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2020-11-30王瑞
王瑞
摘 要: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跟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企业越来越需要会计人才上岗即能顶岗的应用能力,在能力本位基础下,会计实践教学课程就是用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定期培训教师等方式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素养的不断提升,提高学生对未来岗位的适应度。
关键词:能力本位;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课程;策略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所以在新课标形式下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课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目前,高职院校将坚持实践教学课程的主体地位作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目标,但是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工作者长期普遍重视理论忽视实践,导致相关学生无法很好地适应岗位能力里需求,因此需要实施基于能力本位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课程[1]。
1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是我国当今高等教育中两种最为主要的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本科教育更加注重理论的教学,而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实践的教学,二者各有各的优势和特点所在。但是就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而言,存在很多的问题导致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定位不够准确,最终就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1.1 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和教学目标原本是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养实践型人才,所以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实践教学更多一点,但是在现如今的高职会计专业中却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象。这一现象最为直观的体现就是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出现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比重过大的现象,几乎占有80%—90%的课时和学分,而实践教学课的课时和学分仅仅只占有10%—20%。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提出: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课时和学分需要占有总课时和学分的60%。显然当前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课程课时和学分的设置与这一标准相差甚远,由此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下高职学生并没有良好的实践能力,这对于其步入社会之后的发展较为不利。
1.2 实践能力考核标准不科学
在上文中提到,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更加重视理论而不是实践,所以实践课程的课时和学分所占比例非常稀少。基于这一问题的存在,高职会计专业在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评价时就显得非常的随意。具体的表现为,实践类课程基本不组织期末考核,只是由科任教师依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对学生进行打分,依据分数的高低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尽管有些院校会组织有关于实践课程的期末考核,但是考核标准非常的宽松,以及考核现场不如基础课程期末考核的严格,学生只要参加考核基本就能够通过。这样一种不科学、不规范的考核标准无法形成对学生学习的督促作用,从而学生的学习热情普遍不高,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实践学习质量低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1.3 教师教学素养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招聘教职人员的时候,通常只是关注应聘人员的学习以及理论知识基础等,而对于应聘人员的实践能力普遍没有要求,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普遍没有实际的会计从业经验。如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的时候只能是对学生进行纸上谈兵,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无法获得有效的教学引导。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教职人员从名牌学府毕业的高素养人才还是偏少,这就导致了教师队伍的教學素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此,教师教学素养的不足就导致了教学质量的难以提升。
2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2.1 将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
从能力本位出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该将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通过跟踪会计专业毕业生,实地走访调查企业,对企业会计岗位在会计基本技能上的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实现课程标准的科学合理化。根据所授技能项目,在会计专业学生前四个学期的必修课程中额外安排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课程,每个学期安排一到两个专业技能实训项目,通过实训课程的大量的练习强化提高基本技能的水平,设置相应的学时和学分,考核标准要严格。
例如,第一学期,考核计算能力和书写能力,学分为1分,课时45分钟。计算能力主要内容为小键盘训练和翻打传票。考核的标准:测试时间为十分钟,每组二十个数,六十分为6组,七十分为7组,八十分为8组,一百分为10组;而书写能力的考核,主要内容为财经用标准字体的书写(即阿拉伯数字和中文大写数字)。考核的标准要求书写规范美观准确,以每组二十个数为标准,六十分为三组,七十分为四组,八十分为五组,一百分为七组;第二学期,考核点钞和验钞,学分为1分,课时为45分钟。主要内容为手工点钞、机器点钞、假币识别,并要求点钞加捆扎完成并无差错。考核的标准:测试时间为五分钟,一百张为整一把,六百张(即6把)为六十分,七百张(即7把)为七十分,八百张(即8把)为八十分,一千张(即10把)为一百分;第三学期,专业基本能力,学分为2分,课时90分钟。主要内容为开具票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对会计报表进行编制。考核标准:每组三张票据、凭证、账簿,一组为六十分,两组为七十分,三组为八十分,四组为一百分;第四学期,考核会计电算化能力,学分为1分,课时为45分钟。主要内容为操作Excel表、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考核标准:Excel财务函数考核和六个会计电算化考核,每组三种,六十分为三组,七十分为四组,八十分为五组,一百分为六组。
