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2020-11-29吕武军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0年12期
关键词:精细化环境材料

吕武军

1.精细化管理相关介绍

1.1 概念介绍

所谓精细化管理,是新时代背景之下的管理思想。管理过程强调细节,从工程整体角度出发,建立管理体系,管理措施执行阶段,结合具体管理对象以及相关标准,将管理要素细化,设置具体管理流程规范,确保建筑施工管理体系趋于完善,与管理实际需求高度相符。

1.2 应用价值

利用精细化管理主要是运用全新的管理理念及文化,强调管理过程精细化程度,将施工过程资源、成本等管理内容不断细化,将管理精华浓缩提炼,保证管理措施应用成效。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精细化管理应用价值如下:

(1)利用精细化管理,可将施工企业管理战略目标细化分解,对于不同施工内容,分别规划并制定施工计划,利用监督措施,保证计划有效落实。

(2)关注施工绩效问题,此管理模式下,主要以绩效水平提升作为管理要点,保证施工效益。

(3)精细化管理,能够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提供理论支持,辅助企业对施工进度合理控制,保证施工造价处于合理范围之内,将各施工岗位人员责任有效落实,并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让施工人员积极参与施工管理过程,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防止出现各类风险,提高施工效率[1]。

2.精细化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1 建立精细化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在施工期间应用精细化管理,需要建立精细化管理模式,完善施工制度,将材料、技术等管理工作有效落实。材料管理方面,需要将施工环境、气候因素、人员素质多方面问题考虑进去,并做好材料储存及管理工作,对施工过程各项物资分类存放。为展现精细化管理技术运用优势,可利用自动化仓储以及物资运筹学相关理论,对于仓储容量科学设计,并对材料的占用指数进行合理调整,材料储存成本不断降低。管理过程,可利用BIM技术对于材料管理场地进行模拟,并对材料追踪管理,采用智能化方式完成质检工作,从源头保障材料质量。为保证材料安全,需要设置24h值班制度,保证材料安全。材料使用期间,对于可回收再用的材料,要做好回收重新利用工作,不断提高其使用效率,节约成本。针对技术方面的管理,可通过审核与排查,将上述内容,作为管理基础,在施工现场,设置完善的通风、供电、照明等系统,辅助现场施工顺利进行,保证施工安全,有效落实各项管理措施。管理过程,关注施工方案的全面审核,使图纸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做好不同工序之间的衔接,尽量规避交叉失误出现。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将现场人员责任有效落实,对于现场展开精细化管理。此外,为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还可引入智能监控,对于施工现场展开动态化监督与管理,严控不同施工流程以及工序,及时找出现场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迅速采取处理措施,使管理过程更加及时。通过上述管理模式的建立,保证精细化管理在施工当中的顺利应用[2]。

2.2 确定完善施工方案

为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具备完善的方案作为指导,对于施工材料采购过程合理安排。与此同时,强化使用合同管理,具体方案制定需要从如下方面入手。

(1)材料的采购,需要完善质检工作,在材料入库之前,检查其是否有质量问题,以免存在质量隐患,影响施工质量,增加材料采购成本。在入库时间的安排方面,需要结合施工进度,保证材料供应,尽力缩短备料时间,以免对施工质量以及进度造成影响。利用精细化管理手段结合施工进度实际需求,控制进货时间,以免由于材料供应因素影响进度。

(2)在材料供应数量方面的管理需要科学,由于建筑施工材料消耗量相对较大,施工期间,还需对材料供应的数量合理控制。不可过多储备材料,应该通过采购管理方法,由相关人员对计划采购清单以及材料库存精准核算,结合施工进度,对于采购数量合理安排,切忌施工现场材料出现“供不应求”或者“供过于求”等问题。

