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秀山庄游园路径的时空向度分析
2020-11-30高茗晰闫爱宾
高茗晰 闫爱宾
关键词:环秀山庄;园林景象路径;路径节奏感;时空向度
1 路径的基础:园林的三维空间布局
1.1 路徑与景象空间特征
江南古典园林以路径为游园的凭借,以路径串联园中停点、组织园内各类景象,从而影响着游园体验。路径作为造园及游园过程中的关键,在无形之中组织景象的更替,引导视线的变化,伴随时间的推进,其自身的特征将作用于园林整体的空间体验,路径因而成为了在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上具备组织功能的研究对象。在诸多留存实例中,苏州环秀山庄园林部分的路径排布脱离了二维平面的限制营造多样的空间体验,随着路径的推移展现独特的景象空间,建立了全园景象的时空联系,借以作为园林路径时空向度分析的基底。
“环秀山庄”顾名思义,以山为主题,北侧园林部分自成体系,形成构图集中的主体景象。中部的湖石假山最为突出,是叠山大家戈裕良之杰作,保存程度尚佳,因其堆叠技艺之高而远近闻名[1]。其园林路径布置围绕山体展开,山中、山侧和山顶都可攀可达,使得观山景的位置、途径和方式都较为自由,在有限的空间中延长了游览路线。其山体与路径结合之巧妙,景象结构组合之紧密,使环秀山庄成为颇有研究价值的一例。
1.2 景象要素与平面布局
从平面布局上来看,环秀山庄园林部分的山石水系在南,停点建筑在北,建筑与游廊呈包围式,主体假山在内。补秋山房为主要的停点,东西各通过廊道连接山中的半潭秋水一房山和水中的问泉亭。在平面上,三者两两斜对,屋角相错,较正对布置显得距离更远。补秋山房与北侧月台基本正对,但受山景隔断,彼此不可对望。月台与假山间平均距离约3m,略显局促,与主体厅堂一样不能见山势之全貌。
主体假山分东南和西南两部分,东南山体占地较大,两者内部被水系分割,外部则浑然一体。南侧崖壁选石体积较大,上部较小,由此产生的透视效果使得山势更高,东南侧峭壁处用石体积则较中间更小且细碎,从而拉开了横向视野中的距离[2]。园中西北隅也塑假山一座,占地较小,却洞壑涧崖具备,与主山一主一从,遥相呼应。东北角以土山和植被为主,模糊了园林边界。主体水系与湖石假山不可分割、相辅相成,又互为补集。一条支流作谷涧从主体山石间穿行而过,与假山布局成十字交叉形。以谷涧为轴,两侧对称布置内部空间,南侧为自然式岩洞,北侧为整形式石室,并以水上步石相连。
1.3 立体化布局的塑造
环秀山庄园内的地势起伏手法多样,通过踏步台阶、土坡石山、亭台廊道,形成独特的纵向布局。建筑要素的高差变化中,问泉亭高度与入口处无异,补秋山房地平面高约0.75m,半潭秋水一房山地平面高约3.2m [1],三者层层递进。在山势塑造方面,以东北角土山起坡,为麓坡意向,至东南角塑主峰一座,西北角造次峰一品。主峰由南向北逐渐叠高,由矶滩至山前,再入洞窟、进石室,在山中盘旋而上。主峰高约5.5m,在半潭秋水一房山中,视野中只见山石背面,难见水景。主峰余脉包裹了院墙的东南角,使得在月台观山时视线范围内皆是山体,不见边界。西北角山体亦塑造了可观可达的一隅,但受问泉亭一岛分隔,山势脉络上和主峰不相连,形成山峰错落,此起彼伏的景象。山势堆叠之后,对水系布局产生了直接影响。园中水系从西北角发源,自山崖上跌落而下,汇聚成溪[3],向南汇合成湖泊。水面与地平面高差约1.5~1.7m,故水面到主峰山顶高差有7.2m,在山中观水面较月台处更显山高水深,山势险峻。园林纵向高差变化与平面布局环环相扣,协调着山水、建筑间的体量关系和地势起伏。
2 路径的组织:园林空间结构的整合
2.1 园林路径排布
