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经管类专业翻转课堂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0-11-30薛亚君
薛亚君
摘 要:翻转课堂将传统课堂教学的任务转移到课前及课后,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通高校经管类专业翻转课堂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坚持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从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两个维度,从课前设计、课中活动和课后反馈三个角度出发,来评价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经管类;翻转课堂;学生评教;指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4.058
1 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理论,它将传统课堂教学的任务转移到课前及课后,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9世纪早期,西点学校的维托瓦努斯·代尔准将在上课前将相关学习资料发给学生,并在授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质疑,以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被认为是现代翻转课堂的维形。但翻转课堂的流行,则始于2007年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课堂实践。
目前,国内外学者尚无关于翻转课堂的统一定义。布鲁克、施特莱尔等人认为翻转课堂是师生面对面交流与计算机媒介交流的整合,它将面对面接触转变为各种形式的讨论,以实现学生发现式学习。我国学者张金磊认为翻转课堂是课后利用信息技术的辅助知识传授,课中在教师和其他同学帮助下实现知识内化的一种教学模式。张立杰认为翻转课堂是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将传统课堂教学任务转移到课前或课后,不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授课形式。尽管这些学者对翻转课堂有各自不同的定义,但归纳起来仍具有一些共同特征:(1)教学流程反转,学生课外自学,教师课堂答疑;(2)师生角色重新定位,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授课为辅。
2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认知负荷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2.1 认知负荷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由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约翰·斯韦勒于1988年提出,该理论将认知负荷分为内在认知、外在认知和相关认知负荷三种类型,认为三种类型的认知负荷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相互叠加的。要想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外部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并且使总的认知负荷保持在学生个体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2.2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该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倡情境性学习,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进行学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2.3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理论是一种有关教与学的乐观主义教学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姆提出。该理论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学习潜力,并认为只要能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和帮助,任何学生都可以完成学习任务。
3 经管类专业翻转课堂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引入中国已经有些时日,但通过对一些大学学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在整理访谈对象的意见及调查结果以后,发现目前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翻转课堂评教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3.1 缺乏“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的评价理念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学生评教的本意都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下,经管类专业传统课堂“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被颠覆,课前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上传课件视频,学生进行学习,课堂上学生开展讨论和协作活动,教师辅助学生的学习活动并解决其疑问,这些变化呼吁着传统教学评教指标需要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少有高校在制定学生评教指标时听取过学生的意见,甚至有一些高校也没听取过教师的意见,而完全由行政管理部门自行制定,行政管理模式比较明显。绝大多数经管专业评教指标体系仍然将目光全部集中在“教师的教”,而非“学生的学”,评教指标体系中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指标比较少。
3.2 缺少课前环节的评价指标
课前学习是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目前的经管专业类翻转课堂学生评教体系往往对这一环节的重视不足,有一些高校仍然沿用传统课堂评教指标,而没有意识到对翻转课堂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行为,还应当包括对学生课前环节的参与度的评价。
3.3 对学生协作能力培养的反馈较少
翻转课堂的一个特点是强调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在翻转课程的学习中,需要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分工协作和互动讨论,从而达到学习目标,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思维,但目前的评教体系往往会缺少这一评价指标。
4 经管类专业翻转课堂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构建思路
对于经管类专业的翻转课堂而言,不但需要强调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过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因而翻转课堂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也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从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两个维度,从课前设计、课中活动和课后反馈三个角度出发,来评价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2 構建原则
4.2.1 “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传统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主要围绕着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进行。而翻转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评价的重心也从 “教师教什么”“教师怎么教”,转向“学生如何学”“学生学到了什么”。因而经管类专业翻转课堂评教指标的设计应当着重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4.2.2 整体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当坚持整体性原则,评价应当覆盖教学的全部环节,各指标之间应当互相配合以体现总体评价目标。以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授课为例,其翻转课堂的教学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过程,因而评教指标应当全面评价三个阶段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成效。
4.2.3 方便操作原则
在编制相关评教指标时,应当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表述,与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评价水平相一致,语言简单清晰,重点突出,并注重评价的便捷度。过于复杂的评教指标会让学生感到不耐烦,从而无法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4.2.4 不断改进原则
翻转课堂学生评教指标的确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制定经管类专业翻转课堂指标体系时,可以先从教育理念出发设置初步的评教指标,在初步评教指标实施后对学生的评教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
4.3 经管类专业翻轉课堂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构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经管类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顺应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不仅需要考核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还需要考核教师学习与掌握相关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设计网络课程的能力,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层学习的能力,因而学生评教指标需要适应这些变化。
从翻转课堂的三个阶段来看,在课前阶段,经管类专业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运用信息技术来制作和上传课件、设计教学活动、布置教学任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对教师制作的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课前任务;在课中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转变为设计、组织和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参与具体的教学活动;在课后阶段,主要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完成课后作业或提出相关疑问,教师负责答疑。因而相关评教指标可以做表1所示的设计。
5 结论
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作为督促、引导教师教学活动的一种手段,一直是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中的研究对象。如果还采取传统教学那种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标准进行判断,将跟不上信息技术时代的步伐。对经管类专业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应当坚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结合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来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婷.翻转课堂场域下学生评教制度的变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2]解志君.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探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05):79.
[3]岳敏.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以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程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129130.
[4]裴利华,黄赐英,江百炼,等.基于学生满意度的高校翻转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9,8(01):4449+54.
[5]董育军,杨梦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经管类专业教师角色重构——基于财务管理课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08):158160.
[6]折文焕.基于学生需求的评教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