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化叙事在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中的应用及反思

2020-11-29

科技传播 2020年9期
关键词:悬念类节目综艺

长久以来,曲高和寡是我国文化类节目的主要问题。而《国家宝藏》等节目的播出,带来了文化类节目的热潮。这些节目突破了以往的“答题+竞赛”模式,将故事化叙事引入节目,以故事为载体传播中华文化,深受观众喜爱。今日头条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中综合传播指数排名前十的文化综艺节目中,有5 个都运用了故事化叙事①。故事化叙事是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某些特殊的事件,通常人是这些事件的主角,包括对具有故事潜质的事件的虚构和选择。目前学界对故事化叙事在纪录片和新闻中的应用研究较多,但对其在综艺节目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并且,少量对综艺节目故事化叙事的研究也呈现出娱乐综艺研究多,文化综艺研究少,整体研究多,分类研究少的特点。文化和综艺分别具有严肃性和娱乐性,但两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合理运用故事化叙事,可以连接文化类节目的严肃性和娱乐性,找到一个平衡,有利于文化类节目的大众化传播。目前,故事化叙事在文化类节目中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总结经验和不足。本文将从叙事的角度,通过个案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分析目前热播的文化类节目是如何实践故事化叙事的,存在哪些问题,并思考如何平衡文化节目的文化属性和娱乐属性,找出一条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的道路。

1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叙事元素分析

1.1 故事性的人物

故事是人的故事,人的选择直接决定着一档节目能否讲好故事。对于文化类综艺节目来说,选择故事的讲述者、演绎者,首先要看他们和主题之间的契合度,两者的契合度越高,越能激发人的情感,放大节目的传播效果。《朗读者》根据每期不同主题,选择不同人物来演绎,将人物故事与文学朗读结合起来。通过访谈展开朗读者的人生故事,吸引观众的注意,再通过朗读者的深情朗诵传达主题。《朗读者》嘉宾与主题的契合,使节目传达的文化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具象的人和事,更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提升节目的感染力。

其次,要看他们的人生经历是否具有故事性。故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矛盾冲突,二是有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曲折历程。《经典咏流传》选择汪明荃和罗家英夫妇演绎《鹊桥仙》。他们的爱情故事,既有生死考验的矛盾冲突,又有大起大落的发展过程,具有极强的故事性。两人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完美阐释了《鹊桥仙》的情感内涵,放大了节目的传播效果。

1.2 悬念设置与冲突建构

麦基曾说:“若无冲突,故事中的一切都不可能向前发展,冲突法则不仅仅是一条审美定理,它还是故事的灵魂。”②冲突分为内部冲突和外部冲突,内部冲突指人物内心的冲突,外部冲突包括人与人的冲突和人与环境的冲突等。冲突是推动情节发展、增强戏剧张力和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悬念则是叙述过程中通过对情节信息进行或藏、或露、或对比的处理,以期唤起观众的好奇心和求解谜团的愿望,从而吸引观众的一种叙事技巧。悬念的设置一则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二则可以推动故事发展。

悬念和冲突是相辅相成的,悬念的设置可以强化冲突,而冲突也可以引发悬念。当悬念出现,观众就有了期待,相比于平铺直叙,观众会在观看冲突时获得更高的满足度。而当发生冲突时,观众又不免会对冲突的结果感到紧张和期待。所以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叙事高潮。

文化类综艺节目要想呈现精彩的节目效果,就要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有冲突的故事,借助悬念等叙事技巧,实现叙事高潮。以《国家宝藏》为例,它与其他文化节目最大的区别就是,引入短剧演绎国宝故事。它们通常有一个固定模式:每个短剧开始时,人物都面临一个问题,如“侯马盟书”中,赵宗主面临杀不杀董安于的问题。这个问题既是冲突也是悬念,吸引观众关注故事的发展。随着情节发展,冲突越来越高,达到一个最高点时,揭晓悬念。这样可以增强冲突的效果,对人物的刻画、主题的表现、内涵的揭示也更深刻。《朗读者》同样选择冲突性强的故事,如董卿访谈杨乃斌时,一开始就提出疑问:“怎么可能妈妈陪着孩子十六年上学呢?”直接抛出悬念,引发观众的好奇心。作为失聪少年如何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母亲如何克服困难陪孩子读书?这些都构成了冲突,随着访谈的不断深入,这些冲突不断被打破,但新的冲突也不断建立,使整个节目充满张力。

