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思想政治视域下大学生特殊群体育人探究*

2020-11-29刘玉刚

科技与创新 2020年9期
关键词:困难群体思政

刘玉刚

互联网+思想政治视域下大学生特殊群体育人探究*

刘玉刚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大学生特殊群体指在学习、生活、沟通、心理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群体,为积极响应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运用新媒体开拓思政工作的新要求,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大学生“特殊群体”育人模式,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与学生接触较多的高校辅导员群体所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依托互联网开展特殊困难学生思政引导,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以期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一些思考。

互联网+;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政育人;网络思维

2016-12-07—12-08,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到,新媒体育人创新是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新形势。面对“95后”“00后”大学生群体,应主动占据网络前沿阵地,更新升级传统工作理念,在汇聚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中宣传弘扬新思想,让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互联网下影响更多的青年。受家庭成长环境、社会发展变化、学校及学生个人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中的学习困难学生、不善言辞学生、自信心缺乏学生等的数量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困难群体对于立德树人的高校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如何在互联网上提升困难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全新问题。

1 大学生特殊群体分类及行为研究

高校大学生特殊学生群体是人为划分的学生类型之一,它是相对高校正常学生群体而言的一个相对概念,是为了做到精准帮扶而人为划分出来的一类学生群体。常遇到的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类型主要有学习困难型学生群体、心理脆弱型学生群体、沟通障碍型学生群体、生活困难型学生群体、不遵守规章制度和身心存在缺陷的学生群体。特殊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1]。

1.1 从原生家庭环境影响角度区分特殊困难学生

生活困难学生群体指自身经济基础无法满足高校学习生活需求的一类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表现为自信心不足、内心受挫,不敢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总觉得低人一等。身心缺陷学生群体指身体方面存在先天性缺陷或者因疾病、意外事故等因素造成身体不健康的学生群体。心理脆弱特殊群体指由于家庭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内心压抑,或由独立自主能力欠缺,进而表现行为异常或心理异常的学生群体[2]。其中,个别学生长期压制内心得不到有效缓解,出现心理疾病。通过调查问卷显示,30%的大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且还呈比例逐年上升、心理问题年龄下降的趋势。

1.2 从高校环境影响角度区分特殊困难学生

学习困难学生群体指进入大学后不能适应大学学习节奏,他们的行为往往表现为厌学、自主学习能力弱、沉迷网络游戏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没能及时转变“依赖型”学生身份,进入大学后依然停留在需要别人监督的学习状态[3]。社交困难学生群体指存在交流障碍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表现为喜欢独处、封闭自己进而产生自卑心理,主要受原生家庭环境影响。经常无视规则学生群体、不遵守规章制度学生指在校期间缺少对于“游戏规则”的认识,不能以规章制度约束自身,个别学生受处分后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对后期学业产生严重影响。

2 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高校特殊困难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意义及可行性

2.1 用好互联网阵地,加强特殊困难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由于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特殊困难学生不太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导致自信心不足、没有明确目标、缺失理想信念。高校辅导员应创新、探索、优化网络传播内容,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遵循学成长成才规律、思政育人规律和网络传播规律,推动高校特殊困难学生思政引导。

精准掌握特殊困难学生需求,摸清这部分学生使用网络媒介的习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时解决其思想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主题活动,将中华传统文化、党史、新中国史融入到理想信念教育中。更深层次挖掘网络主渠道内容供给,在互联网+思维影响下,有效加强特殊困难学生知识储备,可移动性、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2.2 掌握平台传播规律,增强网络主阵地思政教育

利用互联网开展特殊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互联网传播规律,善于吸收广播电视等媒体优势,整合资源构建思政教育传播合力。全面分析特殊困难学生群体的个人特征,以期在平台构建初进行全面的条件分析;贴近困难学生需求,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元素有针对性准备符合不同困难学生群体的教育方法。各部门、机构汇聚资源、形成合力,通过分享学习心得、心理危机应对方法、交际语言和技巧、规矩意识等帮助特殊困难学生突破自我、树立信心,为学生提供精准的服务。

