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期核桃提质增效的方法探讨
2020-11-29肖宇,王林
肖 宇,王 林
(1.红河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 云南 蒙自 661199; 2.红河州国有林场管理站, 云南 蒙自 661199)
1 引言
核桃,又名胡桃,是我国主要的栽培经济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之一。近年来,红河州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作物,核桃作为一个广布性树种,得到了广泛种植。初产期是从开始结果到大量结果前的一段时期,根据红河州具体情况,一般早实核桃5~7年,晚实核桃10~12年为初产期。由于受种植管理水平较低,种植工艺落后,病虫害等影响,生长和产量参差不齐,整体产量不高的问题,制约了红河州核桃产业的发展。
2 红河州核桃种植概况
红河州核桃自然分布十分广泛,全州有83个乡镇有核桃分布,占乡镇总数的62.9%。水平分布北纬22°26′~24°45′,东经101°47′~104°16′。垂直分布于海拔700~2360 m。在自然分布中又以红河以北的泸西、弥勒、开远等7个县市最为集中,也是构成红河核桃主要商品生产区域。除薄壳山核桃外,主要栽培品种有漾濞泡核桃、三台核桃、娘青核桃、红河1号、云新高原、云新云林等。据调查,2017年,红河州核桃保存面积约75.05万亩,其中,结实面积15.14万亩,占核桃面积的20.17%,未结实面积59.91万亩,占总面积的79.83%。从结实情况来看,初产期面积10.66万亩,占结实面积的70.41%,盛果期面积4.26万亩,占结实面积的28.14%。年干果总产量为5369.97 t。
可见,未结实的低产林和低效林比重较大,结实的核桃树以初产期为主。因此,对初产期的核桃实施有效的提质增效技术直接影响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利于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红河州核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产业发展主体错位
红河州核桃产业的增速发展是靠政府主导,通过项目扶持,从资金、栽培品种选择、种苗调运、栽培到提质增效等等,在这一过程中林农都是被动参与。而核桃一般5-7年才有经济收入,在缺乏项目资金扶持的情况下,种植户长期见不到效益,造成无人管理,甚至砍伐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这是造成核桃低效林和低产林的主要原因之一。
3.2 优良品种选用混乱
红河州地处滇南低纬高原季风活动区域,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在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下,适地适树极为重要。红河州是一个核桃新发展区,虽然核桃分布广,遗传资源丰富,但大规模引种,必然出现不分核桃品种特性,见苗就栽的情况,从而导致产量不高或品质下降,甚至引种失败。
3.3 科研滞后管理粗放
长久以来,大多数科研项目主要集中在良种选育及幼树栽培上,对于初产期和盛果期的丰产培育研究不足,更多是参考外地经验。但红河州核桃发展地域集中在山区,土壤肥力变化大,气候多样。除少数专业户或核桃种植大户外,普遍管理粗放。调查中发现,20年生零星种植的漾濞核桃最高株产30 kg,平均不到15 kg,而且大小年十分明显,片状的最高株产不到15 kg,平均不到8 kg,连国家标准Ⅱ类产区平均株产18 kg的1/2都不到,其原因就是放任不管,天管人收。
4 核桃提质增效的措施
针对核桃发展过程中良种化率低、在栽培管理技术粗放、病虫害严重等造成单株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促进核桃体质增效,带动山区农民脱贫增收。
4.1 树种改良
核桃的品种是影响核桃的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红河州栽种的核桃目前大多已成林,最直接的改良方法就是通过嫁接技术,选取品质优良的漾濞核桃或本地优良品质进行高接换优品种改良。通常在2~3月嫁接为宜,3年生较小的砧木采用切接,4年以上较大的砧木适于插皮接,两种方法操作简便易掌握,且成活率高,但要注意嫁接后的管理,确保树种改良成效。
4.2 密度调整
核桃属于阳性树种,造林时株行距普遍采用10 m×10 m(每亩10~12株)的技术标准,但是进入盛果期后,由于树体较大,通过伐劣留优,保持合理的密度(一般每亩保留5~6株),最大限度地接收阳光、水、热等资源,实现单株产量最大化。
4.3 树体管理
树体管理主要以整形修剪和树干涂白为主。整形修剪的目的是培养合理的树体结构,充分利用光照,提早结实,提高产量,延长寿命,实现早实、丰产、稳产、优质。树干涂白是冬季树体管理的主要措施,有防寒防冻、防病虫、放动物啃咬等作用。
4.3.1 整形
根据核桃生长习性,采取无中心主干的自然开心型和有主干的疏散分层型进行树冠培养。①自然开心型培养:定干以早实核桃0.8~1.5 m,晚实核桃1~2 m为宜,一般留选3个主枝,水平夹角120°,每个主枝上培养3~4个副主枝形成结果枝。特点是结果早,树形矮,适合水肥立地条件较差的山地培养。②疏散分层型培养:留有明显主干,分2~3层螺旋形成圆锥形树冠,第一层留长势健壮的3~4个主枝,第二层2~3个,第三层1~2个,层间距0.8~1.0 m。每层选取3~4个侧枝短截培养结果枝。
