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真相时代媒体的情感表达
2020-11-29王婷婷
王婷婷
2016年,“后真相”(post-truth)首次出现在《牛津词典》评出的年度词汇中,对应的解释是“相对于情感及个人信念,客观事实对形成民意只有相对小的影响”[1]。后真相语境下,媒体尤其是承担着更多社会责任的主流媒体,应该如何进行情绪表达,通过审视当下的典型媒介行为,能够带来一些思考。
1 新媒体传播频发情绪乱象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传播媒介急速变化的今天,后真相问题是传播研究与实践中都无法回避的。《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曾指出,“人类其实一直生活在后真相时代: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被蒙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只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实。”[2]
后真相的特点也被描述为,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无视客观事实,盲目迎合受众的情绪与心理,使用断言、猜测、感觉等表达方式,强化、极化某种特定观点,为的是吸引眼球,提升传播力。
2018年11月底,中科院研制的“超分辨光刻装备”通过验收。这一设备可用于一些特殊制造场景,有着分辨率高但光源成本低廉的优势。由于其名称中带有“光刻”二字,该成果被许多自媒体与我国芯片制造行业“卡脖子”核心装备光刻机联系起来。一个严肃且严谨的科技成果发布,经自媒体“解读”后,自嗨情绪泛滥——12月初,陆续出现标题为《厉害了我的国,新式光刻机将打破“芯片荒”》《中国雄起:国产光刻机的伟大突破,国产芯片白菜化在即!》《突破荷兰技术封锁,弯道超车》等荒诞网文,并被广泛传播。“超分辨光刻装备”是否能够制造芯片,打破荷兰ASLM公司的垄断?专家回应时称,“用于芯片需要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距离还很遥远”[3]。而认为“这一设备能在光刻机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就好像说中国出了个竞走名将要超越博尔特”。遗憾的是,这些客观事实在自媒体的报道中被有意隐藏、忽略。
科技传播领域,国产光刻机实现突破、打破垄断的闹剧仍不时上演,而科技成果报道“走板”的,光刻机也不是孤例。新媒体泛滥的“吓尿体”“下跪体”是情绪带路、枉顾事实的后真相典型案例,曾引得人民网发文痛批“文章不会写了吗?! ”
后真相语境下,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如果出现与自己立场相悖的证据,则更倾向于忽略这些消息,以至于谎言往往披着真相的外衣,在网络上恣意妄行[4]。大量迎合情绪而远离真相的内容,引发误读,甚至滋生谣言。而这些内容被一些新媒体运营者利用,制造流量陷阱,其最终目的指向变现。内容生产者在利益驱动下,不断制造“爽文”迎合受众,受众情绪被调动后,扩大传播推高流量,使内容生产者能够通过某种方式获得经济利益。在这样一个畸形的循环中,后真相时代的传播弊端将不止于情绪掩盖事实,而会发展为利益绑架真相。
2 当下传播环境中能否做到情绪隔离
流量为王的传播环境,使受众养成了接收信息的“坏习惯”——重情绪轻事实,浅阅读少思考。有评论将受众的信息接受过程概括为“读一半,理解四分之一,零思考”。
秉持理性主义,追求客观、中立,摒弃带有情感色彩的表述——在传统新闻的生产流程中,理性与情感是二元对立的逻辑关系,新闻专业主义甚至认为,情感的介入会导致错误的判断。而来自腾讯媒体研究院的2018新媒体运营观察报告显示,情绪是新媒体内容传播的核心动力。
首先,情绪比事实更易引起共鸣。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指出:给群体提供的无论是什么观念,只有当它们具有绝对的、毫不妥协的和简单明了的形式时,才能产生有效的影响。因此它们都会披上形象化的外衣,也只有以这种形式,它们才能为群众所接受[5]。由于知识储备、认知水平的限制,人们接收未知的事实,例如新闻报道时,存在一定障碍。但当媒介传递情绪而非事实,或事实裹挟隐藏在情绪之中时,这种障碍被弱化了,是否接受信息的先决条件是情绪是否能引起共鸣。
此外,情绪能激发信息的再次传播。由于即时交互特点,新媒体更依赖内容给受众带来的情感刺激。在新媒体传播中,受众也是传播介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强烈的情感刺激更容易调动转发、点赞、评论等扩大传播的行为。在社交平台中,大多数时候受众对于传播内容是否真实的求证核实是乏力的,转发分享、包括微信公众号的“在看”功能,使社交媒体中的以讹传讹屡见不鲜。而由于信息的“茧房”效应,不断强化受众圈群中脱离于客观事实的立场和情绪,甚至造成“假到真时真亦假”。
