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牵引军校学员能力素质提升

2020-11-29

政工学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军校军事素质

陈 枭

建军大计,人才为本。军队院校作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全面推进军事人才事业发展的重大责任。以科学的军校学员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牵引新型军事人才能力素质培养提升,为我军培养更多胜战人才,是当前军队院校不断深化军校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型军事人才能力素质的时代内涵

习主席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为开创军队院校教育和人才培养新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进入新时代,为更好适应加速演变的战争形态,新型军事人才应具备讲政治、懂军事、能创新、会管理、严自律等综合能力素质。讲政治是首要标准。军校学员是未来的指挥员。他们在思想上政治上是否过硬,直接关系军队发展和未来,关系枪杆子能否永远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因此,必须把政治素养放在首位,培养听党话、跟党走的合格接班人。懂军事是核心素养。为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必须具备扎实的军事共同基础、娴熟的军事技能、过硬的军事体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创新是关键指向。创新是对新型军事人才智能素质的高度概括,不仅包括对学科专业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还囊括了学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等综合素质。会管理是必备能力。新型军事人才应熟悉现代管理新理念新方法,具备一定的行政管理和协调沟通能力。严自律是作风保证。严格自律是人民子弟兵的作风之根、本色之魂,包括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敢作敢当、公道正派、坚持原则、光明磊落的为人,时刻保持廉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

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内在作用

军校学员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应当包括“自我评价”“同学与队干互评”“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和反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等功能,与新型军事人才能力素质紧密相连,在整个人才培养闭合回路中处于枢纽环节。向上,高度融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施工图、路线图和量化图;向下,对部队人才需求负责,将人才培养供给侧同基层部队需求侧精准对接。一是以提升能力素质契合度作为评价工作的立论依据。基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特殊地位,考核评价标准与新型军事人才能力素质要求契合度越高,人才培养质量效果就越好。通过评价体系“自我评价”功能,可以对学员在校期间的表现进行全面考察,生成学员能力素质“三维图”,指导学员分阶段审视个人发展状况,知其所长,晓其所短;通过“同学与队干互评”功能,可以在学员培养全过程,指导学员审视反思自身能力素质发展情况,不断提升学员能力素质与评价标准间的匹配度。二是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融合度作为评价工作的内核支撑。军校学员能力素质生成离不开人才培养方案这个“魂”,评价体系正是人才培养方案指标化的人才培养施工图和绩效图,评价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融合度越高,人才培养方案对能力素质生成的指导性就越强。通过不断检视分析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提高其客观性和公正性,修改与完善不合理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高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程度,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部队建设和发展需求。三是以对接部队需求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的检验标准。军校学员能力素质生成最终指向基层部队,质效反馈最终来自基层部队。坚持理顺畅通部队用人需求与院校培养双向沟通渠道。军队院校定期赴部队组织分配学员满意度测评,并针对测评反馈问题,邀请部队主官参与修订军校学员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切实培养出部队急需顶用人才。基层部队定期将人才专业缺口、人才需求数量、人才发展规划通报院校,有利于院校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三、军校学员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军校学员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设计应当在根本原则、价值追求、培养目标和设计理念等维度,充分把握好政治性、导向性、实战性和前瞻性,不断提升军校学员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牵引军事人才能力素质生成中的质量效益。在根本原则上注意把握政治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军队院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必须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设计军校学员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政治保证。在价值追求上注意把握导向性。军校学员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指挥棒的重要作用。由于毕业分配直接与综合素质评价挂钩,学员必定会以军校学员综合素质评价为重要参考,按照考核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指标来规划在校期间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例如,综合素质评价中对于学习成绩给出了具体的权重,必然引导学员更加重视提高学习成绩,有效激发学习动力,摆脱“学习无用论”;综合素质评价中设置有创新活动项,势必引导学员积极投身创新实践活动,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培养目标上注意把握实战性。军人的价值在战场。军校学员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科学精准设计评价指标,把战斗力标准在评价标准上牢固立起来,紧盯未来战争对军事人才综合素质的能力要求,浓厚具有“兵味、军味、战味”的军校特色,将符合实战要求的综合素质培养贯穿学员培养的全过程,真正达到着眼未来战争培育实战人才的目标。在设计理念上注意把握前瞻性。军校学员综合素质评价的设计初衷,不仅仅是为了确保学员毕业分配公平公正而对学员进行能力素质“标签式”鉴定;而是充分具备前瞻性思维,站在培养胜战人才的高度促进和引导学员的全面发展,科学设计评价指标。因此,学员素质评价只有阶段性定位参考,没有最终结论。要紧盯使命任务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瞄准强敌对手优化学科、课程体系设置,衔接军民融合搭建军内、地方各级活动赛事平台,着眼能力素质生成组建各类创新实践俱乐部,搭建军校学员综合能力生成的“总框架”。考核评价体系随着学员能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军校对学员综合素质培育的新要求而与时俱进,最终形成评价体系与学员综合素质交替盘旋攀升的“螺旋曲线”。

猜你喜欢

军校军事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这一以少胜多著名战例曾写入解放军军校教材
冀军校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这里,有我们多彩的青春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