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综艺《尹食堂》真人秀节目传播叙事研究

2020-11-29周泽民

科技传播 2020年15期
关键词:叙述者真人秀综艺

周泽民

21世纪的电视媒体行业竞争是呈现白热化的态势,特别是近几年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但是我国电视媒体所制作的节目大多都是“舶来品”,近两年火热的《中餐厅》《向往的生活》等慢综艺真人秀节目火热媒体,但这类节目均有借鉴韩国综艺《尹食堂》《姜食堂》《两天一夜》等节目,这类慢综艺真人秀节目都是以半记录片的拍摄手法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以旅游、美食文化、民族文化等元素打造“慢生活”的状态,试图勾起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对慢生活的向往之情。

1 以人为本,回归人性的叙事主体

《尹食堂》节目创意来自于日本导演荻上直子的作品《海鸥食堂》,《尹食堂》的导演罗英锡以这部电影为启发而制作了以主角尹汝真为核心的慢综艺真人秀节目。西摩·查特曼在著作《故事与话语》中提出叙事交流链条: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受述者→隐含读者→真实读者[1],参考此叙事交流链条,作为叙事故事中最为重要的叙事主体,那么真实作者可以理解为真正创作文本或者内容的人,属于节目制作的主导地位,那么在真人秀节目中,真实作者无疑是导演、剧作、摄像等整个制作团队。隐含作者则在真人秀节目中可以理解为节目所呈现出来的形态,是真实作者有意识或无意识通过节目传达出来的意识形态,可以说是真实作者以节目形式展现出来的另外一种自我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与观众以电视媒体的方式交流。

以人为本,不仅体现在尊重制作团队之上,对于节目的叙述主体之一的叙述者,《尹食堂》节目制作组从不直接干预节目明星嘉宾的行为,制作团队通常会邀请曾经一同制作过节目的明星嘉宾,对于嘉宾身上的特质早已熟悉,专注“人”的特质,在节目拍摄过程中,嘉宾总能表现出良好的默契度,同时呈现更为自然的镜头感与临场发挥表现力,隐去了剧本的痕迹。同时对于新加入的明星嘉宾,节目组也会引导新人慢慢表现出个人特色,对于素人嘉宾,节目组则是采用不干预的模式,让素人在餐厅尽情发挥形象魅力,呈现出一种更为平易近人的节目效果。

鲍德里亚认为,消费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是个体进行自我表达、身份确立的重要模式[2]。借用消费理论,可以理解为具有符号意义的节目所呈现元素也是一种节目意识形态的表达,观众在“消费”节目的同时,也会被其中的符号所吸引,从而去追求节目中所呈现符号的表达,实现个性表达,这恰好是隐含作者的功能。在《尹食堂》中,节目嘉宾的着装和言行都回归人性化和朴素化,这些符号元素都是在对简单质朴惬意生活的再次编码,避免了物欲生活的氛围,更在无形之中传输着一种简朴也能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观,将节目的文化内涵上升到一个高度,让观众一种鼓舞的精神内核,感受生活的正能量。

作为叙述者,明星嘉宾个人的正能量形象在国民认可中尤为重要,也承担着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所提出的“意见领袖”,即将自己的观点融入接收到的信息中再传达给大众,左右他人的看法和想法的群体[3]。节目中的主持人的叙述尤为明显,主持人的指责既是“意见领袖”,又要以自身的语言功底承担一种叙事修辞的作用,协调各嘉宾意见以及保证节目的流畅度,调节节目氛围,运用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增强节目成员之间的互动,使节目颇有戏剧性。

2 文化为主、思考当下的叙事内容

罗伯特·麦基提出“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4]可见结构对于叙事重要性,也是构架其节目内容的“骨架”,“骨架”上的事件或者内容则是节目“血肉”部分。罗兰巴特依据重要程度将叙事作品分为具有核心功能的事件和催化功能的事件。核心事件在节目中是贯穿始终的叙事内容,核心事件的选择对于结构的把握至关重要。