因此,处于当下传播环境中,媒体无法真正做到情绪隔离。令人遗憾的是,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在积极向新媒体转型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向新媒体的情绪化表达妥协,而客观、公正、中立的专业“基因”则不断流失。
3 如何平衡“动之以情”与“晓之以理”
后真相时代,以情绪“带节奏”无可避免,但并不意味着主流媒体也要放弃最后的坚守。“带节奏”的关键是带什么样的节奏,怎样带准节奏,这就要求媒体理顺“动之以情”与“晓之以理”的关系。2019年底,关于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的报道,给平衡“情理”关系的探索,提供了分析样本。
2019年12月27日晚,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成功,并顺利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被媒体亲切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火箭,经历了900多天的“蛰伏”,终于再次一飞冲天,圆满完成发射任务,相关报道迅速刷屏。
其中,以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推送的《那个让人不省心的“胖子”,今晚立功了!》、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推送的《“胖五”出征,航天人一路相送!这一幕看哭了……》、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的《热泪盈眶!“胖五”重生》等为代表的稿件,摆脱了主流媒体科技报道的高冷面孔,在客观真实报道的前提下融入真挚情感,通过情绪表达引发受众共鸣,形成舆论声浪。
长征五号火箭承担着我国航天发射的多项重要任务,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型号。2017年的长五遥二火箭发射失利,作为中国航天史上为数不多的暗淡时刻,公众、媒体记忆深刻。正是这次失利,造成近3年时间我国重大航天任务停滞,攻关团队肩负巨大压力,进行研究、论证、检测、试验。凡此种种给长征五号遥三火箭的发射任务平添了一份悲壮意味。关注中国科技发展且在航天领域有报道积累的主流媒体均细致捕捉并积极迎合了这一舆论情绪,在报道中赋予长五遥三火箭独特“人设”。
2019年的报道中,媒体并未刻意回避长征五号曾经的失利,而是对两年多来纠错、改进工作进行积极的回顾梳理。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的《热泪盈眶!“胖五”重生》一文中,详细介绍了“长五”火箭涅槃背后的一波三折——100余天的故障排查与定位,180余天的实验验证,确定失利原因;改进后的发动机经过10余次3 000余秒的试验验证;火箭重大改进9项,包括发动机设计、长排整流罩设计等。丰富的细节、详实的数据,加之客观的陈述,让这篇报道的情绪站在了坚实的事实基础之上。
前述几家媒体的报道,抓住艰苦攻关作文章,真实客观展现任务细节,对航天技术进行科普,做到“晓之以理”;同时以“胖五”再次上阵只能成不能败的悲壮决绝打感情牌,引发受众共鸣,使一则科技新闻产生了催泪效果,是为“动之以情”。而这组报道也证明,科技成就报道中的情感表达,也并非只有“厉害了,我的国”一种方式。
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中,传播内容与事实真相的距离被不断拉大,而受众对于内容真实的要求标准也在不断降低。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由于真实内容的稀缺,对真相的追求就应该更加迫切,对求真务实的媒体职责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正在经历于“无声”中讲述到在“噪声”中呐喊的转变。舆论声场中,为了能够保持足够的音量,需要在战术选择上重视情绪的调动,做到“动之以情”;而为了保证内容的客观真实,使“呐喊”区别于噪音,在战略上又要保持媒体的专业属性,守住“晓之以理”的本分。平衡好“动之以情”与“晓之以理”的关系,是后真相时代媒体必须完成的实践课题;而对于肩负着舆论引导责任的主流媒体来说,理顺“情理”关系,使二者不可偏废,才能真正占据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