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技术及管理措施探讨
2020-11-29杨秋艳
杨秋艳
(云南省安宁市连然街道办事处生态环境和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安宁 650300)
1 植树造林常用技术
1.1 播种造林法
该法主要是通过手工、机械等工具直接将树木种子播撒于林地中,进而使其萌发生长。在运用播种造林法之前,需要进行浸种、消毒、催芽处理,使幼苗的发育能力得以增强,由于该方法种子不需要经过育苗,直接在土壤中萌发,因而能够有效适应造林地气候与土壤条件,同时,苗木也不需要进行二次起苗,根系能够完整地保留下来,种子播撒数量较多,萌发的苗木也会更多,特别是丛状苗木,经分化与间苗作业后,能够使优良林木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这种造林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造林质量比较高,尤其适用于种粒大,发芽率高的树木。但是播种造林对土地资源、水、热以及植被环境等要求比较严格,对所用造林种子较为严格,造林过程中要注意防止鸟兽动物侵袭,加强防寒保暖,还要加强播种密度控制,给予精心抚育,做好后期管理工作[1,2]。
1.2 分殖造林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部分无性繁殖的树种,利用其繁衍与分殖的特性,选择具有分殖能力的根系树干、地下根茎、枝等作为造林原料,然后将其栽植于造林地,进而达到植树造林的目的[3]。
分殖造林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树木成活率,使母本性状得以稳定的遗传下来,生长速度快,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对于杨树以及松树等易繁殖树种的种植极为有利。该法需要合理选择造林树种,优先考虑母树来源丰富、生根容易的树种,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含水丰富的地块,还要注意造林季节与时间的把握,具体应当根据树种及地区作出相应判断。但这种造林技术也有很大缺陷,即树木经过多代繁殖,寿命会缩短,且受母树分布与数量的影响较大,立地条件也比较严格,不宜实行规模种植。
1.3 植苗造林技术
这种造林技术主要是通过幼苗完整根系进行栽植,能够适应各种气候环境,对于树种及栽种区域并无严格限制,采用植苗造林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幼苗成活率,增强其抗病虫害能力,幼苗及树种培育可采用人工培育方式,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
植苗造林的关键在于高质量整地,选用合适的造林用苗,在起苗、运输、嫁植、定植等过程中注意加强对苗木根系的保护,保持树干湿润,以便起苗移植后顺利成活。水分是决定造林苗木是否成活的重要因素,需要加强苗木与水分的有效结合,促进造林成活率的提升。在实际造林时,应当全面分析造林地块的情况,注意维持苗木水分平衡,缩短起苗到栽种的中间过程,尽量做到现起现用,避免苗木根系因失水而受损,从而能够尽快成活。
1.4 插条造林法
这种造林技术主要在春秋两季进行,春季应当在苗木发芽前,土壤一旦解冻,就可以开始造林,如果选择秋季造林,则应选择在落叶以后,土壤尚未冻结就开始造林,选择长度在1.5~2 cm之间、苗龄在1~2年的枝条,剪除侧枝后修剪成35 cm的插穗,造林整地完成后即可进行扦插,使插条上部裸露2~3 cm。倘若造林地土壤质量较差,可以使用细土或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主要应用于干旱地区。此外,在进行扦插处理前,可以利用石蜡将插条切口进行密封处理,保持插条水分,紧接着按照大头向下、小头向上的办法将插穗插入垅中[4,5]。
2 植树造林技术要点
2.1 整地
在植树造林过程中,整地工作至关重要,在进行造林前,所有存于林地的杂物、采伐剩余物,都应清除干净,对林地土壤进行翻耕处理。在造林地清理过程中,要确保所有灌木、杂草等植被均被清理干净,使林地卫生状况得以有效改善。做好土壤翻垦工作,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全面翻垦,对于多缓坡,地势平坦的地区,如果植被比较稀疏,就可以采用全面翻垦的措施;另一种是局部翻垦,关键在于整地深度的确定,需要结合气候条件、经济状况以及耕地立地情况加以确定,整地深度越深,对于林木根系发育越有利。此外,结合种植要求确定是选用带状整地或块状整地方式,还要加强对土壤土质、肥力状况、水分含量及树种特征等因素的考虑,对整地宽度进行合理调整,使种植点长度恰当,保证配置均匀。
2.2 栽培
植树造林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受种子与幼苗栽培的影响,因此,植树造林的关键在于树苗与种子的选择,确保其质量合格。同时还要结合所用造林技术与林木特征选择相应的播种方式,可以采用散播、条播、穴播等多种播种方式,散播要确保播种均匀,条播则是连续地按照条状进行种子播撒,穴播则是提前开挖树穴,严格控制定穴大小及密度,并加强对种子数量的控制。
2.3 选择播种时间