2.2 以实践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技能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的以实践情景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如教师在进行《会计基本技能》教学时,需要以情景的构建来有效地融入《出纳实务》和《银行业务》等知识的实践应用。针对这一教学目标的构建,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这样一个教学情景:张三想要通过现金支票支取一笔差旅费,那么张三需要经过怎样的一个流程才能够取得现金呢?在这一情景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并对学生进行实时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以及教师引导之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张三需要规范的进行支票的填写,包括日期以及金额的规范书写以及盖章和密码的预留等。然后张三需要凭借支票到银行取钱,在银行取钱的过程中银行工作人员会详细核对张三的个人信息以及支票信息等,同时在银行工作系统中为张三提取现金。最后在提出现金之后需要详细清点现金金额并对现金进行辨识。在深入探讨之后,通过学生分角色进行扮演来进一步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在这样一个情境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关于支票填写和现金清点、辨识的会计基本技能,还有效的强化了学生有关于出纳务实和银行业务的操作技能,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
2.3 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实践教学基地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的专业实习环节出现不足,第一,没有很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愿意接纳会计实习生;第二,就算会计实习生有相关的实习单位,其相关的核心工作,实习生也无法接触到[2]。针对此种情况,高职院校可以多与一些企业进行合作,如校内实训场地与丰富的实习资源、记账公司等有机结合,自身院校提供场地、实习生,其合作的企业,如校外代理记账公司,需要指导学校的学生承揽代理记账业务,将企业真实的代理记账业务完成。如此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既能够置身于真实的处理会计账务的过程,不断对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检验,还能够让学生积累相关的社会工作经验,深入理解会计实务工作,为未来从事会计工作奠扎实的基础。
2.4 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
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的教学素养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影响颇为巨大。但是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教师并没有从事过有关于会计学的实际工作,由此在教师工作经验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实践教学改革便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基于这一问题的存在,高职院校想要实现实践教学改革的良好施行就必须要强化教师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素养,努力打造出高素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引导学生更好的开展学习。而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首先就是强化教师的实践培训。高职院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到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相关单位进行试岗,即让教师在相关岗位上进行实习培训,以此来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同时也让教师在实践工作中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这样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就能够避免纸上谈兵这一现象的出现,而是充分契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学引导。其次就是积极引入具有丰富会计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来校进行教师职位的兼任,如此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就能够为实践教学改革增添助力。总之,高职院校需要高度重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建立起高素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获得教师良好的理论教学引导和实践教学引导,从而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也不断促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推进。
2.5 因地制宜编制校本教材
教材是学生知识学习的依托,高职院校想要有效践行实践教学改革也需要从教材入手,因为传统的会计专业教材通常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描述和教学,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较为不利。所以为了有效促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需要因地制宜的编制校本教材,以此不断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校本教材的编制需要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对本校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评定,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素养等,由此在充分契合本校教学情况的基础上编制出学生感兴趣同时能够良好理解的实践教学教材。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在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结合本地区企业和财政税务部门的相关业务来进行编写,同时需要保持校本教材与本地会计、税务制度的同步更新,以此充分确保校本教材内容的详实、科学以及法律条文援引准确。如此,高职院校通过因地制宜来编写校本教材能够帮助学生显著提升实践能力,从而有效推动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
3 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学作为具有实践性和技术性的学科,要想掌握好专业的基本技能,离不开反复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此,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要重视会计实践教学课程的开设,并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会计实训基地等,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伟钦.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研究[J].数码世界,2019,000(010):123-124.
[2]梁开竹.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商业银行会计课程改革探索[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8,000(00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