园中游览路径以折桥为起点,逆时针方向绕行以登山为主,先进山中再登山顶,顺时针方向绕行以观山为主,先从外侧绕行再近山体。登山游线为先过折桥至山侧矶滩,向东经过一组上下石阶起伏,绕行进入岩洞一停点,跨水向北进入石室一停点,再出石室逆时针绕行上蹬道,登主峰山顶顺时针环山,过石桥跨谷涧,最后进入半潭秋水一房山。观山游线为先从西侧游廊向北直行,至问泉亭一停点,向北至补秋山房,此处游线分为两条,向北可绕西北角假山上二层,观瀑布水景,再从补秋山房后到达东北角土山,进入半潭秋水一房山汇合游线。全园路径循环往复却无一处重复之处,经一条游线观尽山水之景,体验登山之趣。
2.2 路径与园林空间的结构性关系
脱离了二维平面的限制,环秀山庄的路径在三维空间中立体化排布,这使得对于路径的研究需要明确道路与停点的三维空间连接关系,以及与整体景象结构的联系。空间关系可以划分为度量层面、方位层面和拓扑层面[4],其中空间对象间的拓扑关系是最基本的[5]。在江南园林中,路径大多在平面上与各节点呈环形拓扑的关系,所有停点彼此串联,构成闭合的环形回路。在环形回路上,路径的行进方向是自由的,相邻停点可实现彼此间的互望与通行。在研究过程中,将园林路径简化为主要的线性元素,山体和水体则为面元素,各停点为点元素,各停点在空间中相离,与路径相交,与山体或水体呈包含关系。路径南侧呈环,与北侧副环线呈并联关系。山体与水体的空间关系为部分岸线相邻,主体假山部分与水体相交。根据欧拉定理,其拓扑结构能够满足途经所有点而路线不重复,所至停点和所见景象连续且不断变化,兼具可达与可观空间,两者互为补集[6]。可以看出,路径的排布为景象结构的骨架,组织停点环绕主体景象布置,从而影响实际游览体验。2.3 路径的实体空间形态与特征
为了更全面地分析路径对于游览体验的作用,对于园中路径的长度、宽度、形态、通行时间进行了量化分析。首先,在园林平面上建立二维平面的坐标系网格,路径长度每一段道路的中位线连接计入统计,踏步路段长度以1/2 坡度计算,路径串联的停点暂不计入长度统计,仅以通行长度计算。由于人的步行速度大约是1m/s,步距约60~75cm,因而网格以1m 为单位,便于为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分析建立共同的坐标系作为基底。
以南侧主环路为主要分析对象,可以发现该区域路径类型变化更加频繁,路径布局更自由,步移景异、层次丰富。游线组织中串联主要停点五个,按逆时针顺序分别为洞窟、石室、山亭、厅堂和岛中亭,前两者布置在山体内部,在路径一侧,可选择进入停留或通过。两座亭则是以通行路径串联,经停点处空间放大,引人驻足。补秋山房则是主要的北侧观山停点,除观景点外还具备园居活动功能,也布置在道路一侧,游人可从厅堂前通过不入室内,也可将此处作为游园的起点。
在此基础上,将路径自身的特征从平面形态中剥离,以长宽度对照路径形态形成路线横向展开图。其中,道路宽度以同类型路径的平均宽度计入统计,停点处的宽度以围合空间的平均直径计入。为便于图示,将南侧主环线按逆时针方向分为几个段落,路径长度和宽度综合表示。整条环线分为八个景象序列段落,从入口处经过折桥为第一段,宽度缩小将游人引入主体假山;至矶滩空间放大,衔接一组石阶起伏为第二段,此段景象为南侧观山;第三段拐入山谷到达洞窟和石室,描绘自然界的山谷景致;第四段绕石阶盘旋而上,塑造登山之趣;第五段开始游人可通过曲折的山道环山而行,跨谷涧,观沟壑,一览山景;第六段为离山之径,山道直达山亭,在亭中做停留反观山景;紧接着沿台阶而下过厅堂,再下台阶至地面,这一段动观北侧假山;最后则是西侧游廊串联问泉亭,可观假山沟壑。整体园林路径具备回环性、曲折性和形态多样性,通过道路形态的转化,路径实现了空间的缩放,以及不同景象的呈现,进而影响了游览时间和游览体验。