高质量的叙事内容是对现实情景的一种降维处理,《尹食堂》将韩国生活文化从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通过节目形式降维,将立体元素扁平化维符号元素,符号功能在节目中承担是对文化进一步宣传,是一种“文化精英”的领导作用,唤醒人们对文化的保护,对文化落失的思考。在节目中的传统技艺甚至能够引起人们节目之外的讨论,这种现象是作为叙述者本身功能的一种肯定,也体现出电视节目的责任感,在娱乐中到达教育的目的,寓教于乐的叙事内容正是《尹食堂》获得一致好评的关键因素。诚然《尹食堂》中的一些菜品或者工艺品,也通过升维的方式,从二维电视中立体化,带来经济效应,现实生活中对于菜品的模仿以及工艺制品出现在商店货架上,均体现出电视文化对于经济的刺激,二者相辅相成,足够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在升维与降维的拉扯中,节目跳出电视平台,更具有一种文化属性,成为人们的谈资,也成为一种信仰。

3 丰富多样、塑造形象的叙事技巧

叙事的丰富性,不在于内容与讲述者,而在于真实作者处于何位置以何种叙事时间来展现,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声音以及叙事字幕等叙事技巧,都能作为真实作者达到叙事丰富、塑造艺术形象目的的叙事手段。真实作者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会不断调整叙事技巧,以期达到叙事效果。

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热奈将叙事视角分为3种类型: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1]。《尹食堂》多采用固定镜头拍摄,故其叙事视角仍以外聚焦为主,同时每位主角都配有跟踪摄影师,这种镜头跟踪式的外聚焦叙事视角极大程度上增添了节目的真实性,也以“陌生化”的方式增强了观众的现场感,这种客观叙事视角很大程度了弱化了节目嘉宾作为“真实的人”的内心感受。为了弥补这种人物内心表达的缺陷,《尹食堂》又以内焦视角进行辅助叙事,在节目中,常以老板尹汝贞的内焦视角突出工作的不容易,尹汝贞本身作为一名中年长辈,对于节目中晚辈工作的感叹,体现出对晚辈的关心,此关心是作为叙述者参与叙事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叙述者将这种感动传递给观众,观众甚至能通过这种感动,体会到作为节目叙述者的嘉宾的不易,从而达到一种感同身受的体会。

可以理解为叙事具有双重的时间系统。在《尹食堂》中,叙事时间通常以顺序的方式保证了叙事的真实性,同时在节目中,将食客食用料理的镜头穿插在叙事顺序时间中,以插叙的方式,设置了节目的悬念,每一集的预告,打乱叙事时间,将精彩之处呈现给观众,维持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字幕对于综艺节目的重要性是任何节目制作人必须关注的,早期叙事字幕仅仅是作为一种解释说明的作用,如今的综艺节目将叙事字幕更是作为一种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工具,画面在文字的装饰下更形象性。《尹食堂》中的特效字幕用各类颜色符号来象征人物心理活动,粉色代表喜悦或者夸赞,红色代表愤怒等等,同时配以各种可爱或诙谐的图画,力图将画面融入一种二次元动画表达方式,让观众更为直接地感受到人物的情绪。

4 结束语

综而述之,慢综艺真人秀节目以回归人性为创作基调,作为一面镜子来省视当今社会快节奏生活物欲横流的氛围,也将本土文化符号融入节目中,以一种平民化的角度来与观众对话,与之产生共鸣。叙事主体以人为本,跳出文本框架限制,增加叙事的真实性;叙事内容兼顾文化内涵,以生活为采样,还原生活、思考生活;叙事技巧的丰富性辅助文化的建构,塑造艺术形象,从而完成由“言、象”过渡到“意”的表达,避免了一种物质主义的倾向,提升文化品格内涵。

猜你喜欢

叙述者真人秀综艺
火卫一上的真人秀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