2.3 统筹网络平台资源,构建团结奋进文化氛围

网络平台内容纷繁多样,如何使高校思政内容占据大学生出入较多的网络阵地,产生宣传引导效果,除了将线下课堂教育与线上网络宣传结合外,能否统筹各个平台用好网络资源、突出主打网络阵地、适时适宜推出思政内容尤其重要。用好思政云课堂,充分利用大学生群体,发挥团组织的导向作用,将学生的优秀事迹、好方法及时制作宣传,并在公众号平台上宣传。依托梦空间着力推进第二课堂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模块,第二课堂建设涉及思想引领、文化引领、创新引领、实践引领、组织引领五大青春引领工程。依托梦空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加强与他人交流合作,潜移默化促进困难学生增强自信心。

3 用互联网+思维构建大学生特殊群体育人模式策略

3.1 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探究特殊困难学生行为变化

采用测试工具、团体积极辅导方案、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不同层面剖析特殊群体学生积极心理、成就目标、幸福感量,有对比、有干预,通过实验定量、干预追踪困难学生育人成效。分析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利用测试工具定量分析特殊群体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成就目标测量、总体幸福感量表,通过人为干预探究特殊困难学生行为变化。

3.2 以全新网络思维耕耘特殊困难学生育人使命

思想政治进入互联网,意味着进入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4]。互联网传播过程与传统方式相差明显,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快速性、开放性使得网络信息飞速横流、铺天盖地,从而彻底改变了信息传播作为思政育人载体的功能,同时带来了全新的育人环境和诸多不确定因素。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解决困难学生需求为出发点,以帮助困难学生建立信心为目标,利用网络平台时时事事处处宣传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营造有利于特殊困难学生发展的校园文化板块。

3.3 从特殊需求出发播种特殊困难学生育人职责

从特殊学生的需求出发个性育人。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具有的新特点如下:①断裂性与传承性并存,断裂性表示个性战胜共性,传承性代表基本的价值认同;②功利性与超越性的转换;③个体性与社会性结合;④世界性与民族性统一。因此,把握大学生的时代特点,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也是探索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出发点。

3.4 打造网络宣传主阵地,突出思政育人主旋律

大学生在哪里,思政引导工作就要做到哪里,特殊困难学生需求什么,就要针对性在主阵地加强宣传,营造网络文化氛围。广东地区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首的高校构建了易班广东省网络思政平台,形成受大学生欢迎的育人平台,充分实现了网络育人功能,形成了网络宣传主旋律。西南地区高校充分挖掘大数据应用,构建大数据平台开展育人探究让人眼前一亮。充分运用大学生接触较多的微博、知乎、微信等交流平台,发布思政育人正能量,营造团结奋进的育人旋律,为特殊困难学生营造健康的氛围。

4 结语与思考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高校特殊困难学生成为从事教育工作者的首要关注对象,为确保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展现各自的能力与个性,帮扶每个高校大学生尽情享受高等教育,应综合运用各种新媒体通信功能,实现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优势互补、融合互动,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政工作机制[5]。

[1]齐立强,李智慧,龙跃.“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90-92.

[2]王红琳,王建东,于茂林.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需求调研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76-181.

[3]吴海燕.如何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长春大学学报,2018,28(10):76-79.

[4]罗海英.论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3):45-47.

[5]王襄渝.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G641

A

10.15913/j.cnki.kjycx.2020.09.035

2095-6835(2020)09-0090-02

2020年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工作研究课题“互联网+思想政治视域下基于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三全育人’体系构建研究”(编号:xsgz202001)

刘玉刚(1991—),男,河南商丘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编辑:严丽琴〕

猜你喜欢

困难群体思政
困难中遇见团队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困难我不怕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