(3)在采购价格方面,需要秉承成本节约这一前提,及时展开材料市场调研工作,选择信誉好的供应商,保证材料采购价格合理,禁止“高价”、“低价”等采购行为的出现。

(4)设计施工图期间,可利用BIM技术完成图纸绘制,建立模型,展开质量检查,对于施工重点做标记,及时优化图纸内容。针对施工内容,及时记录,填写施工报告,管理人员需要保证信息获取精准度,将施工资料完整附带在管理资料后面,保证施工过程所有信息明确呈现。管理过程,需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找出管理要点,对于施工图纸以及方案展开深度研究,相互协调不同部门,以完善的计划,展开精细化管理。

2.3 强化环境管理

精细化管理模式下,需要管理人员高度关注现场环境的管理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对环境进行优化。施工之前,对于环境全面调研,分析施工的主要因素,具体可从地质、气候多个方面展开分析,同时还需关注地下管线敷设情况,通过完善的环境信息调研,指导施工过程方案的制定与优化。与此同时,环境调研还能找出施工期间存在的安全风险,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保证人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有效控制施工进度,使各项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环境管理还需做好环境监控相关工作。具体施工期间,需要关注现场环境的清理,使环境整洁,规范施工。对于现场环境风险展开深度分析,以全面管理和控制作为原则,不断优化管理方案,结合施工技术以及工艺运用要求,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使各项工序在优良的环境当中展开。

2.4 提高人员素质

精细化管理模式下,需要从施工团队素质角度出发,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做好人才培训工作。针对管理岗位,可采取分层培训工作模式,将管理者责任层层划分,按照岗位职能差异性,使管理人才各尽其责,在岗位上完成自身本职工作。管理人才培养期间,需要重点让其明确精细化管理相关理论,熟悉精细化管理施工方案的制定流程,掌握工作方法,能够对施工进度有关信息展开追踪,提高职业素养,保证管理质量。与此同时,施工企业还需强化施工队伍团队意识的培养,通过现场培训,提高人员质量意识,以严谨的态度,参与不同施工流程,使施工质量不断优化,配置施工资源,使各项成本可控。此外,还需对施工重点技术展开分析,通过BIM技术模拟施工流程,让施工人员明确施工质量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具体施工时,能够规范操作。

2.5 案例分析

以某高层建筑施工项目为例,楼层高度20层,共计建筑面积23562m2,施工期间,对于具体施工管理,利用BIM技术,构建建筑模型,直观观察施工环境,找出影响施工的主要因素,并制定解决措施,完成精细化管理具体内容。

管理期间,对于现场环境充分调研,并对相关参数深度分析,明确施工区域气候特点、地质信息以及施工区域地下管网相关数据和参数,将上述信息作为施工方案以及管理方案制定的重要支撑。之后对于现场施工管理员展开组织划分,明确各人员管理范围,并将管理工作流程加以明确。通过分析工程工期,结合现场施工,制定材料采、进厂和使用等管理计划,保证施工过程材料供应充足,对水泥、钢筋等材料做好管理和保护工作。对于建筑方案合理性,使用BIM技术展开分析,及时找到施工设计缺陷,并和设计部门实时沟通,使施工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更加及时,管理过程操作可行性更高。除此之外,为保证施工安全,对于现场人员展开安全培训,施工过程穿戴劳保装备,践行安全施工管理理念,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对于现场环境及时清理,排查危险源,为施工安全奠定保障。为保证施工质量,对于现场质量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岗位施工人员展开全方位培训,转变管理和工作观念,按照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要求,制定岗位责任制,强化现场人员、材料和施工多项内容质量控制,规避风险,保证工程建设支出在预算范围之内,施工进度合乎要求,质量能够得到保证,科学配置相关资金,体现精细化管理价值。

3.结束语

总之,精细化管理具体工作开展期间,可不断细化管理内容,保证建筑质量。企业需要对精细化管理这一模式有全新认知,管理之前,严格审核各个施工方案,保证措施合理,不同工序有效衔接,将施工岗位所有人员责任有效落实,使施工计划制定更加合理。对材料采购和施工过程加强管理,技术人员保持随时沟通,现场做好人员培训,完善考核机制,提高施工管理队伍人员素质,应用完善的管理措施,将精细化管理价值进一步体现出来。

猜你喜欢

精细化环境材料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环境
最美材料人
材料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