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高职院校网络思政育人体系探究

2020-11-30

现代交际 2020年23期
关键词:强国思政互联网+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贵阳 551400)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学习能力有待提高,网络运用能力强,获取资讯的渠道多,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引起学生共鸣,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抓住机遇,找到方法,致力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为一种必然。

一、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现状

当前,国内高职院校在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也提出了一些优化路径,如利用微信公众平台、QQ空间、云班课等新媒体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延伸至校园的文化活动中,延伸至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度,提升教学效果;利用网络上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引导高职院校学生自主选课,以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基于教学资源库、云课班、微信订阅号等平台构建课堂外多渠道教学平台;发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网络平台,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开设交流和互动专区,了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动态,解决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困惑。通过调研高职院校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现状,了解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党史党情的掌握情况,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现状,利用学习强国平台,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单纯说教”模式,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制定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现状的学习计划,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使用新媒体和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与网络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展望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新前景,带来新突破。有助于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树立互联网思维,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网络技术相结合,既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把握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打造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理论政策水平,积累实践经验,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通过对基本政治理论知识和党史党情的学习,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塑造良好网络人格形象,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为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情况,在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贵州交通技师学校进行了问卷调研。调研样本中男生占74%,女生占26%,其中文科17%,理科36%,工科14%,其他33%。他们每天用于上网的时间在2—4小时的占42%,用手机随时随地上网的占比86%,用网络学习的占比70%。24%的学生认为网络对其思想政治素质形成产生深刻影响,50%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影响。82%的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了解程度为一般,71%的学生偶尔浏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56%的学生认为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新颖有趣且乐于接受,51%的学生认为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影响前景是利大于弊。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学生上网时间长,用手机随时随地上网,方便快捷,同时愿意并乐于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灵活且学生喜闻乐见,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挑战。首先,网络资源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网络资源库,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资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难以在嘈杂的网络世界中发出统一洪亮的“声音”。各种网站、各种App让学生应接不暇,无所适从,每天被迫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其次,高职院校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量与现实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现有能力难以充分应对情况更为复杂、影响面更为广泛的网络舆论世界。再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控引导较为乏力,由于网络的“去中心化”特点导致“把关人”的缺失,使得网络空间各种信息鱼龙混杂,各种诱导性、负面性的内容大行其道,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不良影响。最后,未注重政治常识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文化素养不高,同时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政治常识的学习和掌握程度不足,经常出现常识性错误,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最基本的常识教育,对其重视程度不够。

二、“互联网+”视角的高职院校思政育人策略分析

“互联网+”模式下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网络思想政治专业队伍建设

网络思想政治专业队伍建设是抢占网络思政建设阵地的重要保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打造一批网络思政建设骨干显得尤为必要。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否顺应时代要求,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与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有机结合起来,找到一套适合青年学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方式,是决定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关键。抓住这一关键,充分发挥专业队伍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者、创新者和主力军的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培训计划,通过邀请专家授课、在岗自学、经验技术交流等形式,加强系统维护管理等技能培训学习,努力打造一支精通业务和技术的信息化建设骨干队伍。

2.加强思政平台内容建设

平台是基础,内容是关键。学习强国平台给网络思政教育提供了系统全面的知识库。结合学习强国平台的内容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内容管理制度,筛选符合当下大学生感兴趣的、有益学习、有实际需要的内容供他们阅读和使用。

3.加强网络管理

建设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培育新媒体教育品牌,通过线上“办事服务大厅”“易班”“今日校园”,以及“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院万象”“聚焦青春”等微信公众号,实现线上与学生交流互动,定期推送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文章,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不断学习提升,及时了解与自身成长息息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知识,以及行业最新动向、学院发展规划等前沿信息,并学会辨别网络内容的善恶、真假,学会维护自身权益。统筹谋划网络建设、网络管理、网络评论、网络研究等方面的建设工作,强化网络意识,提高建网用网管网能力,进一步加强网络行为管理,细化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制定微信、微博、QQ群等新媒体平台的使用管理规定,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效实施网络思政育人。

三、基于网络的高职院校网络思政育人体系构建

1.利用学习强国平台,构建思想政治基础知识学习方案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上线,为思政工作者及学生自主学习新理论提供了新助手。特别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强国平台开通了“学校思政”号,其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保障。

党员教师和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主动下载学习强国平台,利用学习强国平台进行专题学习。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每天需自学完成30分以上的学习内容,通过阅读文章、观看视听内容、每日答题、每周答题、专项答题、挑战答题、发表观点、浏览本地频道、参与强国运动、订阅、双人对战等方式获得学习积分。每个月一次集中学习,学习先进典型,通过心得分享、双人对战答题等方式开展,设立相应的奖项激励大家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理论知识。除了面向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提出要求,还可以通过树立使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先进典型、宣传学生党员的“学习强国”使用经验等方式[1],充分激发广大在校学生,特别是主动向组织靠拢的优秀大学生内在潜力。每天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可以通过朋友圈晒学习积分求点赞的方式引发其他学生的关注,从而主动下载学习强国平台学习思政知识。在各班建立领学制度,充分利用每天的晨读20分,学生干部在学习强国平台上选取优秀文章,每人每天领学一篇,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主动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内生动力。

2.“五位一体”构建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文化的管理模式

集中培养一批年轻化、能熟练使用网络、思想成熟的辅导员;加强对学生骨干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培养“微领袖”,让他们成为网络媒体的“喉舌”“舆论先锋”,反过来去管理引导身边的同学。链接学院网络中心,以“技防”手段防范网络污染,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硬件环境,防止有害信息及不健康内容的传播,建立“培养、教育、管理、服务、发展”五位一体的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文化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师生富有创造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利于发现并引导青年师生的新思想、新方法,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秉持共建共享原则,通过加强具有开放互动性的技术平台的建设,促进学生在自我建设中加强自我教育,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灵活、方便、快捷、有效且富有创造性的优势。

当代青年学生自我意识强,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重视自我价值实现,不墨守成规,不喜欢被约束和说教。针对青年学生的这些特点,首先要重视学生骨干培养,特别是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充分发挥青年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由点到面,辐射学生群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秉承开放、共建、共享的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学生自主开发各类网络应用功能、创新各类网络文化产品,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完善网络监管体系,各班级设立网络评论员,加强监管[2]。

教师群体通过参与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组织的相关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开阔视野,探索开通辅导员微博等新媒体形式[3],撰写原创文案在就业指导、奖、勤、助、贷、心理健康、恋爱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重视学生反馈,建立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积极引导专家、学者,尤其是校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教学名师、优秀导师参与网络文化建设,使他们教书育人的领域从课堂拓展到网络空间。

3.建立一支懂网络、能熟练运用网络平台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工作队伍

建立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辅导员工作队伍是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的需求,各种信息的冲击,不同思想火花的碰撞,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高校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和确立。辅导员应认真分析高职学生特点,以开放的心态及学生喜欢并乐于接受的网络文明新生态语言与学生交流,找准合适的切入点,将学生喜欢的微博、微信、抖音、微课等新媒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关注身边的网络红人,如在微博和抖音上拥有大量粉丝的学生等,并把他们吸纳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中,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来开展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工作实效。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4]。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当前学生发展特点,需要教师、学生、高校共同努力,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猜你喜欢

强国思政互联网+
铭记五四精神 争做强国少年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秦晋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