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视角下的气象科普研究

2020-11-29

科技传播 2020年7期
关键词:科普活动气象科普

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剧烈、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的时代,气象科技也获得了巨大发展,有着世人瞩目的成绩。那么,如何更好地将气象科技与公众联系起来,或者说,通过什么样的活动将气象科技普及到公众,并获得公众的接受和吸纳,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气象科普活动的使命。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则进一步将科普活动与移风易俗、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联系起来,提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的方针,为科普活动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提供了更为具体的目标,同时也将科普工作提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这也是将科普工作置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位置上的举措,也是2016 年5 月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提出的重要思想——“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的延伸和深化。所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度进行气象科普研究有着切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目前的研究鲜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视角来阐述气象科普工作的成果,只有少数几篇从文化传统和文化传承来阐述气象科普工作的文章。如《从我国气象科普史看文化传承》简单回顾了原始社会到当代的气象科普历程后,肯定了气象科普的文化建设本性,认为气象与人文的互动性构筑了人类文化传承[1]。再如《气象科普文化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指出了气象科普的文化传播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强调运用网络等媒介打造喜闻乐见的具有娱乐文化属性的气象科普产品[2]。另外,有人将文化定位在气象文化层面来展开气象科普的讨论,如《以气象文化建设为载体开展气象科普工作》,该文考察了岩画、汉石画像、姜尚、刘勰等气象认知及其对历史的贡献[3]。该成果对气象科普研究提供了历史传统的视角,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补充。那么,到底气象科普工作如何才能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呢?或者说如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视角来做好气象科普工作呢?

1 新时代我国气象科普面临的新问题

科学普及利国利民,是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重要路径,其效果的好坏和成效大小还得考虑普及对象的文化教育背景,选择合适的媒介和艺术样式。普及要结合媒介特性讲究科普内容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所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气象科普活动的方针指引,是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部分,具有继承性、人民性和实践性特征[4],对于我国当前科技及其普及工作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因此,气象科普作为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对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同样具有现实意义,一些学者已经作和正在作的气象科普历史研究,以及气象科技与人文互动的历史研究,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继承性特点。这应该继续发扬光大。同时,基于人民性和实践性的要求,气象科普还要面对当下的社会文化生活所呈现的新问题、新形势。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9—2025)》就指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的传播生态下,公众对科普传播方式也提出了便利化、体验化的新需求,微博、微信、微视频等自媒体以及虚拟现实等人机互动方式为公众喜闻乐见,这需要气象科普供给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公众信息获取方式发生变化,气象科普多元化、差异化需求明显,要求气象科普更有内涵、有特色,信息推送更及时、更精准,服务更贴心,依托全媒体传播进行多样化展示、多介质推送,从而让气象科普活起来,更富吸引力和影响力。”[5]这也就是说新时代新形势下,气象科普无论从内容、表现形式还是传播手段和路径都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或具体受众的精细需求,以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科普活动好坏的标准之一。同时,新时代气象科普要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应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参与性,体现实践性要求。

其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导下,气象科普更需要呈现出创新性。我们知道,科学普及的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公民增强科学认知,对于一些封建迷信和落后的思想活动有着良好的矫正功能和自然的抵制作用。这是科学普及工作的本质特征。我国包括气象科普在内的科普活动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面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和新媒介传播生态时,有些地方还存在手段落后、观念禁锢,科普受众不细化等方面的问题,难以跟上“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创建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及“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之翼”的新时代形势要求。网络上经常出现对于雷电灾害伤人的道德污化言论——“天打五雷轰”、“作恶多端”。这种现象在网络环境中并不是个案,如果往前追溯,社会中流传不少反科学的思想言论,如1991 年刮起一股“说属羊的人命苦”的歪风,造成了一些本该在羊年生的孩子留到了猴年去生,给人和计划生育造成了很多麻烦;再如1995 年刮起的“闰八月年有大灾”,以及千禧年刮的“世界末日”风都属于这一类[6]。诸如此类的还有农历中全年没有“立春”的被污为“寡妇年”,很多人不敢在这年结婚。面对这个情况,气象科普活动需要创新方式,可以结合网络管理和舆情活动灵活应对,会对净化网络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有着积极的贡献。“网路信息传播具有速度快、渠道多、互动性强的特点,其中包含很多错误信息,所以气象科普工作者要及时做出回应,对群众进行正确引导,减少不必要经济损失。在传播方式上,要发挥出自媒体和社会媒体的作用,汇聚成一股强大凝聚力,促进规模效应的形成”[7]。可见,应对新媒体新形势,气象科普需要创新手段,走媒介融合道路,体现更具体的针对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人民性和实践性贯彻到底。