春季是种子萌发的季节,适宜播种。对于造林技术人员而言,应当结合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与树种特性加强造林播种时间规划。春季,树木水分蒸发速率较慢,特别是土壤湿润的阴雨天进行栽树,对植株生长发育是极其有利的。
3 植树造林管理措施探讨
3.1 做好幼林抚育工作
植树造林工作一旦完成,就要及时着手开展幼林抚育管理工作,以提高林木成活率。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森林郁闭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就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技术和手段,进行幼林抚育管理,具体而言,应当加强对各种幼林生长影响因素的控制,如空气通透性、光照强度以及幼林资源等,做好幼林施肥管理工作,及时加强中耕除草,及时清除掉林地中的小灌木丛。紧接着结合幼林发育状况,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幼林尽快成活,并实现快速生长。
3.2 加强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林木养护与管理手段,利用的是森林的自动更新能力,山区如果自然状况较好,通过封山育林措施,严禁砍伐、放牧以及垦荒,森林植被很快就能得到恢复。而对于植树造林,可在林木生长至关键时期再实施封山育林,保证林木生长正常,使林分结构更加完善。在实施封山育林后,关键在于植树造林工作完成后,运用现代养护手段,加强对幼林的保护,确保造林树木能够与天然林树木共同发育,从而营造出一种相辅相成的局面,既能合理实现植树造林目标,又能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增加林木蓄积量,进而有效推动森林系统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3.3 严格森林火灾管控
森林火灾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大片森林毁损,因此,加强森林火灾防控显然十分必要,尤其是要加强人为因素导致的森林火灾,使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有效发展。林业部门在拟定森林火灾管理政策时,应当分析森林火灾动态,并加以有效调整,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发展,认真分析林火原因与潜在林火强度,据此制定林火动态管理战略,并根据可燃物种、结构及载量确定林火动态等级条件,合理确定资源管理目标。此外,结合森林生态系统加强对林火动态的研究,做好林火管理措施优化,使林火管理措施更加完善,这对于林业的持续性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安宁地区因为地理、气候及民间风俗的影响,火源时间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7~10月份降雨较多,1~5月份降水较少,所以,火灾防范的关键在于2~5月,特别是清明节前后,用火较多,更应注意加强火灾防范。
3.4 注重养护,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植株造林完成后,应当及时根据林地土壤及气候状况保持水分供给充足,并使用一定的技术措施,以降低水分蒸发。如果造林地风力较大,为避免树苗倒伏,还应为其增加支撑木棒,降低风力的影响,对树苗生长起到佐正作用。
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因为病虫害如果处理不及时,势必导致树木出现大面积死亡。在植树造林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落实应当注意如下方面。
(1)树干防治。如果树木发生病虫害,不及时治理,势必导致林木受到破坏。为了防止病虫害侵袭树木,就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一方面,加强对树木的检查,以便及时了解树木生长情况,分析以前树木生长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病虫害,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另一方面,对树干病菌进行有效防治,比如说喷施杀虫剂,对有害生物采取成片防治措施,为树木成长提供有效保障。
(2)树叶防治。树叶也是林木病虫害的高发地区,所以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在林木管理过程中,不断加强对树叶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虫害,并在早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时喷施杀虫剂,确保病虫害得以清除,防止其进一步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