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1-29黄剑峰
黄剑峰
(上海兰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040)
一、财务分析概述
财务分析是一种收集与业务决策相关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及解释的经济管理活动。其主要分析对象是企业的财务报表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分析结果多以定量为主。通过采用适宜的财务分析模型、分析指标等对企业已进行的经营活动、投融资活动等形成的数据进行客观的评价,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形成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现在的财务状况、过去一定时间段内的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及其变化等。
财务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各项基本活动。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形成的财务数据最终将汇总为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财务报表附注等。财务分析从阅读财务报表开始,辅以其他的财务数据及非财务数据,通过对各项数据信息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分析手段,最终形成对企业各项活动的评价,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及意义是给企业管理层、股东及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辅助他们进行管理决策。对企业管理层来说,财务分析是评价及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企业发展趋势、识别及防范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完备的财务分析可以帮助管理层全面、清晰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投融资活动情况,企业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及偿债能力等,帮助管理层做出更有效、及时的决策。但在大多数企业中,管理层等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缺乏相应的财务知识,其自身难以解读财务报表。因此,有效、合理的财务分析不仅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财务报表,增进对企业运营、债务等情况的了解,也能够促使其做出科学的决策,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当前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分析未得到充分利用和重视
中小企业及部分大中型企业的管理层对财务分析的作用及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认为财务分析是一个成本项,无法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益的助力。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第一,财务分析本身具有一定的专业门槛,导致专业财务分析人员成本较高,中小企业难以负担。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由财务部门员工兼任,但因为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其财务部门人手本身就偏紧张,兼任财务分析的员工很难花费时间与精力做好财务分析工作。第二,理解财务分析结果也需要一定的专业性知识。很多企业的管理层财务专业知识有限,其很难看懂财务分析的结果或只能看懂简单的趋势变化。部分财务分析人员专业知识有余,但其展示分析财务分析结果的能力有限,导致其所得到的分析结果不被管理层所理解接受。第三,财务分析的滞后性导致其对经营决策的益处也相对滞后。财务分析主要偏重于对过去经营财务数据的分析,揭示企业现时的财务状况,其提供的信息是基于过往的经营管理活动。当财务分析结果提供给企业管理层时,相关的问题往往已经发生并造成损失了。这个时候财务分析人员充当了一个问题的发现者,但因为财务分析人员的专业与分工,其无法或者没有能力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因此造成财务分析人员在企业中会被认为多管闲事,导致其地位较低。
(二)财务分析数据来源的单一性
财务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而决定了财务分析结果对经营决策贡献的大小。长期以来,企业财务分析往往仅基于财务报表等内部信息来源所提供的数据。由于财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产物,有其特定的假设前提,并需要按照统一的财务会计规范进行编写。因此财务报表只能揭露一般性的会计问题或信息,不能揭示企业的全部实际情况,存在信息滞后以及偏离实际运营情况的可能。
目前财务分析所依赖的信息多来源于公司内部财务信息,容易造成企业财务分析注重企业内部的一些因素,而忽视了外部因素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内部因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状况、采购生产销售状况、人力资源状况、各职能部门的成本开支等。外部因素包括:同行业的竞争、行业市场的发展及容量、经济市场的发展、金融资本政策、国家规章制度等。企业财务分析只考虑内部因素是有限的和片面的,因为其分析结果只能反映企业自身的一部分情况。依靠单一的数据得出的结果存在片面性,同时也限制了财务分析方法适用的多样性,不能进行纵向或者横向的对比分析。
(三)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
