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夏为什么没有参加中共一大
2020-11-30黄伍林
★黄伍林
邓中夏,湖南宜章人,是我党早期一位卓越领导人和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又是我党的一位重要理论家和学者。
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陈独秀任书记。继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李大钊在北京也发起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任书记。邓中夏是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最早成员之一。
1920年秋至1921年春,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先后建立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欧洲和日本,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的先进分子也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根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人的建议,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李达、李汉俊同当时在广州的陈独秀、在北京的李大钊通过书信商议,决定在上海召开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随即,李达等写信给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通知他们各派两名代表来上海出席大会。
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接到通知后,马上开会讨论人选问题。据刘仁静后来回忆说:“1921年暑假,我们几个北大学生,在西城租了一所房子,办补习学校,为报考大学的青年学生补课。张国焘教数学、物理,邓中夏教国文,我教英文。正在这时,我们接到上海的来信(可能是李达写的),说最近要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要我们推选出两个人去参加。我们几个人——张国焘、我、罗章龙、李梅羹、邓中夏就开会研究。”“在会上,有人叫邓中夏去上海开会,邓中夏说他不能去,罗章龙也说不能去,于是就决定由我和张国焘两个人去出席中共一大。”
邓中夏为什么不能去呢?
1921年6月底,北京代表刘仁静动身去参加中共一大。他与邓中夏、黄日葵同行,从北京乘车南下,7月2日到达南京,一同参加少年中国学会的南京年会,随后刘仁静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邓中夏则西行。原来,邓中夏已经接受同为少年中国学会成员、好友、时任川东道公署秘书长陈愚生等的邀请,要去重庆讲学。
邓中夏的演讲口才与讲课水平是出了名的。与此相辅相成,邓中夏也十分热衷给青年学生、工人讲课和演讲,宣传党的进步思想和革命道理。因此,他接受了陈愚生等的邀请,就这样与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一大擦肩而过。
邓中夏虽然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但他出席了中共二大、三大、五大、六大和党的八七会议,并在二大、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三大、六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在党的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3年5月,邓中夏在上海中国革命互济会援救部部长林素琴家研究和布置工作时,被法国租界巡捕逮捕,后因叛徒出卖,被“引渡”南京。1933年9月21日,他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昂首走向刑场,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时年3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