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H-CDIO教学模式的工业设计专业《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0-11-30朱丹舟

工业设计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产品

朱丹舟

关键词:A-H-CDIO 教学模式;工业设计;《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1 相关概念解析

1.1 CDIO 工程教育理念

2000 年,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小组在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 基金会近2000 万美元的资助下,经过四年探索,创立了CDIO 工程教育理念,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1]。这种教学理念以培养具有扎实知识技能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倡导以完成项目实践的形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将工程基础理论知识运用于创新实践,以满足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1.2 A-H-CDIO 教学模式

A-H-CDIO 教学模式是以CDIO 为理念为基础,A、H 为两翼,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艺术熏陶(Arts)、人文精神(Humanity),A-H-CDIO 教学模式兼具艺术和工程教育的教学特点,注重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项目实践开展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艺术思维、创新思维,激活其人文情怀,重视其工程素质的塑造[2]。

2《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2.1 教学内容结构松散

在课堂教学中,传统上采用“理论—案例—实践习题”的授课模式来培养学生的产品造型设计能力,教师常常忽视了前期设计基础课程与《产品形态设计》课程间知识的连续性和交叉性,使学生对习得的理论知识逻辑结构的纵横关系难以掌控;大部分学生因建构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善,又习惯于单一的思维模式,从而在面对课程教学实践或复杂多变的设计课题时难免捉襟见肘。

2.2 艺术基础教育不足

由于學生入学前缺乏美术基础,在发散性创新思维、审美能力上略显不足;且入学后只接受过短课时的设计基础教育,未奠定良好的、坚实的造型基础及美感认知,令其在学习领悟造型基础知识及设计实践中缺乏信心,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未能兼顾工科学生的特点,在课时安排上较为重视形态造型原理、方法论等课程内容的教学,压缩了产品形态美学基础的授课学时,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经常出现一边倒现象,侧重于产品形态功能结构的实现,较少关注美学上的产品形态外观设计。

2.3 课程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养成了一定的思想惰性,缺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在面对课程设计实践时常出现练习式、应付式完成实践任务,无法融入并享受设计实践过程,难以获取学以致用的能力,进而不利于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此外,课程设置的实践课题大多与实际设计关联性较低,学生不能了解到现实社会和企业的切实需求[3],这极大地影响了课程实践教学效果。

2.4 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侧重于讲授式教学法,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较低,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受到较大地影响。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较少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思考、讨论问题,难以增强教学互动性,无法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独立并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实践活动,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养成产生了较大地影响。

2.5 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不全面

过去《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评价习惯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直接评定,教师作为课程评价的唯一主体,是课程评价的绝对权威,采用课程单一主体评价模式。从课程成绩构成上看,较为重视总结性考核,课程的考核评价大多由期末总结性考核成绩构成,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量化考核,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评价尚未体现,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基于A-H-CDIO教学模式的工业设计专业《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 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课程授课采取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课程内容在突出培养学生综合造型能力的同时,联合设计基础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构筑清晰的知识网络系统,注重课程间的纵、横方向的结构联系。此外,引导学生以《产品形态设计》课程内容为核心,整合相关课程专业基础知识,实现课程集成化[4],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将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有利于其在后续设计实践中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运用。同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将知识点穿插于各个设计课题中,注意强化课题间的逻辑关系,强调知识点之间的关联[5],注重知识与技能间的衔接性,进而培养学生系统的、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思维模式,增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3.2 重视艺术基础教育

基于A-H-CDIO 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将人文、艺术素养融入课程教学中,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对产品形态审美的把握和创造能力不足的现象,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强调对艺术审美基础的教育,注重艺工结合,强化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另外,为改变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断层、知识结构松散等现状,积极成立艺术基础课程组[6],重视课程组成员间的交流与沟通,做到艺术基础类课程内容设置相互联通,使教学安排前后顺序更具科学性,由此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产品形态在审美价值、社会文化价值上的领悟,实现课程内容的多元化与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对形态的把握能力。

3.3 紧密结合专业竞赛

根据《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课时设置中添加产品形态系统设计实践训练的比重,同时,增加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以培养学生直接面向社会的能力,使课程教育真正起到了解市场的作用。通过将课堂教学实践与专业竞赛紧密结合的方式,积极组织并指导学生以团队、小组合作的形式参加大工业设计竞赛及相关各类设计类赛事,调动每个学生的设计激情和智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4 丰富教学方法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利用范例式、讨论式教学法开展教学,引导将形态造型理论知识、艺术熏陶及形态造型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教学过程的趣味化、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生感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使用头脑风暴法、联想法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3.5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基于A-H-CDIO 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为使教学评价体系能综合关注学生形态造型能力的提升及学习过程,在关注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对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加以完善,以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评价体系形式如图1。

课程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多维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对学生实践作品的评价指标的建立源于对产品的功能与外观、创新性、生产成本及运输性等方面的考虑,做到准确、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课程教学评价秉持开放的评价态度,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构建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主体的课堂评价模式。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可帮助其检测、评判自身学习效果,寻找差距,促进学生自我调控,激发内在潜能,为之后的学习提供由针对性的参考意见;而师生合作性评价则改变了单一主体的评价模式,可以获得更为完整的评价信息,使课程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并发挥课程评价对教师教学的调控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A-H-CDIO模式的《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通过课程内容网状结构化、教学方式多元化、紧密结合专业竞赛教学及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使学生具备系统的产品形态造型知识、技能、人文精神与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适应社会人才供需格局,也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产品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