总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涵为指导,可以为气象科普活动提供了文化理论基础和系统方向。

2 新时代气象科普的成就及其文化提升需求

我国改革开放发展40 年的成功经验和巨大果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样,我国气象事业的长足发展和气象科普几十年来的成就也为气象科普的文化提升准备了专业条件和历史基础。

首先,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气象科技获得了长足进步和巨大发展,比如“形成了地、空、天基观测手段互补、协同运行、交叉检验的一体化观测体系,其中,气象卫星、雷达等检测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气象预报预测实现了从定性预报向定量、数字化、格点化预报发展的飞跃”[8]。相应的,气象科技普及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中国气象局在《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9—2025)》中肯定了气象科普在业务化、常态化、社会化、品牌化等方面形成了初步发展态势,认为“气象科普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为推进气象事业改革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肯定了科普创作创新成果的丰硕性。“2013 年以来,全国气象部门年均创作制作图文类气象科普作品2 100 种、影视动漫类366 种、游戏类55 种、宣传品类718 种,……年均出版发行气象科普图书140 余万册,制作播出气象科普影视作品1 400 多部(集)。”[5]尤其是“规划”确定的一些重点工程建设目标,使得未来的科学气象科普体系日益完善指日可待,如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实体气象科普场馆体系和数字气象博物馆(科技馆)等气象科普场馆体系工程,可以比较全面地覆盖全国各个角落和受众人群;再如繁荣图书、影视、展品展项、文化创意产品,以及图解、动画、课件、微视频、游戏、VR、AR 等新媒体内容的创作工程,会为受众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产品;同样,打造以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日和全国科普日等大型全国性主题活动提升工程,以及建设校园气象科普活动提升工程、社区气象科普活动提升工程、农村气象科普活动提升工程和专题气象科普活动提升工程等气象科普品牌活动创建工程,可以建立新的节日性生活风尚,为公众形成浓郁的气象生活观念和气象科普思维提供了生活基础。这些都为新形势下进行气象科普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尤其是硬件条件。

其次,气象科普实践和科学研究所积累的经验、启示和人才储备为气象科普工作的文化提升准备了软件条件。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继承性、人民性和实践性特征,气象科普应该要接续历史、贴近人民日常生活和即时回应社会关切。在这些方面,已经有一些学者、科普作家和科学家开始了探寻。

1)一些气象科技史的专家学者在气象文献挖掘、气象科技史研究等方面作了很大贡献。比如李忠明教授的国家精品课程《气象史话》是典型的气象科技与人文文化结合的作品,其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风格,以及将科学与历史、故事、典籍联系起来的方法赢得了师生广泛好评。这是在高校领域的科普惠及。爱课程网将这些精品课程推上网络,可以惠及更多网友和观众。同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文献研究院的气象文献整理工作也会对气象科普的历史维度提供了支持。

2)广西气象局等一些专业机构探索气象科技知识与民歌民谣的结合道路,为气象科普所具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性作出了有益探索。从2010 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和广西气象学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形式的科普活动,组织气象专家和山歌歌王创作了气象科技知识主题内容的山歌3 000 多首,举办了气象科技知识内容的大型歌会5 场次,发放气象山歌光盘3 000 多张,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9]。这是省级气象部门对国家级科普业务系统进行本地化的成功尝试,实现了“科普宣传要贴近生活和群众”[10]的创新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了力量。

