,我们都在恐慌和忽视中循环”》。

全平台传播

周刊“两微”等官方账号总粉丝量7000多万,在新媒体平台上秉承了杂志权威、专业、理性的特质,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周刊采编管理团队坚持移动优先战略,大部分稿件第一时间在新媒体平台上刊发,做到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平台传播。不少独家专访和深度调查通过新媒体账号迅速、及时扩散,形成疫情报道的刷屏之势,受到受众和同行的好评,阅读数据在央媒中名列前茅。初步统计显示,周刊官方微信公众号1月20日至2月29日共发稿292篇,阅读量达到10万+的有145篇,总阅读量超过7200万,单条最高阅读量超过200万。周刊微博号主持的#周刊君与你共同战疫#标签阅读量超过65亿,讨论量110万,在所有媒体中阅读量名列第三。微博日均发稿200条,日均阅读量1亿+,共3000多条微博被热门推荐,4000多条微博进热门搜索,近600条阅读量过百万, 30条阅读量过千万,单条(话题)最高阅读量2亿。

从新媒体传播的角度看,周刊借助杂志采编优势,推送的内容专业丰富,多维度呈现疫情,既有适当的舆论监督,又能直面疫情热点问题,并对疫情现状进行冷静分析,对抗疫一线做了真实记录,提出了权威和专业的建设性意见。

发自武汉疫情一线的封面报道主文《武汉之憾:黄金防控期是如何错过的?》,直指疫情为何扩散、防控如何错失良机等核心问题,在网上引起极大反响,短短不到三小时,微信公众号上的阅读量100万,今日头条单篇阅读量超过1600万;记者专为新媒体采写的独家报道《武汉精神卫生中心院内感染,约80名医患确诊新冠肺炎》,回应网上关注热点,引起有关单位的重视;在真实反映一线医生现状的《武汉医生患病后自己诊治、隔离:我们的麻醉师插管没有护目镜,就用泳镜》,现场感极强,特别适合新媒体传播,网友感受到了媒体一线报道的冲击力。影响较大的一线报道还包括关注刚开始几乎被遗忘的农村孤寡老人,《令人揪心的老人战“疫”》一文微信阅读量25万+。

针对新媒体传播特点,周刊抓住疫情发展各个阶段的焦点问题,进行追踪采访,约请专家解读,不少文章成了“爆款”,对疫情的舆论导向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独家访问“超级传播者”的主治医生,《“超级传播者”:他转移4次病房,传染了14名医护人员》在微信上的阅读量91万;《父亲来自黄冈传染病医院病房的最后一个电话:“好的,战斗吧”》,是全网较早关注黄冈的报道,真实讲述黄冈一个家庭的父母相继感染新冠肺炎的故事,呼吁大家在关注武汉之余,能把目光和关怀投向同样危机的黄冈;采访国内外数位权威专家,发出《确诊病例破千:为何SARS用了4个月,武汉肺炎只用了25天?》的解释性报道;湖北、武汉同一天换帅,当天推出解读《湖北、武汉一把手同时调整,释放了什么信号》,及时分析换帅背景及原因,表达中央打赢湖北及武汉保卫战的决心。

周刊建立了采编协作机制,不少重磅采访,都以新媒体平台作为首发平台。2月28日,周刊独家专访了上海“网红医生”张文宏,一手笔录长达1.6万字,最后经过几轮编辑整理成8000字,以《实录|专访张文宏:“关于零号病人,我只认证据”》为题,于2月29日中午率先在全网推送,其中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就突破200万,成为“爆款”,被人民日报等官方和专业公号多轮转发。网友留言称:“这才是我们普通民众希望接收到的信息,简单直接,公平公正,有理有据!希望每个科研工作者都有‘张爸这种严谨的态度。”

对于如何做好全平台传播,周刊还创新报道形式,以独有的漫画IP“哎呀我兔”为主体,专注于宏观叙事下普通人的生活,在微信粉丝中产生了强烈的共情。《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阅读量30万)、《我想重启2020,但最终被狠狠地上了一课》(10万+)和《家里的菜快没了,我现在要出一趟远门》(10万+)等作品,抓住疫情对大众生活影响的细节,表达乐观坚强和守望互助的精神,让粉丝看完大呼有治愈感。此外,周刊抖音号从1月27日至2月26日,主要围绕疫情新闻发布会、抗疫一线、普通人的抗疫智慧等,制作短视频117条,总播放量1.5亿,总点赞量358万。其中一条“专家分析疫情三种走势”的抖音内容,播放量单条达到8000多万,点赞285万。这些视频第一时间传递疫情传播趋势、官方防控能力、一线救治现状,营造出一种暖心陪伴感,拉近了周刊作为媒体与网友的心理距离。

全流程复盘

2019年12月底,《中国新闻周刊》首批记者前往武汉采访,连续发出三篇有关“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的消息稿,是国内传统媒体和全网最早报道疫情的媒体之一。1月16日,获悉疫情抬头,周刊编辑部迅速组织力量,全力以赴投入这场史无前例的战“疫”。

紧急组建报道团队,前抓问题后盯专家。1月16日,周刊刚刚做完春节前最后一期杂志,进入为期两周的休刊期。但是武汉方面传来疫情抬头的消息,编辑部讨论决定安排记者跟进疫情报道。

