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建宁路,半部城市变迁史
2020-11-30余年
文/余年
现在的中央门立交桥
34年前中央门立交桥通车典礼
新民路
在古代汉语中,“路”曾是行政区划的一种指称。在南京,提到建宁路,也有这样一种语境——鼓楼区行政分区建宁路街道的简称。2013年3月,下关区与鼓楼区合并,建宁路街道更名为鼓楼区人民政府建宁路办事处。它地处南京长江大桥南端,辖区东起中央门立交桥,南至护城河,西至阅江楼景区,北至沪宁铁路。一条建宁路横贯东西,是辖区内最重要的交通干道。
建宁路的由来
上世纪40 年代,国民政府对南京的道路进行规划建设和改造,为了解决城北地区的交通问题,于1946年动工修建改造了一条从南京火车站到中央门的道路,砂石路面,宽8.8米。新开路取名库伦路,西起南京车站(原南京西站,现已搬迁)南侧热河路,东至中央门连接中央路,也就是建宁路的前身。1954年4月,南京市政府将库伦路改名为建宁路。
过去,建宁路只是一条紧邻铁路的小路。然而,它的命运伴随着附近交通枢纽的发展而数次改写。1968 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玄武湖畔,两座现代化的车站拔地而起,一座是南京站,一座是中央门长途汽车站。为实现来往车辆快速过江、快速分流,南京市政府将建宁路、民生路、长平路等路段拓建为一条宽16~18 米的道路,西至点为惠民桥。南京文史爱好者孙建国回忆说:“当时流行的一个说法,‘建’字和南京的简称‘宁’字组合有建设南京之意。”
1984 年,建宁路再度拓宽为40 米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央门至四平路广场段称建宁路,四平路广场至惠民桥段称建宁西路。1997 年,建宁西路向西延申拓建至江边路,全长4453.6米,宽40~50米,为南京市区横向主干道之一,统称建宁路。
每处地名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三十多年前的南京,“立交桥”还是一个新名词。1986 年,地处南京北大门的中央门三层双环形立交桥竣工通车曾轰动了全省,因为它是江苏省第一座大型城市道路立交桥。通车典礼上,中央门立交桥上几百面彩旗迎风招展,升空的大气球上悬挂着巨幅标语,人们奔走相告,相聚在中央门立交桥上。中央门立交桥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也给无数南京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记。前不久,“服役”了34 年的中央门立交桥也进行了部分围挡,开启大修之旅。
鲁民路、义民路(以前叫移民路)、栅栏门、四所村……在建宁路街道辖区内,每一条路、每处地名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许多初到建宁路的人都要问,为何有头所村、三所村、四所村、五所村,但没有二所村?这里头还有一个美丽的“锁神龙”故事。相传,四所村地区原来是美丽的护城河,人杰地灵,吸引了九霄云外的神龙。为将龙君长久留住,人们采取了各种手段,最后用栅栏拦住了神龙,又找来五把大锁,紧紧地锁住龙的头部与四爪。
有人不忍见神龙的痛苦,悄悄为神龙解开了一把大锁,神龙得以逃脱。为了纪念这段传说,人们给拦住龙头的地段取名栅栏门,锁住龙头的地方就叫头所村,上锁的地方分别叫三所村、四所村和五所村,因为有人将第二把锁打开,所以并不存在二所村。
而鲁民路、义民路等名称的由来,与下关地区聚集的近代移民有关。1931 年,山东因发大水逃荒的灾民陆续来到南京,他们看中了头所东面的一片旷地,群体迁居于此,搭棚居住。南面形成村落,取山东省简称“鲁”,称为“鲁民村”,北面后成街巷称为“鲁民路”,沿用至今。
老南京的美食记忆
五所村
鲁民路
1995 年起,在“市场兴区”战略下,建宁路建成了“市场一条街”,东头有金桥市场、玉桥市场,西头有惠民桥市场、白云亭市场、粮油市场等。因为建宁路的商品物美价廉,成为南京人购物首选之地。以惠民桥市场为例,这里有江苏大闸蟹、福建海鲜、盱眙小龙虾……仅大闸蟹一项,旺季销售近百吨。金桥市场、玉桥市场虽然受到中央门长途汽车站搬迁的影响,但至今仍然人头攒动,生意兴隆。
新民路是南京人心中一条拥有美食记忆的老街。它东起鲁民路,西至大桥南路。这里遍地都是美食,市井小巷里处处是烟火气息。建新饭店和谢记大肠是新民路的“老字号”。逢年过节,两家门口队伍一个赛一个长,一盘麻辣鲜香的建新牛肉,一盘青椒炒谢记大肠,才是当地居民正宗的居家待客菜。
如果说,南京人的夏天是从吃小龙虾、喝啤酒开始的,那么新民路便是小龙虾的大本营。这里有连锁品牌店,也有随处可见的小摊,食客想吃什么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小摊上的客人们在门口支起的桌子旁随意而坐,谈笑风生,剥着小龙虾,好不自在。
在新民路不远处还有条金川门外街,深夜到那一带撸串,是城北老下关人心照不宣的默契。尽管很多店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但什么都阻挡不了“吃货们”一定要吃到美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