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座庙碑看宋金时期坛庙建筑的营造思想
2020-11-30刘勇
□刘勇
一、概 述
宋金时期的嵩山中岳庙和万荣后土祠实迹早已不存在,但是,现矗立于中岳庙峻极门东掖门檐下,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年)刻立的《大金承安重修中岳庙图》碑,以精致、准确的线条刻绘出了八百多年前中岳庙的宏大庙貌,此图碑对庙院全局和单体建筑均有极为细腻的表现,单体建筑大都标有题名,就连庙内碑碣植物的分布,也都描绘如实。图碑圆首方趺,碑周以阴线刻连续卷草花卉图案,碑的左右分别刻有立碑者的姓名与官称,表明此次修缮为官方主持,意义重大。
现存于万荣后土祠献殿之侧,始刻于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重刻于明嘉靖年间的《蒲州荣河县创立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庙像图石》碑,同样以精准的线条刻绘了历史更为久远的山西河东万荣后土祠的盛状。此碑正面刻庙貌全图,背面刻有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以前历朝立庙致祠实迹。
二、“重城建构”的营造思维
在总体空间形态上,宋金中岳庙中轴对称,多院落组合纵向展开,平面构图呈长方形。宋金后土祠除采用同样的建筑格局和构图方式外,还在祠庙北端外再围以半圆形墙垣,墙垣内中轴线尽端正好坐落在后土祠最具历史特征和文化特征的“旧轩辕扫地之坛”处。半圆的墙垣与长方形的后土祠庙,是基于后土祠特殊的祭祀对象而做出的艺术处理,以表达“天圆地方”的营造理念。
宋金中岳庙和后土祠均采用“重城建构”的空间营造方式。外城筑起高墙,高墙四角设有角楼,角楼坐落于高大的墩台之上,气象非凡。所不同的是,中岳庙角楼采用双楼叠退的形式,后土祠角楼采用单楼独立的形式,而前者显得更有层次和气势。两庙外城以内,建筑布置井然有序,以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廊庑将正殿和寝宫围合起来形成内城。内城南面正中设门,其地位类似宫廷正殿前的正门,中岳庙内城正门称为上三门,为五开间,单檐庑殿顶。后土祠内城正门称为坤柔之门,为放大的三开间,屋顶形式亦为单檐庑殿顶。
内城以里是所谓的“前朝后寝”。宋金中岳庙在此处依次设有降神之殿、竹林、路台。降神之殿前有抱厦,抱厦为歇山顶,面阔一间,神殿为单檐庑殿顶,殿前设有踏道,该殿的设立并不是规制上的要求,应当是地方民俗理念的反映。竹林东、西两侧有对称而设的两支高杆,下以夹杆石固定,此为悬挂旌幡之用,并作为中岳庙祭祀建筑的特征。路台为一方形台座,台身为须弥座形式,前设踏阶。路台以北便是建于高大的台基之上的中岳庙正殿——琉璃之殿。正殿面阔七间,重檐庑殿顶,从屋顶形式及建筑开间看,正殿等级仅次于重檐九间的皇家宫廷正殿,作为中祀建筑已具有相当高的规格。正殿两侧以八字形的斜廊连接东西廊庑,围合成殿前庭院。
宋金后土祠内城以里,沿中轴线依次为祭台和一方有栅栏围起的水池,祭台前有踏阶,形式简单质朴,宽大方正,四角有石加固。水池之设与祠庙的祭奉对象有关,后土神为阴性,水亦属阴,以水之阴喻后土之阴,是别具特色的营造理念。水池之北即为后土祠正殿——坤柔之殿。坤柔之殿面宽九间,同琉璃之殿一样坐落于高大、宽阔的台基之上,亦采用等级最高的重檐庑殿顶,建筑规制等同于皇宫正殿。殿侧同样以斜廊与周围回廊相接,形成向心构图。院内中轴线两侧,同样各有一座方亭作为辅翼。
由正殿向北,为“后寝”之所,宋金中岳庙和宋金后土祠均采用了以穿廊连接后殿的方式,形成前朝后寝“工”字形平面格局。这样的建筑组合处理,与古代文献中所载的北宋东京皇宫殿宇基本相同。中岳庙后殿称“琉璃后殿”,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
后殿以北,两祠庙各依据自身的环境特色做出不同的处理。中岳庙于外城墙正中设门,正对北面的黄盖峰和峰顶四重檐、形似宝塔的高大阁楼,以此满足传统风水思想的要求。后土祠则在外城墙正中建筑高台,台前有阶,台上修三开间单檐悬山顶殿宇一座,其北接一“工”字形高台,台上立攒尖景亭,殿宇与景亭之间以穿廊相通。
