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地铁换乘站出入口景观设计整体性研究★

2020-11-30王梦瑶

山西建筑 2020年23期
关键词:换乘号线广场

吴 苗 徐 斌 王梦瑶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1 研究背景

2000年武汉修建第一条轨道交通,到目前,已建成运营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机场线、2号线南延线、4号线、3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一期、8号线三期、阳逻线、11号线东段(光谷火车站—左岭)、纸坊线、蔡甸线,总运营里程达339 km,车站总数达228座,其中,地铁综合换乘站一共25座。地铁换乘站作为整个地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在地铁中为乘客提供乘客中转,分流的服务,因此地铁换乘站一般设置在人口集中的商务区,住宅区和交通要道处,这些地方人流量大,经济较为发达,是一个城市对外的展示区和形象宣传区。

2 武汉市地铁换乘站的形式

2.1 换乘站的概念和原则

换乘一般指的是多种交通工具之间的交替转换,主要是为了到达指定的地点而采用的多种交通工具的换乘,换乘站点就是实现地面换乘的一个中转站。本文中的地铁换乘是指轨道交通不同线路之间的换乘。

一般来说,地铁换乘的原则就是便捷化,人性化和智能化。能通过换乘站的服务设施、引导标识和工作人员进行快速的、便捷的换乘是现代地铁换乘站的服务宗旨和发展目标。

2.2 地铁换乘形式

换乘形式依据两条地铁线路的相互交织形式和走向,一般有平行相交、斜交和十字相交等多种相交形式。可以分为站台换乘、站厅换乘、通道换乘、节点换乘和混合换乘,当然也有比较特殊的站外换乘等换乘形式。

2.3 换乘站出入口景观特点

依据地铁通行的交叉方式、乘客的客流量、周边的地上地下环境、所处位置的特点等,换乘站出入口的景观设计又有所不同。地铁换乘站出入口的景观设计既保留了普通地铁站出入口设计的特点,又要体现其独特的换乘功能,将地铁站融入周边环境,创造出独特的地铁景观。

如洪山广场站是将地铁站与城市广场结合,形成一个占地面积较大的景观空间,指示性较强;宗关站是通过建筑的分层将不同的轨道交通路线分离,建筑是现代风格,与周边环境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同时也十分醒目。

3 换乘站出入口与周边城市环境

目前,武汉市一共25座地铁换乘站,其中,位于三环内的一共18座,其余的位于城市近郊。

3.1 地铁换乘站点周边区域范围的界定

根据武汉地铁换乘站不同位置的不同影响范围和对人口的影响程度对其进行界定,主要分为一级影响区(0 m~300 m),二级影响区(300 m~600 m),三级影响区(600 m~1 000 m)。

地铁换乘站的选址是基于多种因素考虑的,其中三环内的18座换乘站周边以商业服务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主;其余的7座周边环境主要有公共绿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等。

3.2 地铁换乘站点周边区域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在城市中存在着的开放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社交往来,举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城市广场、公园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换乘站地铁出入口一般与城市较大的公共空间相结合,在城市地域文化传播中占据重要的角色。文章中选取了武汉市12个地铁换乘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景观评价分析(如表1所示),其景观一般由出入口建筑、植物、无障碍设施和景观小品以及构筑物等构成,下面分别从不同的因素进行分析。

表1 景观评价体系

1)出入口建筑。

地铁出入口建筑是连接地铁换乘的地下与地面空间的媒介,其建筑设计风格与周边城市环境应相结合,要做到不论是在色调,形式,风格,体量上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充分考虑到城市文化内涵和肌理脉搏,这样不仅把出入口建筑当作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小品来做,亦或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

洪山广场站的建筑形式是一种合建式出入口,它将建筑与洪山广场合为一体,建筑就是广场的一部分,乘客从通道出来就直接进入到洪山广场内部。洪山广场是一个大型综合性的城市广场,也是武汉市宣传楚文化和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出入口广场采用花岗岩铺装。广场上植物配置丰富,乔灌草层次分明。

范湖站是采用的独立式的出入口形式,建筑形式就像一只起跳的青蛙。其实这是标准“卓越”造型,主要强调“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城市精神,主材是钢结构,局部以透明玻璃增加通透感,进行艺术化处理,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2)植物配置。

地铁换乘站出入口广场的植物景观配置也应与广场的整体环境相融合,树种的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已经被赋予了当地的某种精神,也是城市形象的对外展示。

现有的换乘站出入口的植物以常绿植物为主,株型低矮,养护管理较为方便,但是植物的种类较少,从植物景观配置方面,城市的变化较少。

3)无障碍设施。

地铁换乘站人流量较多,一方面要求人口流动迅速,避免造成人口拥挤,一方面又要考虑到一些残障人士和行动不便的人群行动缓慢,在地铁建设中,无障碍设施一般包括无障碍通道、垂直电梯、坡道、盲道等。这些无障碍设施有一定的作用,但更多的时候这些设施都停留在视觉效果阶段,实际使用很少,这种情况在武汉地铁站也能见到,武汉地铁站的无障碍设施较为齐全。

部分盲道因为道路改扩建或者铺装破碎,并没有及时的更换新的盲道铺装,这样就给盲人行走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应该要继续改进。

4)景观小品和标志物。

换乘站出入口广场上的景观小品与标志物是最常见的用于引导和传递信息的产物,包括标志信息的指示牌,包含商业价值的广告牌和一些休息设施和卫生设施。

武汉地铁换乘站标志性的小品有很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标志牌就是带有地铁标志的地铁指引牌,武汉地铁指引牌采用的是空心的三棱柱形,外边配以灰蓝色的背景色,在武汉街头很显眼,具有良好的引导功能。

4 结语

地铁换乘站出入口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不仅在功能上要满足乘客的使用需求,保持地铁站的正常使用,同时,应该创造一种地铁景观,通过一些景观小品、标志牌和一些浮雕景观的运用来形成一个别具风情的城市景观,加强出入口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度,协调出入口建筑在体量、色调、形态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增加地铁站周边的美感度。

猜你喜欢

换乘号线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换乘模式下货物运输路径问题
在广场上玩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北京地铁连拱换乘通道下穿引桥施工沉降控制研究
广场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换乘形式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换乘站布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