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的改进PSO 算法优化设计

2020-11-30韩丽东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34期
关键词:公交站点公交线路客流量

韩丽东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江苏 苏州215163)

城市公交系统包括了轨道交通、常规公交两种,二者衔接可以实现换乘时空结合,扩大常规公交的辐射吸引覆盖范围,并对中长运输距离情况下,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具备的快速、大运输量、少量占地、低能耗优势。除此之外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交通方式、纾解道路系统的能力直接决定了集疏能力,如果未达到较强通达性,则无法提供优化运输服务[1]。所以需要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二者之间功能合作共同发挥优势作用。但是我国目前在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的优化设计研究中,仍然更多的集中于理论层面研究,有学者认为可以“逐条布设、优化成网”,这种思路能够有效解决二者接运问题,但是如何能够定量规划接运公交线路,提出可行接运线路优化方案提高效率[2-3],本文以达到接运效率最大化为目标,提出一种建立改进PSO算法的优化设计模型。

1 建立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优化模型

通过运用离散化思路处理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区域规划,运用栅格线对既定轨道接运区域分割处理,获得m×n 个同等大小的方块,在2 个邻近线相交点中,接运公交沿公交路线(栅格线)垂直或水平运动[4]。假定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的单向行驶接运公交,那么公交行驶线路无论任何节点都只可以垂直或水平延伸,因此能够定义离散化计算公交线路所用参数如下:

在优化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客流量、接运路线长这两个约束条件,一般情况下规定接运公交路线总长在6~7km,且对接运、路线效率要求较高,所以优化搜索范围排除接运客流竞争区域,总结4个模型约束条件分别如下[5-6]:

式中:i 轨道站始发F 接运路线的效率用EFi表示;结点间距用W表示,轨道站点数用j 表示,i、j 之间剩余客流量用fij表示;i、j 长度用lFiJ表示;轨道断面j、i 剩余客流量用fji表示。

2 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

粒子群算法(PSO)在优化问题中所得解均比喻搜索空间内的一只“鸟”,叫作“粒子”,全部粒子均存在被优化函数适应值,不同粒子也有相应决定飞翔距离、方向的速度,之后粒子便跟最最优化粒子对解空间搜索。PSO初始化为随机解,对该值不断迭代优化寻找最优解。并在迭代过程中粒子能够不断跟踪2 个“极值”完成更新,这两个极值其中一个是粒子本身寻找最优解(Pbest),另外一个寻找整个种群所获最优解的全局极值(gbest),还可以选择仅用其中部分粒子邻居,这时的全部邻居极值则为具备极值[7]。

本文出于问题性质提出改进PSO算法求解,通过构建1 个2b维空间,相应共有2b 个接运公交站点线路优化布设,对应两维布设公交站点线路,用编号k 表示所处接运的公交线路,用r 表示k行驶中的次序,对应粒子的2b 维X 向量划分2 个b 维向量,每一条接运公交线路的编号表示为Xk,每一个接运公交站点的线路次序用Xr表示。

V 表示粒子速度向量值,对应Xk、Xr,运用该方法能够保证每个接运公交站点,都可以连接每条相应的接运路线,且能够限制一个站点只能连接一条路线,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PSO 算法的解可行过程计算总量。尽管运用该方法有较高维数,但是运用该改进PSO算法能够实现多维寻优[8]。

3 算例分析

为简化算例,我们假设:乘客的目的地集中于某一节点,各节点都具有相同的双向客流量,客流量也均满足轨道站所具备的客流约束,忽略轨道站进入规划区域的步行长度。在粒子群算法中,需要设定的参数不多,而各主要参数有如下设置规则:种群个数一般取20 到40 之间,不过对于比较难的问题或者特定类别的问题,粒子数可以取到100 或200。速度上下限决定粒子在一个循环中最大的移动距离,通常设定为粒子的范围宽度,而粒子的位置上下限则最好与粒子速度上下限相吻合,一般设定为[-100,100]。学习因子通常等于2,但是根据具体情况也有其他的取值一般范围在。和4 之间中止条件则是,最大循环数以及最小错误要求,最大循环(即进化代数)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最大可设定为2000,但这个中止条件则由具体的问题确定.此外,加权系数的设定可根据优化问题的实际以设定。

根据以上参数设定的要求,结合本算例本身的实际问题,在使用粒子群算法求解该问题时,基于Windows10 系统平台,Matlab 仿真平台,i7CPU处理器,4.00GB内存,设置粒子群参数为:n=100(粒子数),选择环形拓扑的邻居群结构,规模5,c1=c2=1.5,500 次最大迭代次数。为了运用改进PSO 算法简化计算过程,实验问题是轨道交通车站和周边的12 个接运公交站点之间线路优化设计,公交站点为编号a~l,轨道交通站点为m~p 编号。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站点所在坐标a~p 号,分别为(17,3)、(14,1)、(10,2)、(7,4)、(2,2)、(21,-4)、(18,-2)、(15,-3)(12,-5)、(9,-4)、(6,-4)、(3,-2)、(-3,-11)、(-1,-7)、(0,0)、(0,4)(见表1)为站点间的OD 量,图1、图2分别为轨道交通接运和优化后线路图。根据优化计算发现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站点的线路规划共有2 条,分别为a-b-c-d-e-o 和f-g-h-i-j-k-l-o。

图1 轨道交通接运公交图

图2 优化轨道交通接运公交

综上,本文通过设计实现轨道交通接运公交路线最大化客运周转量,最大化接运效率的目标函数,考虑线路长度和交通站点客流量、区段剩余通过量的情况下,建立了改进PSO 模型结合算例发现简化了计算过程,且结果证实本次提出改进PSO 算法能够对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优化设计,可以实现最大化接运效率,创造最大的社会及乘客效益,证实了改进PSO算法的适用性。

表1 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站点OD 客流量(人/h)

表2 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站点OD 客流量(续表)

猜你喜欢

公交站点公交线路客流量
基于数据挖掘的景区客流量预测模型研究
合肥市高铁南站公交线路优化研究
基于GIS的哈尔滨市118路公交站点选址优化
地铁开,玩起来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在交通枢纽客流量的实际应用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在交通枢纽客流量的实际应用
基于POI数据与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城市公交站点现状容量评价方法
城市公交站点选址评价分析
基于GIS的公交路线优化设计
基于GIS的公交路线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