3)建立适应新技术、新媒体发展态势的科普网络。有专家对此作了呼吁和努力,“比如将气象局网站、气象信息网、气象科普网站、气象官方微博、气象微信平台等集合起来,打造一个网络科普平台,结合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呈现方式,融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多途径向人们科普气象信息和气象知识,使网络科普平台成为新媒体时代下气象科普工作的主阵地。”[11]这种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的方式得到了呼应,“将气象局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等组合起来,创建一个网络气象科普平台,充分结合图文并茂和多媒体形式”,增加网络气象科普平台运用的互动性,将气象信息和气象知识变成有声音有画面的内容,从而能增强气象科普宣传效果[12]。这些设想和呼吁同时在科普实践中也得到了积极回应,比如中国气象局官网设有“气象科普园地”板块,设有“中国气象科普网”,实现了国家层面的气象科普对于网络阵地的有效使用。同时,2017 年3 月23 世界气象日的融媒体专题中,中国气象局还运用虚拟现实和AI 技术将台风的身临其境的体验带给了公众,实现了国家层面的气象科普对于新技术的运用。江苏省气象局等地方气象局的官网还设有同步的新浪微博、微信频道,初步实现了气象科普的新媒体网络联动。

我们虽然已经有了以上成就和基础,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视角下的全新气象科普活动系统还未有效建立起来,仍然需要研究和践行。

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视角下的气象科普工作开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开展气象科普工作的精神旨归,在方向和精神气质上引导着气象科普工作的方向,新形势下创新的气象科普工作也应该自觉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框架下展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深对于“文化”的理解。

所谓文化,就是能够体现人的美好情趣的系统,具有愉悦人心的先进性。“文化是光明和甜美,光明是教育,甜美是艺术,文化因光明而甜美,因甜美而光明。”[13]这种文化观念虽然遗留了阿诺德(Mattew Arnold)所具有的少数人精英主义色彩,但却指出了“文化”具有的先进性内涵。在我们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文化普适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在展示其甜美光明特性之外,同时还要面向最广泛的受众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民性和实践性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种内涵是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也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的文化内涵。由此,新形势下的气象科普应该在“以内容为核心”的前提下,打造艺术性和审美性,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甜美光明性,从而使它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影响力。因此,我们在气象科普中应该要解决几个模糊乃至错误的问题认识:

1)气象科普不需要文化指引,认为只要运用一定的媒介形式对天气气候现象进行了科学阐释,就自然具有了文化性。这种固步自封的观念有气象中心主义的趋向,而忽视了科普的媒介特性及其相适应的创作特点,也忽略了文化更为广泛而深刻的精神内涵。文化在气象领域的表现,除了气象科学技术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与社会生产、生活相关的领域,如在精神文化方面,有与气象有关的宗教、信仰、观念、文学和艺术等;在智能文化方面,有气象科学知识、气象技术知识、气象经验知识,包括气象谚语、气象俗语和生产活动中的应用性气象知识等;在物质文化方面,人类不仅创造了许多从事气象科学与技术活动的工具,而且为适应和利用气象环境条件也创造了包括建筑文化和服饰文化在内的工具条件;在规范文化方面,人类为适应和利用气象环境形成了大量的社会习惯、习俗、制度、组织、法律等。所有这些都说明整个人类活动和文明都离不开我们对大气科学的认知和利用,气象对于人类社会生产文化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固然,任何一种有关气象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科普产品或活动本身都构筑了气象科普文化,但如果没有一种更高的文化目标和精神指引,气象科普则难以突破狭义气象科技自身的囿限。

2)气象科普就是自上向下地普及气象科学知识。这种片面观念体现了科普主体与科普对象隔离的思维。科普恰恰是寻找与受众的共鸣点,而不是有意隔开。气象科普除了气象知识解说之外,还有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方法的传播。“科学的内涵不仅仅是知识,科学普及也不仅仅是知识的普及。科学的内容还包括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有人称之为科学文化。在许多情况下,科学思想、精神、方法的普及甚至比科学知识的普及更重要”。[6]人们在接受某种气象知识的同时,也是在感受竺可桢、涂长望等气象工作者在研究、发现当中所体现的求真探索、艰苦奋斗的人类精神。后者是所有科学工作的品质要求。所以,无论是气象科学家传记、反映气象科技现象的影视等作品,都应该重在呈现科学工作者在工作中的方法、思想和精神,从而能诠释气象科技与气象人内涵的精神品质,也更能与受众形成一种共鸣和相通。这样才能更典型呈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

