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打印人工骨专利分析

2020-11-29王田

科技与创新 2020年15期
关键词:人工专利生物

王田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北京100160)

1 引言

每年,因交通事故、自然灾害、运动损伤等意外事件而引起骨缺损的人数逐渐增加,此外老龄化问题也带来了各类骨科疾病。其中骨移植是常见的治疗骨缺损的有效方式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骨已经逐渐由原来的自体骨发展到了同种异体骨。理想的骨植入材料要求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一定的孔隙率和力学性能,并能与缺损部位良好匹配,进而能够达到后期促进细胞增长、快速修复的目的。三维(3D)打印是一种依据3D 模型数据将材料采用逐层堆积、叠加的方式制备成3D 实体材料的过程,也被称为增材制造技术。3D 打印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如聚合物[1]、陶瓷[2]、金属[3-5]和复合材料[6-7]等,并能够得到所需特定结构,例如致密的、多孔结构等,其已经广泛应用于航天、电子、医疗、食品等诸多领域。3D 打印技术能够一次成型,精确控制、产品匹配度高,因此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特别是利用3D 打印技术制备骨移植材料[8-9]。

2 3D 打印人工骨

3D 打印技术在人工骨的制备过程中,建立起能够与患者受损部位吻合的植入体,实现个性化治疗[10],同时制备过程逐渐完善,制作条件日趋成熟,常规的制备工艺为:首先对骨损伤部位进行模型建立,通过CT 扫描获取数据,进行三维结构的重塑,并将数据传输至3D 打印机,然后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建立植入体初步,之后经过添加生长因子等手段进行生物活化,最终得到人工骨支架。例如,邵惠锋[11]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和3D 打印技术制造与骨缺损相匹配的骨修复支架,大大缩短了支架的制造时间,同时,实现了对骨缺损的个性化定制修复。

理想的人工骨材料能够提高骨移植愈合率,减少并发症,因此需要其具备以下特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控的降解速率、优异的力学性能、制备方法简单、与缺损部位匹配度高、呈三维多孔结构等。目前,3D 打印人工骨的发展也主要集中于植入体性能的提升方面[12]。现阶段3D 打印人工骨制备已经能够达到制备匹配度较高、力学性能好、生物相容性好、可根据需求进行药物缓释的效果。

人工骨所用原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天然生物材料,如壳聚糖、胶原等;②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钴铬钼合金、钛镍合金等;③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如聚乳酸、聚乙酸等;④生物陶瓷材料,如羟基磷灰石、磷酸钙等,其中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材料是较为普遍使用的原料。

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较多的复合材料,而且为了提高修复能力以及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还添加了各种生长因子、细胞和药物。根据选择的原料不同以及具体加工的需求,选择不同的3D 打印技术,例如过程简单、原料易于运输、可选材料种类多、精度较差、速度较慢的熔融沉积技术;精度高、快捷、用途广泛、需支撑结构、成本高的立体光固化技术;以金属、石膏主要原料,无需支撑,材料利用率高,表面粗糙,工艺复杂的选择性激光烧蚀技术;对材料影响小、无需支撑、直接使用、原料选择范围小、表面粗糙的分层实体制造技术。张平生[13]以PCL 为基体,加入鸡蛋壳粉(ES)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并结合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打印制得三维多孔复合骨支架,该方法能快速高效地制备内部结构复杂的形体,但是精度略低,且小于10 mm 的形体成型较困难。

3 3D 打印人工骨专利分析

3D 打印技术在人工骨制备上的应用国外研究起步较早,其在2001—2011 年期间就已经进入了技术的平稳发展期,申请量基本保持平稳增长,到了2012 年申请量开始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而对于国内而言,涉足于该领域的时间相对较晚,在2002 年之前处于空白时期,直至2002—2012年申请量开始稳步提升,众多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始萌芽,2013 年申请量开始快速增长。

目前,美国是拥有3D 打印人工骨专利最多的国家,其研发技术领先、实力雄厚,其次是韩国和德国。美国在3D打印人工骨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3D 打印软件、制备方法、材料的选取以及人工骨的修复能力提升方面。而韩国,3D打印人工骨在其整形行业中发展较为迅速。国外3D 打印人工骨技术的研发以公司为主,其中Therics 公司、Biomet 医疗设备公司、强生公司的研发比较活跃,技术水平也相对较高。位居第一位的麻省理工大学是3D 快速成型技术的发源地,其对于3D 打印技术在生物材料领域应用的研究也同样独占鳌头。但是对于中国而言,目前3D 打印制备人工骨还处于研发阶段,申请人多集中在高校、科研机构等研发机构,相比较于国外而言,公司所占比例较少。

根据技术的发展,选取了4 篇典型专利对其进行分析。麻省理工大学的公开号为US5490962A 的专利,属于3D 打印领域在生物医疗方面的早期的研发申请,该发明采用固体自由形式构建用于组织工程的医疗装置,其可以构建适合个体患者、个体细胞类型或器官结构的装置,以达到特定的生物活性剂组合物梯度和结构,并将药物递送到再生部位,并且可以根据个体患者的需要进行定制。通过逐层打印制备了多通道柱状植入体,该通道能够在后期植入后有助于血管和细胞的生长。美国强生公司的公开号为US5662158A 的专利,属于3D 打印领域在生物医疗方面的早期的可工业化生产的申请,但是其尚未达到依据需求制备完全契合的植入体,需经过两步制备,首先制备模具,进一步制备所需植入材料,技术相对复杂。西安交通大学的公开号为CN1368386A 的专利,属于中国3D 打印领域在生物医疗方面的早期研发申请,意味着3D 打印人工骨技术开始稳步发展,其是针对人体骨骼的内径结构,经过人工骨的仿生CAD建模技术的加工和处理,建立内孔模型,经过分层、加支撑等数据处理,在快速成型机上采用特制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制造出骨骼外形模具、内腔(骨髓腔)模具和人工骨骼内孔三维构架,同时,在成型过程中,植入骨生长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在空隙出添入常温可成型生物可降解基体材料,制造出人工生物活性骨骼。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公开号为CN101862230A 的申请,属于中国3D 打印领域在生物医疗方面的飞速发展时期的申请,其公开了通过3D 打印技术逐层打印,得到具有复杂内部结构、能够承载多种药物,有一定的药物释放调控能力,可以根据患者病原菌的药敏试验加载合适的药物的人工骨(即个体化治疗)。可见,该领域的关注重点不仅仅是在匹配度、生物相容性、与自体骨的相似度,更多的开始关注植入材料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等问题,也就是说更加注重安全性、治疗性的考虑。

对于3D 打印人工骨的专利申请,目前国内外均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对于骨移植材料的要求也越发精益求精,更倾向于能够得到完美复制人体骨骼的结构、功能的人工骨,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4 展望

随着技术的发展,三维打印在生产中定制形状、定制结构、可调节成分等方面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但是,对于3D打印人工骨仍然存在一些挑战,例如,由于天然骨组织具有多层次结构,因此如何更加精确地模仿天然骨组织的结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适应不同骨组织结构,对其力学性能的要求越发严格等。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将有望被逐一攻破,更好地造福于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

猜你喜欢

人工专利生物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人工“美颜”
第12话 完美生物
人工制冷
人工降雪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