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探究
——以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11-30

现代交际 2020年23期
关键词:丹东思政特色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丹东 118009)

地方特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地方性与特色性,有着历史文化价值和思政教育价值,如何挖掘优秀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来丰富大学生思政课教学,并通过教育传承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是思政教育应该思考的课题。

一、地方特色文化的界定

周传奇在《地方特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以攀枝花学院为例》一文中对地方特色文化做了较为具体的界定,即“地方特色文化是某一地区人们在长期共同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乡土历史、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生产生活经验、精神风貌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特色文化不但具有历史文化的教育价值,也要在新时代传承创新中融入新的内涵。本文中的地方特色文化主要是指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所处的丹东市,在地理位置、历史传承、风俗习惯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红色文化

汪立夏在《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以江西省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进校园为例》一文中将红色文化阐述为“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地扬弃中外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天然构成,以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所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及其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基本内容。”在丹东地区,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如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东北抗联遗址、辽东解放纪念塔等,这些珍贵的红色历史遗迹及文化内涵可以让人穿越时空,感受跨越的历史,接受教育和启迪,对青年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和文化自信的培养是宝贵的资源。

2.民俗文化

崔洋在《浅析民俗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将民俗文化概括为:民间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总称,是一个地区、民族、群体在长期的文化发展、社会演变过程中,通过自我积累、传播交流、适应性改造而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生活习惯、表达方式、共性思想意识等。丹东紧邻朝鲜,境内朝鲜族同胞较多,朝鲜族的风俗文化氛围浓厚;丹东还有满族自治县,满族风俗文化也是一大特色,如宽甸的满族风情园,就生动重现了满族人民的生活劳动等场面。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和谐相处,文化融合,形成了丹东地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对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意义重大,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注入强大的驱动力。

3.边境文化

边境文化是边境地区人民基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信仰、习惯、语言等,在长期的历史交往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从地缘层面来看,丹东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发挥着独具特色的作用。丹东开放开发的对朝、对韩的口岸使境内外交通日益便捷。与此同时,国际局势的变化,主要是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对丹东的发展也作用明显,可以说周边国际环境变化是影响丹东发展的重要因素。独特的地理位置、开发开放格局是引导青年大学生放眼国际、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窗口。

4.生态文化

丹东的生态文化主要体现在境内陆地、滩涂、海洋三大生态系统。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到今天的一个重要的成果。随着生态文明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思政课教材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具体到丹东,一座既临海又临江,还有着丰富的山、泉、林、岛等自然资源,尤其是以发展旅游为主的城市,如何处理好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转变人的价值观念?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不仅仅是城市管理和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青年大学生深化对“两山理论”等新的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和实践。

二、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

思政课教学需要坚持“三贴近”,最忌讳空洞说教。一些思政教师经常被扣上“假大空”的帽子,一方面是有些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没有注重政治性和学理性的双重逻辑,把政治课简单上成了喊“政治口号”;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学生可能在直观上觉得教师所说和事实所呈现的有所差距。原因很好理解,我们党带领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追求共同富裕,但是前一阶段我们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今天的思政课教师可以说迎来了更自信的时代,中国的发展成就为思政课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这样的优势条件下,要想让思政课吸引学生的眼球,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2020年疫情期间,在全民“抗疫”的伟大战争中,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什么是制度优势,什么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三贴近”最典型的案例,其教育效果不言而喻。

三、当前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不足

当前思政课教学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比如在课堂管理方面,由于智能手机基本普及,如何利用好这把“双刃剑”是大学课堂教学面临的现实挑战。大学教育不能像中小学那样统一规定不可以携带手机等设备,况且有时候信息化教学还要使用手机等设备,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规避学生使用手机做与课堂无关的问题,这是课堂管理面临的新困境,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在教科研能力方面,一些院校的教师因为职业倦怠疏于推进,或者因为授课任务过重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开展,导致教学研究能力不足,缺乏研究能力,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教材方面,2018版新的思政课教材已经投入使用,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并建立一整套的精品资源供教学使用,也是思政教育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就是因地制宜开展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搜集利用鲜活的事实、案例、素材,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在“宏大叙事”中不忘“具体而微”,讲出思政课的“温度”和吸引力,用好和讲好身边的故事。尤其是能体现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展现新风貌的故事,让学生通过亲耳所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接受全方位的教育引导。

