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道线路及沿线聚落空间研究
2020-11-30刘敏婕张杰
刘敏婕 张杰
关键词:泉州;古道;空间特征
1 泉州古道范围界定
本文中的古道主要探究的是南向的古道,也就由闽粤驿道和县乡级道路组成的这样一条古道,从福州出发到达广东潮州,泉州古道作为福潮古道中间的一段,主要探究这段古道沿线聚落的空间特征。古道从枫亭驿出发,经过涂岭铺、驿坂铺、居仁铺、锦田驿、盘龙铺、上田铺、通津铺、洛阳桥、晋安驿、下辇、冷水井铺、康店驿到达小盈岭[1]。
2 泉州地区古道线路梳理
2.1 驿道
驿道也称“官马大道”,是古代官府传递重要信息,接送政府官员以及输送物资的大道。泉州驿道以泉州府城为中心,通往京城和邻省的有三条,有两条驿道是往北直到京城,有一条是往南到广东。
2.1.1 南向驿道
从泉州往南走经过厦门、漳州到达广东潮州。这条驿道由泉州城出南门经五陵腰站、南安康店驿、同安大轮驿、龙溪江东驿、漳浦临漳驿、云霄驿、诏安南诏驿,越过闽粤交界的分水关,经广东饶平县至广州,全程330 公里。这条闽粤驿道形成于唐朝,到宋朝时正式被官方辟为驿道。
2.1.2 北向驿道
古代泉州至福州的驿道有两条。第一条在北宋皇祐五年万安桥建成后形成,进京的驿道是从仁风门(今泉州市区东门)过万安桥,经惠安锦田驿(今惠安城关驿口顶)、仙游枫亭驿、莆田、福州、建州,越过仙霞岭入浙江,再经江山、睦州至临安(杭州)[2]。唐末宋初,泉州往京城的另一驿道,從泉州城西义成门(今泉州市区西门)出发,经南安汰口驿(今南安码头镇)、永春桃源驿、德化龙浔驿、上壅驿(今德化上涌)入尤溪到剑州,再经建州至浙江。这条驿道后来被福州进京的驿道所取代。
2.2 非驿道
非驿道中的泉州府到各县城的古道主要是:出东门沿经万安桥到惠安县;出南门沿闽粤驿道经五陵到南安县;出西门经潘山、丰州到永春县和德化县;出北门经白虹山到仙游县。还有乡间道路,泉州府城郊区以及所辖各县均以府、县城为中心,由乡间大道通往各乡各里,其中连接驿道或府县通道的乡里,更是邻近各村交通和集市的主要网点。
3 古道类型及其与沿线聚落的空间关系
3.1 古道类型
1) 用以商贸的古道。这类古道一般会经过有一定的商贸背景和环境良好的聚落,且古道网络延伸范围较广,接连的地区较为丰富。商贸型的古道一般为官方道路也就是驿道,通过驿铺之间相互连结[3]。
2) 用以传递信息的古道。这类古道通常指的就是驿道,驿道上设置有驿铺、驿站、驿亭等服务设施。古代的驿道原本承载的功能就是邮驿,顾名思义就是传递物品,既包含了陆路驿递路线也包含水路驿递航线。
3) 用以政治统治的古道。这类古道以古代的官道体系为主,也就是只通往京城以及行政中心所在地的古道。
4) 用以日常生活的古道。在古道体系中,属于日常交通生活的古道主要是古村道,古村道没有固定的形式和走向,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和人口密集程度,村道呈现简单或复杂的表现形式。
3.2 古道类型与沿线聚落的空间关系
第一种类型,聚落聚集在古道的一侧发展。聚落聚集在古道的一侧,受到经济因素的限制,某些聚落由于经济贸易落后,无法向外继续发展,导致聚落基本维持着老房子在中心的平面布局形式;另一方面,有些聚落经济贸易繁荣,但是聚落所处自然环境不适宜村落的持续发展,导致聚落沿着古道的单侧进行发展[4]。\
第二种类型,聚落沿古道两侧发展。这类聚落地理环境优越,经济发展繁荣,给予聚落充分的发展空间,并促使着聚落向外拓展直至形成一个小的经济中心。
4 泉州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发展
泉州古道网络的建成经历了很漫长的一个过程,而古道沿线的聚落也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发展和政策等原因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根据泉州古道的发展概况,沿线聚落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5]。
1) 萌芽开端期。早期的泉州主要依靠海上交通,内陆的古道由于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发展迟缓。这个阶段的古道沿线聚落都是分布较为松散、规模较小的自然村落。
