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训练幼儿数学思维?

2020-11-30晋天明

莫愁 2020年33期
关键词:果冻小明玩具

☺晋天明

1

之前,网上流传了一段令人哭笑不得的教子视频。视频中,一位家长在孩子面前摆了两个果冻,问孩子一共有几个。孩子边哭边数“1、2”,家长问道:“数到几就是几个,一共几个果冻?”孩子哭着说“8个”。

相信很多人都会和视频中的家长一样莫名其妙: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孩子就是不会?

我先帮这个小女孩表达一下她的重重困惑:

当家长第一次问:“这是几个?”

小女孩的内心是困惑的:“‘几个’是什么意思?这明明是果冻啊?”因为她理解不了“几个”的概念。当家长要求她再数,她只能机械地数“1、2”,却根本不知道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不能把“2”这个数字,和具体的“两个果冻”这个数量联系起来。所以,数完了,面对大人的追问“几个”,她不知所措,只能哭着不说话。

当家长自以为是地继续教:“数到两个就是两个,知道了吧?”她的内心是崩溃的:“一会儿问‘几个’,一会儿说是‘两个’,现在又问‘几个’,到底搞什么啊?我就说8个好了。”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为这个孩子感到委屈?

2

越小的孩子,对教育者的能力、素质和精神境界要求越高。教育幼儿,教育者必须“放空”自己,必须忘记自己从小到大被教导的知识、理念、信条,才能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读懂孩子。

孩子对于数字的理解,必须经由大量具体数量的直观经验才能慢慢形成。大人觉得非常简单的数字“1、2”,对于完全没有经验的幼儿来说,其实是很难理解的抽象概念。所以,视频中的孩子暂时理解不了数字,答不对“这是几个”是非常正常的。

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要从小开始锻炼,这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并且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数学学习。

但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在孩子没有足够的具体数量体验之前,过早教孩子抽象的数字,哪怕仅仅是教“1+1=2”都会让孩子陷入混乱,破坏孩子的数学感觉。

3

幼儿数学教育是一门科学。家长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先理解不同,再计算结果

多数家长可能是掰着指头教孩子算加减法的,这不够。我们不是主张让孩子在小时候一定学会计算多少数,而是在算的过程中,更多地让他去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比方说,小明有10颗糖,毛毛有8颗,小明比毛毛多了几颗?豆豆有20颗糖,他分给小朋友8颗,还剩几颗?

虽然都用到减法,但实际不同,前者是比较型,后者是剩余型。家长重要的是帮孩子去理解两者间有什么不同,而非算出最后的结果。

合理利用玩具

比起枯燥的数学题,儿童的注意力更容易被玩具所吸引。许多玩具的设计都和数学有关,比如积木,拼积木能够培养孩子的空间感,学会计数和比较物体大小。甚至纸盒、橡皮泥这类小玩意,也能够帮助孩子建立体积、形状等概念。

家长在陪伴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通过玩具对孩子进行早期数学启蒙。

启发孩子的数字意识

平时你和孩子的对话,就可以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激发孩子去思考,让“数的计算”走进孩子的世界。

比如:“宝贝,给你 3 瓣橘子,还要吗?”“你已经吃了3颗糖了,再给你1颗,不能再要啦!”你并不需要很严格地用标准词汇,只要能表达出增加和减少的意义来,怎么便于孩子理解就怎么交流。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每个孩子都可以经由大量的实际生活体验,自然而然地理解数字。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做到耐心陪伴,适当引导就可以了。

猜你喜欢

果冻小明玩具
果冻糖
急救果冻引起的窒息!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平衡玩具
做不到
丢失的玩具
做不到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做“果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