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战斗精神培育 锻造敢打敢拼锐气
2020-11-30贾长城
贾长城
习主席强调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血性,是战斗精神的形象标识,自古以来备受推崇,饱含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道义担当、“曲戟在颈,不易其心”的忠诚坚守、“一闻战鼓虎气生”的豪气迸发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生死抉择。培育革命军人特有的战斗血性,必须把“残酷、流血、对抗”的要素贯注始终,从战争本质、职能使命、价值追求来认识把握、实践培育,着力锻造敢打敢拼、全面过硬的刀锋锐气。
一、把握内在遵循,形成渐进式培育态势。战斗精神培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一要从知到行。知是行之始,只有内心上认同才能在行动上自觉践行。要从深化官兵对战斗精神的科学认知入手,注重用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明向、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用军队根本职能和国家安全形势强化,帮助官兵认清“战斗血性是什么”“培育血性为什么”等问题,引导官兵自觉在实兵实训中磨练战斗意志、在日常管理中培塑战斗作风。二要从易到难。部队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培育战斗精神必须紧贴实际、层层递进。新兵新排长训练要以强思想、打基础、塑形象为抓手,培育雷厉风行、勇往直前的作风;混编同训要以群众性比武竞赛为抓手,培育不怕苦累、勇争第一的意识;演习演训要在难局、险局、危局中研战法、寻对策、克难关,培育团结协作、坚韧攻关的精神和直面生死、绝地求生的意志。三要从行勇到智勇。针对现代战争特点,要注重在开掘官兵大无畏、敢“亮剑”的勇猛血性基础上,更加注重智勇精神的培育。通过组织“战斗精神之我见”“应对强敌、胜战打赢”等群众性大讨论,让官兵深刻感悟现代战争既要“行勇无敌”更要“智勇夺胜”;通过积极组织演训“诸葛会”“找茬会”“复盘会”,让官兵在广泛军事民主活动中领悟善谋打仗重要性。
二、贯彻多维理念,构建立体式培育格局。战斗精神培育具有鲜明的系统性、长期性、实践性,必须树立多维理念,全时空、多方位对官兵进行培塑。一是内容上全面系统。要紧紧围绕战斗精神培育,从认知帮助官兵提高对苦累、得失、战争、生死等问题的认识,从情感筑牢官兵爱党爱国爱军爱民的感情基础,从意志激发官兵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顽强血性,从心理强化官兵遇险不惊、临危不惧的从容素质,从作风培塑官兵雷厉风行、一刀见红的战斗品质。二是对象上全员覆盖。要一改过去重基层轻机关、重战士轻干部、重主战营轻保障营的做法,紧紧抓住机关、军官、老士官三个重点,以上率下,既抓战斗员又抓指挥员,既抓基层又抓机关,真正让战斗精神培育没有局外人、没有灯下黑。三是方式上随时随地。坚持把战斗精神培育向日常生活渗透、向工作训练延伸,融入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确保培育时时有声、事事有影。在驻训当中,通过教唱战斗歌曲、播放战斗影片、宣讲战斗故事,让官兵潜移默化接受培育。在演习演训中,广泛开展群众性大比武、班排挑战赛、叫响战斗口号等活动,强化官兵勇争第一、直面生死的豪气血性。
三、选准管用抓手,实现渗透式培育效应。战斗精神培育有其固有的规律,具体培育方式应因时而异、因地制宜。一是融入主题教育引领。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强军思想,始终用先进理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按照“统揽、结合、渗透、贯穿”总体思路,区分专题,采取“大课辅导、小课深化、活动结合”等方式,帮助官兵真正弄清“为谁扛枪、为谁打仗、为谁牺牲”等问题;常态抓实“和平积弊大起底大扫除”活动,着力根治“和平思想”“二八现象”;邀请军地专家解析我国周边安全形势,解读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革命军人生死观,不断强化忧患意识、打仗意识。二是突出实战化演训锤炼。广泛开展群众性比武竞赛、“最强战士”“刀锋勇士”评选活动,在“大强度、快节奏、高标准、考比拉”的新常态下,注重把练体能、练技能、练智能与练作风、练意志、练心理结合起来,把战斗精神培育与实战化演训结合起来,加大演习的难度、强度、险度,组织誓师动员、开展战地文化、搞好心理疏导等,确保战斗精神培育贯穿全过程、实现全覆盖。三是浓厚战斗文化熏陶。把战斗精神培育融入野战文化和阵地文化建设,编印下发战斗精神培育系列丛书,拍摄规范训练中小游戏、心理意志训练和常用仪式活动等教学录像,组建“一营一品”特色文化队伍,开设战斗精神培育专题网站,打造充满激情、富有战味、熏染血性的文化平台。
四、用好正向激励,引领辐射式培育风尚。战斗精神常态化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持续的理论教育固本、经常的军事实践锤炼,还要良好的风气引领和浓厚的环境熏陶。一是端正务战导向。坚持表彰奖励向练兵备战倾斜,将年度奖励指标的90%以上用于练兵备战先进典型,激发官兵敢闯敢拼的训练激情。坚持想战者留、钻战者用、胜战者上的用人导向,真正把素质强、有闯劲的实干型干部用在重要岗位。二是激发勇战豪情。把兵味、战味、野味作为战斗精神主旋律,结合跨区驻训战备拉动,深入开展临战教育,在驻训地域开设战地广播,撰写战地日记,强化战地体验,不断调动参战热情。结合实战演练常态开展立功创模、火线入党等活动,充分发挥仪式教育激励带动作用,在潜移默化中磨砺官兵无畏的勇气、不屈的血性。三是立起胜战标准。始终用战斗力标准来衡量检验转型建设成效,采取定期考、深入查、阶段评等办法,扎实抓好战备训练落实;坚持在指导思想、工作筹划、组织实施上向备战打仗聚焦,从严从快从重纠治训风演风考风不实的人和事,对抓训不作为、长期不进步、训练成绩落后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确保导向鲜明、中心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