2) 建设发展期。到唐宋时期,驿道逐渐发展起来,驿道的路线设置逐渐成熟,且承载的功能逐渐丰富。由于驿站和驿铺这类官方机构在沿线村落中逐渐设立,官府和政策的介入使得聚落的发展逐渐走上正轨,聚落的经济发展迅速,规模也迅速扩张,人口近一步积聚。
3) 成熟稳定期。元明清时期,是古道交通发展的成熟稳定时期,也是泉州作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时期,这个时期的聚落发展稳定。拥有便捷的交通和官方的扶持,小的聚落之间因为经济贸易不断扩大相互融合,逐渐开始形成规模较大的商业型聚落。
4) 消亡转型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方式的改变,古道所承载的交通功能逐渐被替代,古道沿线聚落的发展也随之从繁荣走向衰退。聚落的人口逐渐流失,村落的经济由于古道的闭塞而落后。
5 泉州古道沿线聚落空间特征
5.1 外部空间特征
聚落空间广义来说是构成聚落的一切要素的总和,聚落外部空间指的是自然要素,也就是地貌、气候、水文等一切要素。
泉州市依山面海,地势相对平缓,西北部高,东南部低。泉州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戴云山为最高峰。平原分布于河流沿岸和海湾内侧,面积最大为泉州平原,多为河海共同作用形成,海拔多在10 米以下,地面平坦。
泉州市地处低纬度,东临海洋,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泉州市境内溪流密布,发源于本市境内流域面积100 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34 条,总长度1549千米。晋江、洛阳江为泉州市主要河流。
5.2 内部空间特征
聚落空间内部指的是根据居住者自身的需求对于聚落的内部空间进行重新组织,对于建筑群落等要素进行重新有序的整合。
5.2.1 方向性
聚落中建筑的方向性受到地方性地理环境、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等的影响,因此分析泉州古道沿线聚落建筑的方向性得到内部空间特征。
第一,古道沿线聚落整体是沿着古道呈现发散的分布方式,聚落建筑群落较为紧密,没有特别明确的方向性。依据所处的地理环境,可以大致分为位于平原的聚落和位于山体的聚落,位于平原的聚落整体呈现离心性发展,而位于山间的聚落则呈现出向心的发展趋势。
第二,建筑没有明确的朝向的要求,但是大部分是朝阳的。泉州古道大部分处在地势较低的东南部,属于平原地区且光照和雨水都很充足,朝南的聚落布置方式可以满足生活需求。
第三,泉州古道沿线的聚落,从平面上看没有固定的形态和分布方式。位于平原的聚落,发展模式大多与古道的延续相关,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区的聚落,聚落的布局一般按照地形的高低起伏,坐落在较为平缓的区域或沿着等高线布置, 这种分布方式可以使聚落空间产生丰富的层次以及建筑得到更好的通风和视野。
5.2.2 集散性
古道沿线聚落的集散程度是由聚落建筑单体之间的距离来决定的。分析了古道沿线的70 个聚落的周长和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得到,当面积一定时周长越长,说明聚落的集散程度越差,聚落的分布越分散。
第一,总体来说古道沿线聚落呈现着聚集的分布方式,从数据上来看,大部分比值都小于10,这就意味着大部分的聚落都是较为集聚的;第二,聚落住宅院落之间的距离通常较小,院落通常是纵向垂直于古道,住宅院落通常都是错落式分布,形成了紧凑的空间,使得聚落内部的道路通常是弯曲曲折且较为狭窄;第三,聚落中建筑分布较为均匀,建筑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聚落中道路的宽度也较为类似。
6 结语
本文通过对泉州古道沿线的聚落空间特征进行研究,可以看到古道沿线聚落的发展和古道息息相关,因此在对于古道沿线聚落的探究和保护中,必须将古道的历史和发展梳理清楚再对其沿线聚落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同时古道以及其沿线聚落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值得我们聚焦于这些聚落,着眼于古道这类线形文化遗产进行更多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