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遥古城墙的历史探析

2020-11-30杨丽燕

文物季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平遥县太原城墙

杨丽燕

一、概 述

这是一座幸存的古城,一座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在这里有四隅围合的高大城墙、纵横交错的阡陌街巷、灰砖黛瓦的民居宅院、鳞次栉比的商肆店铺、布局严谨的县衙官署、雕梁画栋的道观、寺庙、市楼,组成了规模庞大的建筑群,起伏跌宕,气势恢宏。把明清时期的古城风貌和起居形态真实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弥足珍贵的中国古城的活标本。

二、平遥古城墙的初建历史

据明成化年间的《山西通志》记载:“平遥县,古陶也,帝尧初封于陶,即此。”平遥古城最早建在哪个年代,史书没有确切的记载。仅在清光绪八年(1882年)纂修的《平遥县志》里有过这样的记述:“平遥旧城狭小,东西二面俱低,周宣王时,尹吉甫北伐,猃狁驻兵于此,筑西北二面。”这里所说尹吉甫受命伐猃狁的事,发生在西周宣王五年,也就是公元前823年。如此算来,平遥古城始建至今,至少也有2800 多年的历史。现存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重修周卿士尹吉甫庙记》碑和清康熙年间所纂修的《平遥县志》,以及平遥古城的尹公庙和上东门外的尹公墓,似乎都印证了这位西周名臣最早创建了平遥古城的说法。关于西周宣王授命尹吉甫率兵驱逐猃狁的史料记载,最初来自《诗经》,详细讲述了猃狁入侵周王朝和尹吉甫北伐猃狁胜利凯旋的全过程。西周定都镐京(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南),经常受到活跃在镐京北部一支叫做“西戎”的山地民的南下袭扰,威胁周王朝的安宁。这支山地民也就是《诗经》里所称的猃狁。西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猃狁再次南下进犯镐京,威逼到了镐京以北的泾阳(今陕西省泾阳县)。于是,宣王命令官拜为“尹”的大臣吉甫,率兵大举北伐。诗中所写猃狁“侵镐及方”,至于“泾阳”。而尹吉甫率领将士一鼓作气“薄伐猃狁,至于太原”,描述的就是这段历史。在西周宣王时期,吉甫担任的官职称做“尹”,负责记录历史、祭祀占卜、礼制、时令、天文、历法、耕作等事务。和统领卿事寮的太师同秉国政,地位十分显赫。尹吉甫能文能武,堪当大任,因此深得宣王器重,受命出征。至今,尹吉甫的点将台仍然留在平遥的城墙上。

不过,也有人说尹吉甫“薄伐验狁”到达的太原,并非今日之山西太原,那时的太原,指泾水一带的大原,也就是今甘肃省平凉县以北和环县以南的地带,位于西周都城镐京的西北方向,也有学者认为那时的太原就在今山西临汾一带。既然西周宣王时期猃狁活动的地域在镐京的西北方,那么尹吉甫怎么可能率兵径直朝着镐京的东北方向追杀,并且一直将猃狁追到后来改称为太原的晋阳,而在那里筑城呢?须知,如今的太原作为地名使用最早始于秦汉。秦庄襄王二年(公元前248年),秦将蒙骜攻克晋阳,按照秦国郡县制,“初置太原郡”,这时距《诗经》记载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将近600年。况且直到北魏时平陶县的治所还在汾河西岸的今文水县西南,改称平遥县以后才将县治迁到了汾河以东。即使尹吉甫筑城,也该在河西平陶县的故址,又何以建在河东平遥县的治所,而且还在明清时期修筑的城墙上留有一座点将台呢?至于尹吉甫北伐猃狁追杀至太原,曾驻兵于平遥的传说,也主要是根据明清时期的《重修周卿士尹吉甫庙记》碑和《平遥县志》。会不会由于某种原因,来自明清时期的一种假说,致使人们未加考证,误认为《诗经》里关于北伐猃狁“至于太原”的这段历史就发生在后来的太原一带,也把尹吉甫点将台演义到了平遥古城呢?时至今日,这仍旧是一个悬而未解的谜团。姑且按照尹吉甫建平遥城的说法,当时因为军事上屯兵驻防需要而构筑的城池,充其量也不过是围有一座堡墙的军事据点而已,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古城。