2 文化类综艺节目故事化叙事的不足之处

2.1 故事化程度不够

虽然现在很多节目都采用了故事化叙事策略,但对故事化叙事元素的运用还远远不足。许多以访谈形式讲述故事的节目,对人物故事大多是平铺直叙,缺乏悬念,冲突性不强,没有充分调动叙事元素。而且,故事的感染力主要靠情绪渲染,缺少情节。如何挖掘更深层、更丰满的故事,如何充分调动叙事元素讲好故事,是文化类综艺节目接下来需要思考的。

2.2 叙事模式单一

目前许多热播的故事化文化综艺节目,如《朗读者》《见字如面》等,都以人物故事为载体,以访谈的形式呈现,故事的叙事模式大同小异。在文化类节目实践故事化叙事的初期,总结类型化的叙事经验,有利于提高节目的叙事水平。但要想进一步发展,就要对叙事模式进行创新。节目需要根据所表现的内容和主题,将悬念、冲突和人物等叙事元素进行不同排列组合,而不是一味地用一个模式进行叙事。

2.3 “泛故事化”倾向

近年来,《国家宝藏》等节目取得的成功,使许多文化节目蜂拥而上,纷纷走上了故事化的道路。但如果只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就背离了节目的初衷。“泛故事化”的倾向,一是体现在节目中故事所占的篇幅远远高于传达文化内涵的篇幅。二是有些节目只是停留在讲述故事的层面,而没有通过故事传递出文化的内涵与情感。文化内涵才是文化类节目的核心内容,讲故事只是手段,如果本末倒置,就背离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职能。

3 文化类综艺节目文化性和娱乐性的平衡

文化类综艺节目是以综艺的方式,呈现文化的内涵的一种独特节目形态,本身就包含娱乐属性和文化属性这两种属性。文化类节目想要提高收视率,扩大受众层面,实现大众化传播,就要改变叙事方式。《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提到,文化类综艺对年长用户的吸引力更高,但对年轻用户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引入故事化叙事是一个有效途径,它可以提高文化节目的趣味性,扩大受众群体。今日头条发现,《国家宝藏》是吸引年轻用户群的代表,其在文艺青年聚集地“豆瓣”赢得了9.1 的高分,在以“90 后”“00 后”为主要用户的bilibili 网站,也取得了相当高的播放量。可见,故事化叙事有助于扩大文化节目在年轻受众中的影响。但是创作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须以“文化”为内涵,以“娱乐”为形式,不能使综艺的娱乐元素喧宾夺主,否则就容易出现“泛故事化”等现象。但归根结底,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既要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有价值的元素,也要继续开发创意形式展现传统文化,只有形式和内涵的不断创新,才能使二者始终保持平衡,使文化内涵和综艺特质共融,创造出观众更加喜闻乐见的节目。

4 结语

故事化叙事是文化类综艺节目扩大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积极调动各种叙事元素,利用多样化的叙事技巧,才能将故事讲得精彩,吸引更多的受众。但故事的存在是为了表达文化与情感,文化内涵才是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灵魂所在,传播文化才是节目的根本职能,切不可本末倒置。文化类综艺节目应该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寻找契合当代社会文化心理的好故事,并通过富有创意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故事传播出去。

注释

①分别为《朗读者》《经典咏流传》《见字如面》《国家宝藏》《儿行千里》。

②易雨橙.电影艺术中冲突和悬念的研究[J].作家,2011(14):193-194.

猜你喜欢

悬念类节目综艺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