三、重门递进的组织关系
“重门之制”在宋金中岳庙和后土祠都表现得非常鲜明,宋金中岳庙的“重门”由正阳门、下三门、中三门和上三门组成。正阳门南面为引导空间。由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布置有石阙、方亭和望柱。
正阳门为并峙的三座乌头门,中高旁低。乌头门又称棂星门,它的出现不晚于唐代,至宋代成为定制。乌头门形态独特,在两立柱之间中横一枋木,遇柱出头,柱端安瓦或作葫芦状,柱间安装双开门扇,这是望柱与板门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常用于坛庙建筑。正阳门坐落于台基之上,两侧围以实墙,显示此为重门之始,实墙上对称开有东西偏门,门前和正阳门一样设有方砖铺就的步道,三条步道有主有从,可看出严格的营造理念。正阳门之后的下三门、中三门和上三门形式相同,均为屋宇式大门,均采用面阔五间、单檐庑殿顶的样式,且均坐落于高大的台基之上。中三门前东侧,设有一座火池,池周立有四座铁人神像,作防火镇邪之用,民俗意蕴浓厚。
宋金后土祠的“重门”由棂星门、承天门、延禧门和坤柔之门组成。同宋金中岳庙一样,也是前有棂星门或乌头门开端,后有三门相拥。棂星门之前,左右有石狮及驻马石各一。棂星门亦为三门并峙,中高旁低。门侧望柱作华表状,上端横插云板。门扇对开,门扇上做火焰之形。火焰纹源自佛教,有避邪、驱魔、不可侵犯之意象,将其用于本土文化渊源深厚的坛庙建筑。
后土祠棂星门两侧筑有实墙,与中岳庙一样,将祠庙内部空间完全遮挡。棂星门之北建有“太宁庙”一座。由后土祠庙碑右上角“太宁庙事迹载诸碑石”等字样可知,后土祠曾称太宁庙。史载,宋真宗在大中祥符四年正月亲祀汾阴之后,于二月辛酉日诏令改后土祠奉祇宫为太宁宫。宋人杨照亦有《重修太宁庙记》,记述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官修后土祠的情况。在祠内棂星门北修筑名为太宁庙的殿宇,显然有缅怀往昔、祈望太平永宁之意,是传承后土祠文脉的重要方式。
四、礼:两祠庙营造思想的核心理念
在古代中国,“礼”的思想是社会运行的文化基石和保证。礼制是各项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基础。《礼记·乐记》曰:“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汉书·成帝纪》曰:“圣王明礼制以序尊卑,异车服以章有德。”隋唐时期的儒家学者孔颖达疏曰:“礼者,别尊卑,定万物,是礼之法制行矣。”
坛庙建筑是祭祀的空间和场所,因此与“礼”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祭祀之礼不仅对祭品、祭祀方式有法度要求,对于坛庙祭祀建筑也有规制约束。秦汉以降,随着礼制、礼法的成熟和细节化,坛庙祭祀建筑的营造逐渐融入了越来越多的以“礼”为核心的思想理念。
“礼”的精髓是“建立主从、尊卑的和谐秩序”。在宋金中岳庙和后土祠中,“重城建构”的营造方式使得庞大的祠庙在格局上产生了主次秩序之分。外城及数量众多、形态多样的外城建筑作为辅助部分,烘托出内城的主体地位。中岳庙和后土祠的内城建筑数量虽少,但建筑等级更高,单体建筑规模更大。从建筑本体的形态来看,内城建筑较外城建筑单纯得多,均以宫廷殿宇式为蓝本,也正因为这样的营造方式,使得内城建筑更加突出,主体关系更加明确。
“重门递进”的建筑序列组织关系也对主从秩序的构建起到重要作用。乌头门或棂星门是序列的起始,其建筑形态与格调不同于后续各门,强调出坛庙祭祀的特别意义。后续各门迭次呈现,形成了庄重、肃穆的秩序感。
五、结 语
坛庙建筑“重城建构”和“重门递进”的营造方式并非始于宋金时期,却是在这一历史阶段达到了成熟和完善,宋金中岳庙和后土祠作为那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坛庙建筑,其基本营造方法为后来众多的大型坛庙建筑,如陕西华山西岳庙、河南济源济渎庙、河南洛阳周公庙,在重修时所沿用,正是由于两祠庙对“礼”的文化思想的卓越表达,使其成为效法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