3)气象科普就是气象科技知识与媒体平台、艺术样式的相加。这个观念可能忽略了科学话语与日常话语、文艺话语、审美话语的差异。气象科普要想为广大公众理解和接受,需要将科学话语进行转换,打造出“精品内容”。这种转换而成的“精品内容”不是仅仅靠语言的简单明了就能完全解决的,应该要体现受众的日常生活性和趣味。比如广西气象局系统请了气象专家和当地歌王一起来创作气象科技内容的山歌,起初的稿子就是完全的科学话语,虽然已经通俗易懂,但却没有情感和精神。如说雨的形成——“云中冰晶和雪粒,因遇水汽而转移;小颗合并成大颗,就成雨水往下滴”,它除了押韵外,我们在其中几乎感觉不到山歌味,因为完全是“科学”。歌王们将它换成了另一种表述——“天上怎样会落雨,见到熬酒你便知;水汽碰到冷空气,凝成水珠往下滴”。[9]这既不违背科学性,也同时将雨的形成与熬酒经验类比,不仅形象,而且更有生活情趣,从而增加了审美性。由此,气象科普创作的难点是科技话语的艺术性、审美性转换,从而形成体现了受众生活体验的“精品内容”。

由此,我们需要重视以下的气象科普理念:

首先,气象专业工作者应该与文艺、传媒等专业人士进行合作交流,才有更多机会创作出精品内容,因此,《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9—2025)》就说:“加大气象科普创新创作支持力度,鼓励气象科研、业务成果转化为气象科普产品,吸纳文学、艺术、教育、传媒等社会各方面力量繁荣气象科普作品创作。”[5]气象系统内部的气象报社、出版单位、影视制作等机构本身就具有这样的融合性,在气象科普实践中作出了历史贡献,现在需要再将这种融合交流面扩大,建立气象科学机构与各地文艺、传媒机构合作的灵活机制。

其次,气象科普要面向受众,应坚持地方性和民族性原则。气象科普专家林之光就说:“我国优秀原创性科普作品的缺乏,除了种种其他重要原因外,科普创作植根和融合于民族文化很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6]广西的山歌等民族文化形式与气象科技内容的结合是一种较为成功的例子。

再次,气象科普要更深入人心,应当进入公众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将一些科普作品以文艺、表演形式融于生产、节日和风俗中,将生产生活与天气气候经验结合起来,打造新的节日文化,则更有久远性,是一个更为宏大而持久的工程。

最后,气象科普在针对性上要更为精细化。这是气象科普“精品内容”打造的应有之义,即气象科普“精品内容”不是单指雷雨形成等科学内容,而是包含能体现受众需求的审美形式,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就是“气象科普精品内容”=“气象科技内容”+“体现媒介本质的审美形式或文艺手段”+“受众需求”。比如李忠明教授团队的国家精品课程《气候变化与人类生活》,用诗词歌赋(如千里无鸡鸣、冲冠一怒为红颜)、视频等各种手段讲述干旱、洪涝灾害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变迁、阶级斗争、政治朝代,乃至我们的心灵和情感的影响,讲述引经据典、古今中外,深入浅出,栩栩如生,特别能满足大学教育层次的受众需要。

另外,还有一种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细化和针对性,即利用不断出现的气象热点事件,进行即时宣传,灵活应对,效果会更好。比如发生雷击事件,一些网友将视频发在网上,这是一个偶发的灾害事件,需要及时对“天打雷劈”等落后的认知和话语进行辩驳。这既净化了舆论环境,也普及了气象科技。因此,《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9—2025)》就说:“鼓励传媒、广告等社会相关行业和各类机构加大气象科学知识、重大气象科技成果及热点事件、人物的传播力度,提升气象科普品牌效应和传播效益”。[5]这种针对动态气象气候事件的灵动科普要求,需要气象科普增加一种动态性的回应系统。这其实对气象科普工作运用“互联网+”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尤其是要加大提供“精准化服务”。

总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形势下,气象科普需要在体系化、精细化等方面提升,努力有计划、有系统地为各个层面的受众提供科普“精品内容”。

猜你喜欢

科普活动气象科普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南京师范大学“科学大篷车”公益科普活动
科普达人养成记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全国各地开展无线电科普活动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