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金融学毕业生就业供需错位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贵州大学为例
2020-11-29付建迪徐文清杨宇航闵翠翠
付建迪 徐文清 杨宇航 闵翠翠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一、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金融业发展迅速,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重点行业。但在宏观背景、就业形势及高校、企业、学生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金融学毕业生就业供需错位现象日益严重,毕业生找不到对口工作、企业招聘不到合适人才现象并存。
(一)金融学毕业生供给情况分析
1、就业数据分析
贵州大学2019届金融学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31日,毕业生就业率为54.46%,其余45.54%在毕业一个月内仍待业。2018、2017、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3.81%、99.12%、99.17%①数据来源:贵州省教育中心。
2、问卷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以2007-2018年贵州大学金融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共回收问卷124份,其中有效问卷122份,有效率98.39%。其中,18.85%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喜欢金融学专业”,27.05%表示“不喜欢金融学行业”;20.51%的被调查者在初次择业时就未选择金融业;27.05%的被调查者现在并未从事金融相关行业。
二、金融学毕业生供需错位出现的原因
(一)学校角度
1、校方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高校在设置培养方案时,只注重学生理论体系的培养,实践课程内容少、时间短,无法形成体系。这导致学生在本科阶段鲜有机会实习,完成本科课程后,不能将知识投入应用,难以对金融业热点话题形成独到见解。金融行业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即实操能力。学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忽视与企业需求衔接,是导致学生无法达到企业入职条件的重要原因。
2、没有与企业形成良性互动
在校学生缺少与社会直接接触,无法与用人单位直接沟通,学校应成为衔接学生与企业的平台。学校与用人单位联系,能够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同时也能为用人单位提供合适的人才,缓解金融业供需错位问题。目前,学校与企业普遍缺少良性互动,缺乏完善合作机制,难以为学生和企业搭建桥梁。
3、培养人才结构单一
国内部分财经类重点高校,其金融学专业在本科阶段细分研究方向,学生可以选择具体研究方向深入学习。该模式有助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但其他高校,以贵州大学为例,金融学专业为大班制招生,毕业生人才培养结构单一、缺乏个性,相比于研究生特定方向的培养模式,在就业时更不具竞争力。
(二)学生角度
1、专业选择时的盲目性
高中毕业生选择金融专业盲目性较高。部分学生进入实际学习后,会感受到自身性格特点、学习需求与金融学学习内容的差异;再加上目前高校并不灵活的转专业制度,使得他们不得不在金融学专业继续学习,从而导致后续供需错位。
2、专业学习不扎实
学生在大学进入学习阶段,一旦自制力较低,就会造成学习松懈;以通过考试、顺利毕业为目的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类学生由于成绩排名落后不能保送研究生、没有深造诉求,不能升学而选择工作;但因其他学生差距较大,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就用人单位招聘的经验来看,此类学生在校期间专业学习不扎实,造成供给缺口。
3、投入与回报不匹配
由于对自身能力的不当认知,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提出高薪资、高福利要求。但作为应届毕业生,其能力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金融行业的特点是从业人员在工作前期投入时间长,回报低。工作前期,大多数的从业人员会由于工作压力与薪资的不匹配而选择辞职,造成供需错位现象加重。
(三)企业角度
1、没有形成合理的校招机制
与高校没有与企业形成良性互动对应,企业也没有与高校及得联系,形成合理的校招机制。春、秋校园招聘存在局限性。一是提供岗位有限,有严格的专业限制,造成人才流失。二是提供岗位的地区限制。受中国传统理念影响,学生会选择在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进入校园招聘会的企业以高校所在地企业为主,这就导致家乡距高校所在地较远的学生难以在招聘会上找到心仪工作;对于距离学校较远的企业,无法进入招聘会或者由于学生对距离、生活成本、家庭问题的担忧,难以招聘到合适人才。
2、过于重视工作经验
金融行业重视从业者实操能力,而应届毕业生缺少经验、思想不成熟,难以胜任工作;若招聘应届毕业生,还需对其进行系统培训,成本高。企业即使招聘应届毕业生,也只是提供层次较低的基础性工作。
3、企业需求变化快
现阶段,需求结构日新月异,企业不断调整。企业需求变化,导致对员工要求变化,但高校人才培育变化的速度难以跟上企业需求变化的速度。对于金融业,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大量基础性职位已被取代,员工面临失业风险。这就对应届毕业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加重毕业生就业压力。
三、对策建议
(一)建设校企联动机制
第一,完善实训制度。学校应改良培养方案,加重实训学分。结合教育部大学课程改革理念,设计出更具有操作性、面向市场的实践课程;同时,充分利用第三学期的契机,让学生直接进入企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第二,企业应效仿“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夏令营”,组织夏令营形式的非应届毕业生企业观摩活动。在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及暑期入职培训中,允许部分非应届毕业生进行观摩,并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招聘优惠政策。这可以使学生了解面试流程和要求,有助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能力;也能使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提高企业认知度和影响力。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一,学校应根据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将第二课堂课程设置模块化,学生需要在每一设定的模块下修满相应学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能课堂知识,而应在学习理论知识、修满相应学分基础上,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在进校后,应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大致规划,确定未来的就业方向,为之努力。同时,学生以通过与企业直接联系或网上招聘信息等寻找实习岗位,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三)建立更加灵活的专业选择制度
第一,提高学生专业认知。校方统一举办专业发展、招聘需求等宣讲会,同时教师将本科阶段专业课予以阐述,高年级同学将专业选择经验分享给新一级入校生,使得新生能够对所选专业有一定了解,减少盲目跟风现象。
第二,高校设计更加灵活的转专业制度。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转专业资格与学生成绩挂钩。以贵州大学为例,所学合格课程按学分加权平均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15%者,具有转专业的资格。但往往具有转专业诉求的学生,并不能达到硬性要求。未来应逐渐建立更灵活的转专业机制。学校应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具有转专业倾向学生系统考核,对于确实适合该专业发展的学生,接受其转专业申请。同时,学校也可采取留级转专业、辅修双学位等方法。
三、总结
高校金融学毕业生就业的供需错位,反射出在本科阶段的培养过程中,学生、学校和企业都存在严重问题。只有通过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建立有效的校企联动机制、制定灵活的转专业制度等措施,才能有效缓解供需错位现象,为毕业生提供更好地就业平台,同时推动企业乃至金融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