西周时期的古城叫做城邑,纳入周王朝统一的行政区划。那是一个以宗法制度为特征的等级森严的社会。各个诸侯国均由周天子分封而来。周天子把从弱小方国征服来的土地和奴隶,分封给自己的同姓宗族和异性贵族,令其建立诸侯国。故而每封一国必先营建诸侯的都城。于是营城也就变成了营国,还为此专门规定了营国制度。根据西周时期的营国制度,城邑的设立按照尊卑有序的礼制规范划分为王城、都城、邑城三等:天子所在的城邑称做王城,诸侯封国所在的城邑叫做都城,而卿大夫受封营造的城邑则称之为邑城。

尹吉甫是西周宣王的大臣,并非诸侯,也非公卿,所以由他高筑城台修建起来的城池自然也就不在西周行政区划的城邑之列。但是倘若西周时期这里已经建有早期的军事堡城,那么作为古城的雏形,似乎也能为平遥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至于西周尹公始建城垣之说的真伪,还有待于考古发掘的实物佐证。

三、遵循礼制 恪守儒家文化

平遥城依照“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原则修建,风格古朴,重视防御,工艺和用料均以精良著称。城墙呈方形,周长6163 米。南城墙随中都河蜿蜒而建,其余三面皆直线相围。城墙高8~10 米,底厚8~12 米,顶厚3~6 米。墙身素土夯筑,分层铺设稻草为拉筋,外壁城砖白灰包砌,顶部青砖铺墁,内向设泻水渠道。

环城墙辟城门6 道,东西各二,有上下门之分;南北各一。各门交错设置,门外筑瓮城,内外皆用条石铺墁,门洞上原建城楼各一。

城墙四角设平台,各建角楼一座。城墙东南隅建有魁星楼和文昌阁,东墙上尚存尹吉甫点将台。城墙内侧筑马道。城墙外壁分段每隔50 米便筑敌楼1 座,共有72 座,垛口共计3000 多个,是按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来设计的。

一座军事功能的城墙营建,为什么要与儒家文化结合得如此紧密呢?中国是一个多元崇祀的国家,上古时期就把崇祀神祇视为国家的大事。从天、地、日、月、星、辰到山岳、河川、神祇,以及先贤、哲人,世间万物几乎都是民间崇拜祭祀的偶像。而且诸神各安其位,有着专门的崇祀制度和专司崇祀的庙宇寺观,形成了传统的崇祀文化。

中国的多元崇祀文化根深蒂固,无处不在。民间崇祀向来以儒、释、道为根本,神祇崇拜偶像大体可以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类。进入宋明时期,民间多元崇祀逐渐形成了官府以尊儒祭孔为主,民间则“三教合一”的崇祀格局。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一生倡导以礼序为社会规范和以仁爱为伦理道德的主张,并融合其他学派的思想,建构了汉代以后中国传统国家制度与社会秩序,成了维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平遥古城墙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作,在城墙的四周雉堞上,筑3000 个垛口,72 座敌楼,正好与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的数字相吻合。可见,这一独特的军事建筑物,将对孔子的尊崇巧妙地渗透到城防建筑的文化领域之中,这一设计,主要体现了中国儒家文化“偃武修文”之意。

在古代中国,不少城池都建有类似平遥古城墙上的楼阁式防御措施。楼阁平时是作为兵器库,战时底层驻兵,二层作为瞭望口,称之为敌楼。像平遥城墙这样,直接把敌楼建在城墙的马面上,非常少见,也是目前仅存的实例。平遥城墙的敌楼之多和城墙上的马面、垛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防御工事。可以居高临下,对古城内街巷的动静一目了然。

所有这些显示出平遥城墙以文武之道保卫古城的平安,赋予了浓厚的儒家思想内涵,在世界军事设施构筑史上是一种创举。

猜你喜欢

平遥县太原城墙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乡村振兴“太原模式”亮起来
太原清廉地图
太原工读驾校的品牌之路
乡村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分析——以平遥县中都学区小学生为例
残破的城墙
在城墙上画画
650岁的南京城墙申遗进行中
如何提高杀菌剂的使用效果
城墙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