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部本培训法浅探
——以《湖北教育(教育教学)》为例
2020-11-29姜楚华
姜楚华
部本培训法是指以编辑部为单位,采用整体筹划、逐步推进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提高编辑业务水平的方法。这种方法旨在解决编辑水平不够、学术能力不强等问题,依据的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有一个重要概念——图示,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通俗地理解,就是每个人的大脑中都储存着一套感知、思考、理解事物的体系,遇到某事件时,人们会无意识地调动这套体系中的相关因素,对该事件做出自己的理解。受知识、阅历等方面的影响,每个人储存的体系是不同的,所以面对同一事件时,不同的人往往做出不同的理解;如果两个人或多个人对同一事件的理解相同或相近,说明他们储存的体系有交际点。从管理学的角度而言,部门负责人(以下称“主编”)要想提升编辑的业务能力,首先必须让他们在大脑中建立与主编相同的图式。建立的过程,按照建构主义理论的构想,需要经过同化、顺应、平衡3个阶段。
1 同化
同化是指“学习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直白地说,就是在某个阶段,人大脑中的图式是有限的,所以只能接受某些信息,而排斥另一些信息,要想让其接受大脑中以前没有的信息,必须先把这些信息输入其大脑之中,增加或充实其原有的图式。
把这个思想嫁接到编辑业务能力提升上,就是主编要想方设法让编辑正确地认识办刊思想、内容定位。《湖北教育》创办之初所定的办刊思想是“关注教育民生,引领教师发展”。这个思想在当时是适切的,后来刊物分成了“综合资讯”和“教育教学”两个版本,“教育教学”仍然一直沿用这个思想。然而,无论是“教育教学”这个版本名称还是这个思想本身,都与现有的刊物定位有了差异:就版本名称而言,“教育教学”关注的是“教学”,对微观的“教育”关注很少;就内容而言,“引领教师发展”是“教育教学”的主业,而“关注教育民生”则是“综合资讯”的事情。因为定位不够准确,所以编辑们对这本刊物的认识比较模糊。针对这种情况,编辑部组织大家展开讨论。经过思考、辩论,大家最终将版本名确定为“教学”,将办刊思想修订为“探寻教学规律,引领教师发展”。这样一改,刊物要干什么、要往哪个方向着力就清清楚楚了。
办刊思想需要通过具体的栏目而体现,所以大的方向确定后,还需要做板块与栏目的设计。编辑部继续组织大家讨论,经过激烈地争论,最终求同存异,确定了《教学新语》《教学观察》《教学专栏》《教学实践》《教学思考》5个板块。《教学新语》即卷首,邀请全国知名高校的教授和全国知名的专家围绕办刊思想撰写稿件;《教学观察》重点推出知名学校的优秀教研成果;《教学专栏》邀请全国知名高校的教授或全国知名的教学专家,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分期撰写稿件;《教学实践》分学科、分专题,推介教师、名师工作室等的教科研成果;《教学思考》则讲一讲与教学相关的故事,或者围绕某一个教学事件做出反思等。
这样整体设计后,刊物就有了灵魂。更重要的是,这种灵魂是编辑们同心协力共同为刊物灌注的。在此过程中,办刊思想、内容定位作为一种图式储存到了他们的大脑,为“顺应”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2 顺应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人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人们常说,认识是改变的前提,这话不错,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简单地在认识与改变之间画等号。就编辑业务水平提升而言,编辑对办刊思想、内容定位建立了图式之后,并不必然代表着他们能按照这样的要求组织、编辑出合格的稿件,因为新建立的图式还不稳固,随时都有可能与旧有的图式产生冲突。这就要求主编倾注时间、心血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地引导。引导一般从组稿、编辑两个方面入手。
组稿方面属于前期介入,目的是纠偏。经过同化阶段后,编辑对办刊思想、内容有了认识,但这种认识不够深入。表现在工作中,就是他们对稿件整体质量的把握往往不够准确,所以主编要适时介入,对其做方向上的引导。《湖北教育》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开编前会。每期组稿之前,主编组织所有编辑召开编前会,栏目负责人分别对拟征稿的主题、写作方向、作者等进行介绍,然后接受大家的质询。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不清晰的思路就清晰了,不正确的方向就纠正了,组织起来的稿件就不太容易出现大的问题。
编辑方面的引导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现阶段,编辑尤其是年轻编辑整体文字功底不高、对文章的整体驾驭能力不足,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采取“两步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手把手地教。对于编辑提交的稿件,如果方向上、内容上没有大的问题,主编审稿时对每一篇稿件都做出认真修改,让其达到刊发标准。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树立标杆,即让编辑知道自己所编的稿子问题出现在哪里,知道合格的标准是什么;二是提出警示,即让编辑意识到自己在编辑方面的差距,当然这种差距可能是能力方面的,也可能是态度方面的。第二步,半扶半放。由于时间、精力方面的原因,第一步持续的时间不可能太长,经过三至四期之后,就可以转换到第二步。这一步,主编重点对稿件的整体质量做评估,达到发稿标准的直接审核通过,达不到标准的,标注出问题,并提出明确的修改建议,返给责任编辑修改。由于每个编辑的基本功、悟性等有差异,所以有的编辑返修一次就可能合格,而有的编辑经过多次返修后可能仍然达不到要求。这就要求主编有足够的耐心和韧性,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让发展暂时滞后的编辑经过“浴火”的痛苦后得到“重生”。不论是第一步还是第二步,审稿结束后,主编都要及时召开情况通报会,指出问题,表扬优点,让好的方面得到发扬,差的方面得到警醒。每一次的情况通报会都应开成培训会,主编要详细记录、精心归纳审稿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以“案”说“法”,让编辑从自身的失误中认识问题,改正问题,提高能力。
3 平衡
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顺应”阶段,人的认知发生了冲突,冲突的结果往往是“外部的刺激”改变了原有的“认知结构”。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新的图式得以固化,认知达到现阶段的平衡状态。
回到编辑业务水平提升上来,就是编辑经过“顺应”阶段的认知冲突,逐步走出思想上、能力上的困境,让专业素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然,这种高度不是被动获得的,而是需要借助外力的推动。导师团制是我们推动的主要抓手。所谓“导师团制”,是指编辑部组建导师团队,对每一个需要接受帮助的编辑做全方位的、个性化的指导。导师团队的成员除编辑部的骨干力量外,还包括高校专家、教学研究人员和优秀的一线教师。内部的骨干力量重点从文字功底、文章学等方面进行指导,专家、教研员重点从教学研究的视角进行指导,一线教师重点从教材解读、教学方法与策略等方面进行指导。多管齐下、全面发力的指导,能让编辑在短时间内突破发展瓶颈,获得长足发展。
例如,编辑部新进了一位理科编辑,毕业时间不长加上对教材、教法不熟悉,让他的工作举步维艰。为了让他尽快达到平衡状态,编辑部从导师团中为他指定了三位导师。骨干编辑从每期专题的确定、约稿、编辑、校对等方面手把手地对他进行指导,尤其是对他编辑过的稿子进行二次加工,并帮助他总结语言文字方面的得失,让他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该怎么改;教研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带他参加课题研讨活动,让他知道课题研究做什么、怎么做,进而对宏观的教学、教研有所了解;特级教师不定期地带他进入课堂听课,或者参加年级组的集体备课活动,让他逐步熟悉教材、教法等。
把3个方面综合起来看,同化是确立标准,顺应是发生改变,平衡是形成能力。一般情况下,扎扎实实地走完这样一个过程,新手就会变成熟手。持续地坚持二至三年,被指导者就会胜任这项工作,其中的一部分人甚至有可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