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对陕西省肉牛养殖场的影响

2020-11-30调研雷初朝黄永震林清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雷初朝团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畜牧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牛场兽药母牛

调研│雷初朝 黄永震 林清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雷初朝团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杨帆 原积友(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陕西省是新冠肺炎疫情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因疫情防控需要,陕西省采取了交通管制、人员隔离等措施,陕西省肉牛产业因疫情及相关措施的实施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2020年2月8~13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雷初朝团队联合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采取电话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陕西省21个不同规模的肉牛养殖场受疫情影响的情况进行了调研,不同规模养殖场的分布情况见图1。调研发现,所调研场企户均受到了疫情的冲击(图2)。

一、调研结果及主要原因分析

1.牛源、存栏受影响的程度和原因。图3显示了各牛场牛源受疫情影响的程度。其中,45%的牛场其牛源受疫情影响较小,40%的牛源影响较大,15%的牛场没有受到影响。40%的牛场牛源只能维持1个月,30%的牛场牛源可维持2个月,剩余30%的牛场牛源可维持3个月以上。各省的省界、市县区间车辆禁止出入,实行了交通管制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受疫情影响,陕西省大部分地区物流运输产业尚未恢复营业,肉牛企业无法从外地引进新牛源。

◎图1 不同规模养殖场的分布情况

◎图2 陕西肉牛场受疫情影响的程度

◎图3 陕西各牛场牛源受疫情影响程度

2.母牛配种受影响的程度及原因。陕西省肉牛企业在母牛配种方面受影响情况见图4。50%的牛场没有受到影响,25%的牛场受影响较大,25%的牛场受影响较小,主要原因是无冻精和无配种员,部分养殖场只能采用本交方式配种(用公牛直接配种),因而无法保证配种的质量。导致无冻精和无配种员的原因是交通受阻、人员未复工等因素造成的,而当地配种站的配种员因防疫隔离的要求,无法正常开展配种工作。因此,各个牛场的母牛或多或少出现脱配现象,其中5家牛场已有10头以上母牛脱配。在脱配天数方面,已有数家牛场脱配达一周以上,有4个养殖场的母牛已错过一个发情周期。脱配现象的发生导致牛场效益直接下降,母牛不能配种导致饲养成本增加。

◎图4 陕西各牛场母牛配种受疫情影响程度

3.饲料供给受影响的程度及原因。因道路交通受阻,饲料厂产量和销量受疫情影响导致饲料价格上调,且呈无货或无原料供应商的状态。由于饲料供应受阻,牛场只能饲喂过去囤积的饲料。50%的牛场所存饲料仅可维持1个月,20%的牛场所存饲料可维持2个月,而只有30%的牛场饲料储备可供给3个月以上(图5)。流通受阻对饲料供给的影响是持续性的,如果不及时解决饲料供应问题,将对牛场的经营造成巨大的打击。目前,牛场储备饲料主要缺乏精料,如玉米、麸皮和豆粕,其次缺乏干草和青贮料。

◎图5 受疫情影响牛场饲料可维持时长统计

4.卫生防疫方面的影响。陕西省各牛场的兽药购买都受到影响,50%认为受影响较小,另50%受影响较大(图6)。目前,牛场最缺乏的兽药主要是抗生素类和消化道类用药,目前正值冬季和春季交会时期,牛易患病毒性腹泻、胃胀气、流感及肺疫等疾病,所以对抗生素和消化道的用药需求量大,但受交通影响很多牛场所在村或镇已经封闭,药品无法送达;许多其他兽药的生产和销售也受到影响,导致兽药供给匮乏。

◎图6 受疫情影响兽药购买程度统计

◎图7 受疫情影响销售程度统计

5.活牛销售情况。从调研情况来看,绝大部分企业以单纯的活牛销售为经营方式,疫情对于销售的影响大小有所不同(图7)。15%的企业的销售未受影响,35%的企业受影响较小,50%的企业受影响较大。销售受影响的17家牛场中,10家由于产品无法出场导致销售受阻,6家企业表示缺乏收购商,另外3家表示肉牛销售价格比2019年有所降低。