四、地方特色文化蕴含丰富教育因素

以红色文化为例,红色文化形成于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蕴含着中外文化的智慧。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的红色文化也与民族性密切结合,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革命精神、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坚定执着的价值追求。如抗美援朝历史博物馆里面的每一幅照片、每一组数字、每一杆步枪、每一面锦旗,都在用无声的语言描述着当年入朝志愿军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精神,这是对大学生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最好的教育,也是激励青年大学生践报国之行的生动案例。

再如边境文化。以丹东为例,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紧邻朝鲜,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许多同学来到丹东后,能直观感受到丹东气候湿润风景宜人,还能看到异国风光。但是困惑就是,丹东的经济并不是很发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通过为同学介绍丹东的边境文化特点,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一座城市的发展有哪些影响因素;认识到中国为什么要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以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体布局。学生可以去了解一座城市如何在树立大局意识的同时挖掘利用自身所具备的优势,抓住机遇充分发展,这对学生自身的成长也是有启发作用的。

五、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

1.课堂讲授+现场教学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灌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是要坚持把重点的理论知识讲清讲透,并注重政治引导和价值传递。当前,“00后”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开放的社会环境和信息化的快速普及,使得青年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趋向多元,可以说是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定型时期,是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思想灌输、价值灌输、文化灌输非常必要。大学生的精神空间,正确思想不去占领,错误思潮就会侵蚀,存在丧失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权的危险。但灌输不是填鸭式的“硬灌输”,而是要找准契合点、找到突破点、找出闪光点,让理论融入时代、指导实践。有效的理论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还应该组织学生到现场开展教学。以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组织学生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鸭绿江断桥等典型场所组织现场教学,通过教师讲、讲解员讲,乃至学生自己讲的方式,让课堂里的理论“活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评价,促进思政理论入耳、入脑、入心。

2.专题研讨+小组报告

思政课教学不仅要讲好理论,还有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理论认识,得出正确结论。教师要结合社会现实问题和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训练学生把学习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比如在丹东,可以围绕凤城市大梨树村的“干”字文化开展专题研讨,让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分析新时代为什么要“干”、怎么“干”,以及“干”字精神如何融入中国梦、个人梦等。在这样的研讨中,学生可以更思辨地感受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对于缺少吃苦耐劳精神的“00后”一代有着深远意义。在研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出优秀的小组进行典型汇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既有分散的观点,也有统一的导向,让学生在自我教育和典型示范教育中实现成长。

3.社会实践+作品展示

实践出真知。学生所掌握的理论要转化为内在的认同,必须回到实践。把思政课的校园课堂教学和广阔的社会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追求自己的理想抱负,在提升“小我”中助力民族复兴的大任。以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跨境案件的庭审,让学生体会法律的神圣与威严;安排学生走访参加过抗战的老红军、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老战士,形成访谈和视频资料;组织学生在少数民族社区、旅游景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等。在开学初,精选优秀的实践案例和实践作业进行展示汇报,形成了点面结合的实践模式。

4.网络平台+拓展资源建设专栏

思政课要实现“包装时尚”,与时俱进,离不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如何把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优势与信息化手段融合,是近年来思政课教师一直探索的课题。以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在建设线上课程的同时,建设精品资源库,弥补课上教学时间有限的不足。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还可以拓展教学资源。比如,建立“家乡美”专栏,不仅把丹东地区相关的文化资源分门别类地上传网络,还鼓励学生按照相应的栏目,把自己家乡的历史故事、风俗习惯、发展成就等上传到平台上。这样一来,同学们可以相互了解各自家乡的发展历史、民俗特色和发展情况,不仅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培养文化自信,坚定“四个自信”,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国情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为未来走入社会做好前期铺垫。

六、结语

总之,地方特色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要积极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在守正的同时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立足一方沃土,讲好中国故事,培育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丹东思政特色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特色种植促增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丹东味儿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丹东第一医院简介
朝鲜在丹东设领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