周刊疫情报道组以科学采编组为核心,先是动用两名记者盯着武汉方面的疫情变化,随时形成动态选题,刊发微信等新媒体稿。

1月20日,新华社发布来自国家卫健委的权威消息《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病毒疫情防控情况:仍可防可控 传染来源尚未找到》。我们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当即决定增加人手,科学组全员动员,编辑记者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分工负责不同的方向。除了动态之外,还安排记者围绕如何检测、筛查病人等问题展开采访,这就有了我们率先关注的试剂盒问题。这个方向一直持续了两周,产生了4篇新媒体稿和1篇杂志稿——《在爆滿的武汉医院:试剂盒供应与待确诊的患者》《等待确诊:湖北11万人份试剂盒是如何分发使用的?》《新冠病毒检测为何出现假阴性?与试剂盒有关的所有问题这里都说清楚了》《科技部急征快速试剂盒,15分钟检出新冠病毒可靠吗?》《新冠病毒试剂盒与“假阴性”之困》。

前方抓住了问题,后方团队紧接着盯专家。周刊在专家方面的采访资源积累比较好,国内外公卫病毒专家、传染重症科医疗资源丰富。2019年,周刊专门做过关于重症监护的封面报道《抉择ICU:重症病房的扩张与困境》,而此次抗疫战的一个重要力量就是重症医生。

1月20日,周刊发出这个阶段的第一篇新媒体稿:《病毒专家管轶:要防止新型冠状病毒出现高效人传人》。这篇稿子提出了防止出现“超级传播者”的概念,当晚22点,钟南山在央视接受白岩松的采访,也提到防治的关键是防止出现“超级传播者”,周刊这篇稿子早了三个小时。

第二天,在1月21日发出的《中科院:武汉冠状病毒有很强感染人能力,世卫组织:可能持续人传人》一稿中,周刊是首个报道“超级传播者”可能出现的媒体。随后,我们锁定新的报道目标就是找到这14个医务人员,哪怕是其中之一。

向前线派出记者,紧扣话题力争独家。确定了战时报道状态,派不派记者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如果派记者前往武汉,安全是否有保证?而且马上就要过年了,派谁?

1月22日,传来武汉第二天要封城的消息,我们及时做出了向武汉派记者的决定。1月23日大年二十九当晚,周刊社社长夏春平和时政组记者周群峰“逆行”抵达武汉,1月27日,时政组另一位记者黄孝光和周刊旗下《中国慈善家》杂志记者温如军也赶到武汉现场。

记者抵达一线后,后方编辑团队随即扩展了选题的范围。一是野生动物话题,前后产生了三篇稿子——《武汉疫情背后:“合法化”掩护野味倒卖惹大祸》《致命的野味》《〈野生动物保护法〉启动修订,专家呼吁不能只保护珍稀濒危而要全面“禁野”》;二是从时政的角度关注武汉官场变动,完成独家分析性稿件《陈一新临危受命》,并写出综述性万字长稿《湖北换帅:抗疫迎来大考》。

扩充后方编辑团队,专业解读积极建言。2月后,媒体报道进入白热化阶段,周刊前方后持续两周高强度连轴转的状态,稿件的产量很高,厚度和深度也逐步提升。而更为重要的是,周刊报道整体实现了“转段”,即由现场报道、事实梳理逐步拓展到分析、解读甚至辨析的新阶段。

2月16日,周刊独家采访包括中国疾控中心首任主任、北大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立明等在内的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专家组,启动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反思性报道。2月21日,先在新媒体平台刊发《中华预防医学会专家组:“拐点并不是黎明前的黑暗,只相当于夜里12点”》,接着又推出第四个全景式封面报道《防控之辨——我们怎样科学应对》。我们认为,与发生SARS的17年前相比,中国的国家实力、科技与医疗健康水平都有了长足进步,但这次新冠疫情比当年波及的范围更广、影响更大,甚至造成了全国范围的“停摆”。虽然,在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后,一系列“围堵策略”体现出中国具有空前的调动社会资源、凝聚民众力量的能力,但疫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仍需深刻总结。在面对新发传染病疫情的应对过程中,如何令真实、专业的信息畅通无阻?如何让流行病学家、临床医生、病原学家等专业人员形成合力,并在决策体系中真正发挥作用?如何建立强有力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科学、理性、公开和透明的框架下让决策最优化?只有吸取此次新冠疫情的惨痛教训,才能让我们将来不会再次“掉进同一条河流”。

与此同步,周刊主办的《中国慈善家》杂志推出了《武汉之痛:反思与救赎》的封面故事,以3万字、5篇稿子的篇幅,对武汉疫情暴发和防控、全国对武汉的救援以及公益慈善组织的表现等,进行了独特视角的审视。

2月27日后,中国新闻周刊新媒体平台继续发出《专访美国公共卫生专家:要把疾控系统变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假如新冠全球大流行,世界经济会怎样?》;中国慈善家微信公众号发出《公共卫生专家:不排除新冠病毒在全球流行乃至暴发的可能》等解释性报道和建言性文章。周刊品牌全媒体矩阵的报道视线随着全球疫情的变化,正在走向世界。

(本文所有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2月29日)

作者单位 《中国新闻周刊》

猜你喜欢

武汉防控新冠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自白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武汉加油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决战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