6.牛肉消费与屠宰加工情况。陕西省有屠宰加工环节的2家肉牛养殖企业均表示受到疫情的冲击影响较大。参与该项调查的企业共有15家,其中27%的企业表示受到影响较小,其余73%的企业表示肉牛的屠宰加工受到较大影响。其中,牛肉产品无法出场而造成影响的比例高达79%,无牛源而造成的影响比例为21%,另外有2个牛场表示因缺乏工人而影响肉牛屠宰。

7.企业复产情况。本次调研的21个牛场中,养殖场饲养和技术人员数量多集中在3~5人,所占比例为68%;6~10人的牛场占11%;大型企业有17~40人;小型养殖场则只有1~2人。对雇佣人员来源进行统计,发现多数牛场雇佣本地人员,其中只雇佣本村人员有12个场,只雇佣本地周边人员有6个场,而只雇佣外地人员只有2个场,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个牛场上述3种人员均有。由于大部分雇佣人员为本地人,因此返岗率较高,但对于雇佣外地人的养殖场来说,由于道路封锁等原因造成员工无法返岗。目前,21个牛场已有16个牛场全员返岗,占76%;有4个牛场部分员工返岗,还有1个牛场因疫情原因无人返岗。

8.当地政府出台的政策。就“当地政府有无有利于肉牛养殖相关政策的出台与实施” 进行了调研。21家企业中,7家企业(33%)表示有,当地主管部门已经出台了开辟“绿色通道”的政策,同时可领取防护、消毒用品等防疫用品,以保证牛群周转及饲料运输、兽药流通和畜牧产业安全。

二、建议

1.畜牧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管理优势,解决肉牛场的出栏与进栏问题。调研发现,陕西省各牛场存在不同程度的牛源缺乏及育肥场活牛出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畜牧管理部门可以建立信息平台,养殖场通过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将牛场信息输入数据库中,由畜牧管理部门统一联系调配。在采取线上交易后,由畜牧部门认定监管下的外省或省内牛源输出地到牛源输入的牛场,定点运输。同样,出栏的育肥牛可以在政府的协调下,运至省内临近的屠宰加工厂进行处理或就地销售。

2.应发挥配种站的效能及配种员的主观能动性。陕西省各牛场在母牛配种方面遇到的问题是无冻精和无配种员,畜牧政府管理部门应做好当地配种站人员的复岗情况,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同时确保不停工;在省畜牧总站的协调下,建立各个母牛繁育场与配种站之间的联系,配种站做好液氮和冻精生产工作,然后采取专车配送。对于脱配严重的牛场要实行配种员现场配种;对于脱配较轻或母牛群小的牛场,配种员则可以通过网络手段对该场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教学,使其完成配种任务。

3.因地制宜,合理调配饲料与兽药缺乏的问题。肉牛场饲料和兽药缺乏等问题主要是由道路封锁引起的。一方面,应加快饲料厂和兽药厂的复工;另一方面,确保信息互通,合理调配,保障运输通畅。此外,牛场要千方百计寻求当地合适的替代料或自制饲料配方,减少饲料供给造成的影响。

4.通过相关政策进行监督和指导。目前,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交通运输厅、公安厅联合出台了《关于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紧急通知》,其目的在于把确保“菜篮子”产品供应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防疫、生产两手抓。

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保持战时状态,强化措施落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切实做到“疫情坚决要防控,农业生产不停顿”。2020年2月11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部署各市区开通“菜篮子”畜牧兽医生产保供服务热线电话,要求各地安排专人值守,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受理和解决“菜篮子”畜牧兽医生产供应和畜禽及其产品、饲料、兽药等生产资料运输车辆在通行中的相关问题。在陕西省相关政策的指导下,相信对陕西省肉牛产业的恢复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牛场兽药母牛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在亚丁(二首)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按新规执行
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