3 路径的推移:园林游览的时间分布
3.1 景象序列中的时间感知
江南古典园林作为实体化的时空艺术,路径的组织引入了时间的推移,使游园过程以主观动态体验为感知的基础。在客观的三维空间中,空间与时间呈均质分布,都可以无限细分为等量的单位。但在实际的园林空间中,客观的物理时间和游人主观感知到的时间却存在差异,这正是时间问题的复杂性所在[7]。主观意识的介入会形成不可预测的、随机出现的步速缓急或驻足停留,成为无法捕捉或测量的变量因素,增加了时间分析的难度和非客观性。因此,路径引导的速度分为客观的通行速度,和主观不可量化的感知速度。路径引导产生的通行时间及速度并不直接对应于游园的时间感知,但路径长度、宽度和形态上的连续变化是影响通行速度的主要原因。
层级一对应以主体厅堂补秋山房和半潭秋水一房山为主的路径停点,通行时受停点处景象吸引而步速放缓,最慢可趋近于静止;层级二对应路径中的台阶和石阶,游人步速自然放緩;层级三对应路径中较为崎岖的山道、山谷、折桥等,通行速度介于台阶与平地之间;层级四则对应路径中较为平坦的路面,通行速度大致为1m/s ;层级五则是路面平坦,周遭景象较为单调部分的行进速度,在园林空间中并不多见。需要明确的是,这一通行速度层级划分方式仅对应环秀山庄的路径情况,当路径形态或景象构成更加复杂时理应进行更细的划分。同时,以0.25m/s 为速度划分单位是基于对1m/s 的平均步速的等比例拆分,使得五个层级对应慢、较慢、中等、较快、快的划分,以此建立通行时游人的时间感知分级。
3.2 路径组织中的游园时间分布
游览时间的分布具体表现为路径不同分段中时间的分配,即不同路段通行所需的时间。时间分布的差异首先对应路径的长短,较长的路段固然需要分配更多的时间。而江南园林作为独具异质性的景象空间,路径主导形成的景象更迭出现,或紧凑,或疏朗,直接影响了游人的通行时间。在此基础上,游园时间的分布很大程度与主观体验相关,相同的景象组合对不同体验主体的吸引力相应不同。与通行速度相对应地,将路径组织中的游园时间分为客观可计量的通行时间,和主观不可量化的感知时间。以通行时间为量化对象,不同分段的路径形态、长宽度将直接作用于通行速度,从而得出各段路径通行的时间分布情况。
在各个景象序列中,选取第三段“山谷景致”、第四段“山道攀登”和第七段“北侧观山”的景象序列展开表达为通行时路径引导下的时间分布图。洞窟、石室和厅堂这类停点的出现打断了通行长度的连贯叠加,在该位置产生时间的堆积,且堆积的多少取决于游人主观感知到的景象吸引力。虽然时间无法在主观意识中被计量,但路径自身形态的连续变化,以及串联停点的特性将加深主观感知的印象,产生路径组织中时间非均质分布的认识。
3.3 路径主导下的游园节奏感
通行速度的缓急对应着时间分布的聚和散,在单向的、持续的路线延伸中,时间分布重复表现为由散到聚,又由聚到散的过程,节奏感因而产生。需要明确的是,时间是单向度流逝的量,只有当路径通行沿固定方向行进时才能与时间叠加分析。路径的引导建立了游园的时空联系,从而使节奏感能在实体空间中被捕捉和感知。就像对称只存在于空间中,节奏只存在于时间中[5],路径的矢量特性因此被赋予“桥梁”的意义。
同样以南侧环路为分析对象,以竖向线条的数量表示时间的堆积,能够发现各景象序列中基本都有特定的快与慢交替出现,对比于均匀坐标系,反应出路径在时间向度上特有的“节奏的语言”。前半段假山中的路径节奏变化多且快,说明景象空间紧凑,路径需不断变化形态与方向才得以在较小的空间中延展。后半程节奏放缓,基本以三个建筑停点为休止符,形成聚与散的变化。在空间上,三个停点绕假山布置产生不同的观山视角,时间上则是以三次堆叠呼应特定景面的营造。