4.3.2 树干涂白
一般在11~12月进行,涂白液以涂在树干上不往下流为宜,涂白位置为第一层主枝以下部分。涂白剂可采用石灰硫磺四合剂涂白剂:生石灰10 kg、硫磺1 kg、食盐0.2 kg、动(植)物油0.2 kg、清水40 kg,或者石硫合剂生石灰涂白剂:石硫合剂原液0.25 kg、食盐0.254 kg、生石灰1.5 kg、油脂适量 、水5 kg。
4.4 科学土肥管理
4.4.1 合理间作
核桃间作套种小春作物,是核桃生产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对于初产期的核桃植株,在不影响光照和生长的情况下,可以与其他经济作物进行合理间作,不仅能弥补前期只投不产的不足,还能通过农作物翻耕、松土、除草等,实现以耕代管,以短养长的目的。通常选择对核桃不产生抑制作用或无共同病虫害烤烟、玉米、绿肥等。
4.4.2 合理施肥
以速效肥为主,如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钾,3~8年的初产期核桃树,每年施尿素200~400g/株,过磷酸钙200~300 g/株,硫酸钾100 g/株,分2~3次施完。第一次在早实核桃开花前(2月下旬)晚实核桃展叶前(3月上旬),以尿素为主,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50%;第二次在6月植株生长旺盛时,以尿素为主,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25%~30%;第三次在7月上旬,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20%~25%,主要针对结果树,以磷钾肥为主,少施氮肥,促进果实饱满。施肥方式以环状沟施肥或穴状施肥为主,条件允许可适量增加有机肥。
4.5 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防控,可有效将病虫害扼杀在发生初期,确保核桃植株良性生长,通过调查,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病虫害。
4.5.1 核桃溃疡病
表现为树干及主侧枝溃烂,出现褐色或黑褐色溃疡斑,过大成梭形或长条形。主要采取及时剪出病枝,病斑刮除后直接涂抹甲基托布津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4.5.2 核桃炭疽病
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发病较少。表现为先在外果皮上产生黑褐色圆形或圆形病斑,后扩大凹陷,最后导致果实腐烂。主要采取合理修剪,保证树冠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果病枝并集中烧毁,减少病原。雨季来临前开始喷药,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4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5~20 d喷1次,连续2~4次。
4.5.3 核桃黑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引起果实早落或腐烂。可采取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在核桃发芽前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展叶前喷1次波尔多液,开花前后和幼果期分别喷70%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次数视情况而定。
4.5.4 金龟子
多群聚取食叶片,是最常见的害虫之一。可在5~7月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实施灯光诱杀。
4.5.5 天牛
危害核桃树的致命性蛀干害虫,轻则影响核桃生长,降低结果良,重则整株死亡。可在成虫产卵期检查树干基部,清除虫卵。虫孔内的虫卵可用棉球蘸取50%敌敌畏乳剂100倍塞孔,随后泥土封口。
4.5.6 木蠹蛾
以幼虫蛀食树干木质部危害。可在5~6月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捕,树体内幼虫可采取和天牛幼虫相同的方法进行灭杀。
5 结语
核桃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山区农民主要的经济树种。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对于初产期的核桃树来讲,在已确定是因品种引起的低产低效,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嫁接实现品种改良。而对于因管理而造成的低产甚至不产,应针对造成低产低效的原因,科学合理地采取疏劣留优,修枝整形,土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对症下药,实现核桃提质增效,让核桃产业成为脱贫致富的高效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