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一般本科高校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30王少雷
李 欣,王少雷,王 烁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1 翻转课堂开设概况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最早出现于美国林地公园高中,其在教学效果上的优势令该模式迅速在全球范围内铺开。国内对于翻转课堂比较早期出现于中小学,随着理念的推广、大量大型网络公开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资源的涌现和教学改革的需要,翻转课堂形式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进行试验,在收到良好效果的同时,也引发了反思,如翻转课堂的适用范围[1-2],再如翻转课堂本土化遇到的问题等[3-4]。由于学校类型和学生层次不同,不少教师对特定情况下开展翻转课堂进行了分析[5-6]。
笔者开展了基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为期两年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本校为一般本科院校,翻转课堂的使用效果并不如高水平院校,在学生中的推广遇到了一定的障碍,本文将主要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定的总结与反思。
2 出现问题与反思
2.1 课件的利用与课件的导向性
翻转课堂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课前资料的准备及发布。目前,针对“机械设计基础”及其相类似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这类机械专业基础课,网上存在大量成熟的课程资料可做参考,这些可以作为课前资料。但是不同老师 授课思路的不同上,课件的侧重方向不同。从知识点分解上看,知识点分解位置不同,给学生使用造成问题。从学生接受程度上看,学生对自己任课教师所制作的视频更有亲切感,更容易接受学习。综合这些原因,并结合翻转课堂在整门课程所占比例不高的情况,教师吸收各家所长,结合自己需求制作微课视频更为合适。
从翻转课堂的学习目标来看,课前视频应既能提供基础知识储备,也能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服务于课堂教学环节。以自由度计算知识点为例,在课前学习阶段应初步掌握自由度计算公式,思考局部自由度等特殊现象的处理方法。为达到这样的效果,课前预习资料除介绍基础知识外,还应引发学生思考,使课前内容和课上环节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保证内容导向性,可举例引出特殊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否则,单纯的知识点讲解与学生提前阅读教材效果差异性不大。
2.2 学习效果与效率
翻转课堂给了学生充足的知识内化时间,并创建了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的机会。通过这样的课堂,不仅可以避免学习和应用的脱节,也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表达的能力。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仍有不尽人意之处。如学生习惯性利用课本上权威的回答解决问题,缺乏自主思考意识,视频生动清晰的讲述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思考过程[7]。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于学习效率降低,传统课堂中,知识点已由任课教师整理重组,以较为简明的方式推送给学生,学生能在有限时间内接触大量知识。而在翻转课堂中,虽然知识点记忆和应用能力提高,但消耗了大量的课程时间。由于目前多数学校压缩课时,翻转课堂的使用降低了学习效率,从这个角度来看,翻转课堂的使用应该有选择地进行,针对理解应用型知识点进行翻转,对于记忆性知识则采取更高效的传统教学。
2.3 差异性学习习惯与班级教学容量
作者所在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主动性和探究欲都有一些区别,这些差异性学习习惯在翻转课堂中带来了不同的表现。自主学习性较强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完成课前资料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也较高。对于这类学生,翻转课堂可以帮助其较快地从知识理解转化为应用。而被动接受型学生,对于课前资料和课上活动,多数表现较为消极,如在课前点开资料保证观看痕迹,上课坐在教室后方避免与老师接触。对于这类学生,翻转课堂应用后,相关知识点缺乏老师直观的课堂讲解,学生吃不透知识点,造成教学重点成为学生本人知识结构弱点的情况。
再从班级容量看,翻转课堂适合小班教学,但结合本校为普通本科高校,师资力量短缺的情况,专业课为两至三个班合班上课。在这种情况下实施翻转课堂,往往需要拆分几次上课,会出现教师工作量大,智慧教室申请困难等问题。且部分同学不适应自主学习的方式,效果不佳,造成翻转课堂事倍功半。
结合这种情况,多行政班形成的教学班,可采取在首节课说明翻转课堂模式,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是否参加。这样既照顾到了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减轻了教师和教室资源的占用。
2.4 课堂活动与学习成就感
传统课堂中,学生参与度较低,缺乏讨论,后进学生难以跟上授课思路,容易自我放弃。而翻转课堂能够在知识内化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其关键点在于合理的课堂活动。而合理的课堂活动又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难度循序渐进的题目作为课堂活动的分析内容。以简单题目来测试学生自主学习前期资料后,对知识点的初步理解,以复杂题目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实践发现大多数学生可以参与简单题目的分析,对于复杂题目参与度明显降低,这和智慧教室座位的分布有一定关系。通过课堂表现及学期末的问卷来看,往往学习能力强的几个同学自行成组,其他普通组同学在遇到复杂题型时,缺少成员间的思维碰撞,难以跟上课堂节奏。从教师的课堂组织来看,在复杂题目时,确实出现了分化现象,在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控上难以兼顾各个小组进度。普通小组缺乏成就感,难以激发学习兴趣,进而降低了翻转课堂的使用价值。
根据这种情况,翻转课堂在课程活动中,应尽可能兼顾大多数学生。为此,首先应设计难度循序渐进的课堂活动,在避免学生畏难心理的同时,巩固知识点逐步提高。其次,在课堂分组时,应适当干预学生的划分,学习兴趣高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应均匀分布在各个组别,这样既能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在沟通交流中加深优秀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最后,还应在整个课堂活动中,注意教师的思路引导,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增强学习成就感。
2.5 评价激励体系
根据目前的教学体系,从较为功利的角度讲,学期末成绩的组成,较为影响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兴趣。目前的评分体系中,期末成绩占据70%~80%,部分学生不注重全学期的学习过程,而是寄希望于期末应试突击。这类学生虽然也可以拿到中等的成绩,但其无法得到全周期参与学习所培养出的思维方式和自主学习能力。
为此,过程性评价机制的建立尤为重要。过程性评价机制要求学生全程参与学习,通过记录学生的参与度形成平时成绩,提高平时成绩占比。这种机制让学生参与到前期学习中来,通过积累平时成绩,提高了学习能力,培养了相关课程的思维习惯,这与翻转课堂的教学目的一致。在翻转课堂的实行过程中,对于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而言,以过程性评价机制来督促学生十分必要。
3 结语
通过为期两年的基于翻转课堂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发现,与MOOC类课程不同,为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只集中力量于对于微课课件的制作是不够的,应该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针对实体课堂的学生做一定分析,以求用更强的针对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一般本科院校而言,不仅应该注重预习课件的导向性,使学生初步理解知识点,并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教师应着重注意本班学生的特点,如学生学习能力差异,不同层次学生的沟通交流等。再者,教师及学校层面还应从评价机制的方面激发学习兴趣。但值得注意的是,翻转课堂并不适用于全部知识点的教学,过多的翻转会降低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