4 路径的投射:园林游览体验的形成
4.1 路径的独特化景象组织
在分析了园林路径特征的基础上,路径作为游览的凭借,在曲折游线的推进中,对于游人的视线的产生引导作用。在园墙限定的边界范围内,有限的景象空间通过路径方向、位置、高程的变化被拆解为无数个连续的景面。而主要的景面往往就位于景象构成的转折处,对应着路径的转折处与停点处。将路径串联的主要景面拆解出来,得到数个对游览体验有决定性作用的观景面:月台处观山,为入园前对于园景的第一印象,山景巍峨且绵延不断,引发游人到园中去的好奇心。进入山谷前,向西观游廊,身处山侧,左为岩壁,右为池水,是体验上入山的转折点。从半潭秋水一房山中反观背山之景,是登山之后在山中小憩,为游线中下山的转折之处。而补秋山房作为主要停点,提供了在园中长时间观景的空间,从北侧观山,可见岩壁、溪流和问泉亭。飞雪泉一处则是构成了西北隅假山的主要景面,开辟主环线上的支路,沿路至东北隅亦有土山一景。从问泉亭中观假山,主要可观山间沟壑、上有云桥勾连、下有谷涧涓流,足见真山之势。最后则是从西侧游廊月洞门处观西侧假山,和月台处相同隔水望山,前为矶滩,后为山体,作为主环线的收尾。
各建筑停点都是路径组织中的主要观景点,但随着视角的变化,建筑的比例可能会影响自然要素的组景效果。为避免这个问题,补秋山房体量最大,但位置上距主体假山最远,地平面也较低,使得从南侧观山时被完全遮挡。而在西侧游廊中时,问泉亭居于假山对面,在观山景面的视线中的左上部分[8],补秋山房在水平方向上被问泉亭遮挡,地平较高、体量较大,能够露出部分屋宇,都是景面的边界。
对于作为景象核心的主体假山而言,摹写真山、截溪断谷的堆叠手法与路径的组织共同实现了框景入画的游览体驗。园中没有一处可观假山全貌,即便在山上亭中也只见北侧部分山体,在每部分的掇山中都特意强调特定位置的身体体验[2],或为山谷山涧、或为崖壁蹬道。塑造了人在山中不见全山的实际体验,其余的景致均在画外,彼时之景非此时可知。
4.2 路径组织下的空间印象
路径作为建立游园时空联系的凭借,对游园整体空间体验的塑造不仅建立在路径类型、特征与形态上,时间向度中的速度缓急、路径节奏的组织也起到了相应作用。在客观情况下,游人在各路段停留的时间越长,同时景象营造更具吸引力时,对于景面的印象越深刻。三组建筑的设置在停留时间与景象营造上都满足成为记忆点的条件,分别从东、北、西三个方向的不同水平面观山,视角始终聚集于主体假山,景面效果却截然不同,游览印象最为深刻。衔接问泉亭的西侧游廊部分则连续展现了由北向南的长画幅假山景象,游览印象较深刻,与前半段路径引导产生的多变景象相比,这一段景面较开阔和完整,成为了节奏渐缓的收尾性画面。在路径的引导下,游人回忆的衔接拼凑出对于园林景象的整体认知,其中路径类型和形态创造了体验的多样化,路径的方向和结构组织着景面的开合,路径的节奏把控则影响了主观印象的生成。
5 结语
在对环秀山庄游览路径进行了空间排布、道路形态、时间分布和景象组织方面的分析之后,可以看出园林路径能够在游园体验中起到支撑性的作用,其曲折而多样的道路形态控制着地势的起伏、空间的缩放,其曲折迂回之势主导着景面的交叠和切换,其不受二维平面限制的布局方式赋予了有限的园林空间以节奏紧凑、层次丰富的空间感知与体验。通过建模与量化分析,路径自身的形态变化与空间缩放方式得以更为直观的呈现,并揭示出路径、停点、景象要素的组织方式与互动关系,以及与游览节奏、主题切换的对应性。环秀山庄的游园路径将主体景象包裹其中,并串联所有停点,或塑造远观景面,或深入景象之中,在画外之景、画内之境中创造了时间上的关联,从而生成意味无穷的游园感知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