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研究

2020-11-30钟劲松牛佳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34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钟劲松 牛佳

摘 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具有实践应用性、综合性和涉外性等特点。但是当前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偏重理论教学、教学方法创新不足、课程内容呈“碎片化”、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为了提升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效果,应采取强化理论教学与实际业务有机结合、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做好课程总体设计和优化考核方式等措施。通过教学改革以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外贸业务岗位适应能力。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4.016

0 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际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地位越发重要。国际贸易实务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和部分经管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大多数学生对国际贸易这一领域相对陌生,授课中不易引起共鸣,而且许多高校教师在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时还依托着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根据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变化和新时期对外贸工作的新需求,要对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进行改革,探索课程建设新路径。

1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

1.1 实践应用性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讲授国际货物买卖具体过程的课程,讲授以合同为中心的条款及外贸业务流程,每一章节都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必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掌握每一个业务流程,接受、理解、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1.2 综合性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虽然主要讲解国际商品交换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则和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该课程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与其他课程密切相关,如国际商法、国际运输、国际营销、国际商务、国际金融、商务谈判等,涉及法律、管理、经济、社会等多学科。因此,需要授课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面、扎实的专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知识有机结合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增强课堂内容的丰富性,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1.3 涉外性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涉及的是国际贸易,是讲授涉外贸易活动的课程。由于涉外性的特点,需要在课程讲授中体现并贯彻国家对外方针政策,并将国际法律、国际惯例、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国际商务礼仪等内容融于教学过程中。国际贸易需要与外商进行交流与函电往来,必然要求学生掌握贸易中常用的英语。

2 当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现状与困境

2.1 侧重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结合不足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虽然包括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也是一门对实践和应用要求较高的课程。当前高校中讲授该课程多为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所以在授课中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使得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缺乏感性认识,逐渐对所学的知识失去学习兴趣,感到枯燥无味,特别是课程的一些重点内容,如贸易术语、货款收付等,学生较难掌握到其中精髓。由于缺乏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导致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较弱,缺乏必要的外贸岗位职业适应能力。

2.2 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创新不足

有效教学手段的采用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利于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但是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讲授中,一些教师采用“PPT+板书”教学形式,课堂上以理论灌输为主,课下布置一些练习题,缺乏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忽略了新一代大学生对知识传输的新需求和兴趣点,难以引发学生的共鸣和互动,学生对课程的注意力会分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学生专业能力难以提升。

2.3 课程内容呈“碎片化”,學生难以系统掌握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知识点较多,包括:贸易术语、合同标的、运输、保险、价格、收付、检验、索赔、不可抗力、交易磋商、合同履行、贸易方式等,中间还穿插着产品知识、法律知识、商务知识、管理知识的多个内容,覆盖面较广。一些教师按教材章节讲授,照本宣科,传递给学生每个知识点是单独的、孤立的,缺乏归纳和逻辑关系说明。对于学生来说接受的信息量足够大、知识点足够丰富,但由于缺乏主线串联,使得大量的信息呈现“碎片化”状态,学生难以系统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操作的完整流程,不能很好地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业务中。

2.4 考核方式单一,能力测试偏少

通常情况,国际贸易实务的考核方式根据不同专业课程设置要求的差异分为试卷类(考试课)和非试卷类(考查课)两大类。试卷类考核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等为主,其中客观题学生需要死记硬背,而主观题给予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非试卷类往往采用小论文等形式。这两种方式在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是比较有效的,但对业务能力的考核效果不甚理想。单一的考核方式促使学生死记硬背教材和笔记,考核成绩和业务能力不相匹配,并且也很难评价学生理解问题、认识问题的个体差异。上述考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业务素质的提升,影响了学生学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积极性。

3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3.1 强化理论教学与实际业务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职业适应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一些理论知识较难被学生理解,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注重加入与进出口业务实际操作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不仅要从教材中学、还要从实践中、案例中、文献资料中学,让知识范围形成一个立体交叉的方阵,加深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具体措施包括几点:(1)建设校企合作课程。学校可出台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鼓励国际贸易实务等应用性强的课程与外贸等相关企业合作,协同育人。如实行双导师授课,聘请具有工作经验的企业导师参与课程讲授。(2)强化仿真模拟教学环节。一方面,有条件的学校可在课程结束后进行1-2周的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训,通过外贸业务流程模拟软件操作,让学生扮演出口商、进口商、工厂、银行、货运等不同角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掌握不同岗位的操作技能,提升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无实训条件的学校,可在国际运输、货款收付、合同签订、制单结汇等专业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章节后加入模拟操作练习,结合案例训练,增强学生动手能力。(3)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鼓励任课教师到外贸企业或相关部门挂职锻炼或实践活动,了解国际贸易新动态和实际业务具体操作过程。要支持教师将教科研工作与授课内容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4)鼓励学生参加外贸从业能力大赛、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商务谈判大赛、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大赛等比赛,以赛代练,激发学生潜在的专业能力。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