财务分析的方法众多,但由于企业在财务、业务信息收集及处理中采用的方法不同,导致某些财务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比较分析法是将企业的各种数据汇总分析后进行纵向比较,或者将同一年度的企业信息与同行业或者不同行业的标的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相对不容易出错,因为企业一般不会随意变更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即使企业进行了变更,因为会计处理方式是内部信息,财务分析人员仍可通过询问财务人员获得准确的可比信息。但是横向比较时,不同企业的信息和数据处理方法不尽相同,导致各企业间同类报告的数据也不尽相同,因此同类数据可比性较差,可能导致财务分析结果偏离正确值。实务中,不同企业对同一类事项可能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如企业可能通过选择不同的折旧政策、存货计价方法、坏账计提比例、资产减值损失估计、外币折算汇率等进行企业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企业进行盈利调节的一种手段,其违背了中立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但盈余管理的手段是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做出的,其在会计实务中难以消除。因此,即使各企业的经营状况完全相同,但其采用的不同会计处理方式也会导致财务分析结果偏离正确值。
三、解决企业财务分析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管理层对财务分析的认识
建议企业主要管理层加深对财务分析作用的认识,通过学习掌握一般的财务知识,并将财务分析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活动去。同时将财务分析结果结合业务数据作为部门或员工的绩效考核手段之一,促进各业务部门及职能部门加强对财务分析的认识,促使其配合财务分析人员的财务分析工作。第一,各业务、职能部门帮助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熟悉及了解各业务流程,尤其重点关注业务流程的核心节点,及时提供日常经营管理数据。如生产部门提供生产业务流程所需时间、成本费用耗用数量等;业务部门提供市场价格变动数据、生产销售数量的月度季度变化数据、市场份额的变化情况,客户满意度及留存率等;人力资源部门提供企业员工离职率、晋升率、入职率以及员工工资水平与市场平均水平对比数据等。第二,财务管理部门也要积极配合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详细介绍企业会计处理方式及会计估计,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数据。第三,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薪资待遇,招聘有经验的财务分析员工。
(二)增加非财务数据及外部数据
财务分析人员不能仅靠公司内部的财务报表等财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也要加大对非财务数据的引入,以及对企业外部信息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第一,财务分析人员需加大与内部各业务、职能部门的双向沟通。财务分析人员应主动与业务、职能部门进行沟通,描述财务分析所需要的数据类型及时效性。主动将自己的分析结果对业务、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展示,并实时获取相关人员的反馈,以改进财务分析模型和采用数据的适合性及完整性。在日常的沟通中,财务分析人员也可以与业务人员进行业务流程、市场供销、主要竞争对手等的探讨,以验证自己的财务分析结果。第二,财务分析人员应积极参与行业研讨会、供销洽谈会等行业会议,学习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变化及国家政策等宏观环境知识,定期出具公司业务所处行业的研究跟踪报告,公司发展月报等各种形式的研究报告。通过该报告与公司业务、职能部门进行双向的沟通,获取他们的反馈,修正自己的财务分析模型,验证自己的财务分析结果。
(三)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方法固有的局限性很难被单个企业所打破,即使企业招聘业界资深的财务分析人员亦无能为力。改进财务分析方式是学术界的任务,企业所做的是尽可能地学习各种财务分析方法,选择几种适用本企业的分析方法,并在日常管理中使用并验证其有效性,做到财务分析方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如比率分析法、水平分析法等,在财务数据分析方面已经足够了,但是企业管理运营涉及方面众多,仅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不足以揭示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将财务分析与业务分析,客户分析,创新和学习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更有助于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发现和理解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如平衡记分卡,在考虑财务指标的同时,兼顾客户、业务流程和成长创新三个方面,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在对过去的业绩进行考核评价的基础上,同时指导企业未来的业务发展,将部门绩效与企业整体绩效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各部门及其员工努力的方向能够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有效地避免企业决策中的短期行为。平衡记分卡通过评价企业的财务方面与非财务方面,向企业管理层解释了企业管理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方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在财务分析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加强重视,通过提升企业财务分析人员与其他人员的沟通,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加大对财务分析的投入,使得企业财务分析人员能够及时获得所需要的财务数据及非财务数据,将财务分析与非财务分析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式为企业管理运营提供一份高质量的分析报告,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发展的现状,企业面临的风险,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为其决策提供科学的支持,进而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