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意见领袖”的自我把关

2020-11-29李冬梅

科技传播 2020年15期
关键词:意见领袖领袖意见

李冬梅

1 “意见领袖”相关研究

1.1 概念

起源于拉扎斯菲尔德和卡茨二级传播理论,指出意见领袖是大众媒介信息传播中不可或缺的中介,媒介信息须经意见领袖才能到达人群。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研究,进一步指出意见领袖在创新扩散中的重要作用。罗伯特·默顿则将意见领袖区分为两类,即:在某一专门领域拥有较多话语权的单型,在多领域中具有影响力的多型。

产生于第五次传播革命的意见领袖,是在新技术发展中自我演进、产生的新阶层,是促进公共参与和公共协商的重要力量,是信息传播中必不可少的“把关人”“中介者”,积极引导或消极评论,都对事态发展产生影响,改变了传统官媒体主导社会舆论的格局。

“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的人或组织,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群体生活渠道》中提出。传播学者怀特在1950年将此概念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指出新闻报道不是“有闻必录”,而是有大众传媒有取舍选择的“关口”,通过“关口”传到受众的新闻只是少数。

1.2 构成

具有一定权力、潜质的论坛(网站)版主,将现实影响力带到网上的学者、名流、明星,写作能力强、反应迅速、观点尖锐的网络知识分子,行业领军人物、管理者等,通过睿智思考、专业视角及批判色彩对社会冲突或公共事件表达看法,推动法治、道德等社会建设进程。

意见领袖有的出于个人兴趣爱好,在各类网络平台、App等发表言论与观点;有的源于经济目的,受利益驱动在互联网发表作品;还有的存在政治目的,有官方背景,掮负表达政府主张,引导网络舆论同政府意见保持一致,形成网络问政新渠道。

承担的角色大致分四类:一是信息传播者,凭借知识、判断力、社交等,筛选“把关”繁杂信息,并传播出去;二是舆论引导者,从大局出发,以长远眼光和正面效果引导舆论,不因个人欲望或情绪宣泄导致网络风暴;三是监督管理者,具有高度责任感,充当去伪存真、加工筛选等“把关人”职责;四是舆论产生者,网民关注度高,拥有庞大粉丝群体。

2 “意见领袖”的特征

来源广、专业化、草根化、跨界性,具有现实影响力,多接触媒介,追随者能与其互动,多见于男性,多来自一线城市,多站在大众立场,有公众情怀,存在看似矛盾与冲突特征的辩证统一,一部分优质意见领袖逐渐成为稀缺资源,一部分则由于过度开发导致影响力削弱。

2.1 去中心化与中心化并存

意见领袖由不同阶层、社会身份的群体构成,解构了传统媒体为言论中心的舆论格局,打破了专业壁垒,也降低了信息生产与传播门槛,削弱了“沉默的螺旋”效应。在干预社会公益、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公共事件中,通过反馈社会及民众诉求集中、放大单个言论或弱势链接。

2.2 去专业化与专业化同在

大众受信息洪流席卷越发依赖社会“专家系统”,意见领袖因此被赋予了专业期待,而专业化恰恰是意见领袖的基础性要素,通过解读并传播专业资讯,积聚影响并形成权威;且同一专业领域的意见领袖,更易形成意见群落(联盟),在表达与互动中结成若干虚拟共同体,增强群体影响力。在去中心化语境中,单型意见领袖逐渐向多型转变,不囿于专业限制而在不同领域驻足,表现出跨界、多元化特征,明星、商人、作家等群体表现尤甚,从二元对立角度看,跨界性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专业性。

2.3 公共性与个性化并存

意见领袖在构建自身公共性,为公共利益代言时,其社会身份要求以高度的良知和公正的立场,理性分析判断公共社会事件,化解民怨、厘清谣言。在彰显中心话语权力的同时,意见领袖作为个体,也有普通人的情感诉求。一是民粹主义和感性话语能争取民意,唤起网络拥趸情感共鸣,但情绪对观点的挤压不利于建构社会公共领域,阻碍社会信任的形成;二是瞬间被某条消息打动而转发,但这条敏感消息可能存在虚假;三是一些营销机构的介入,让一些意见领袖的撰写和转发“具有目的性和盈利性”。

2.4 影响力由单一型过渡为综合型

卡茨和拉扎斯菲尔德曾提出,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是非正式的;以单一型为主,在某个特定领域享有一定声望,在其他不熟悉领域则可能是被影响者……然而,新媒体时代碎片化、小众化传播,聚集了相同价值理念的人群,粉丝们出于“爱屋及乌”心理,对意见领袖其他方面也会重视和欣赏。

2.5 粉丝存在盲从与颠覆并举的矛盾现象

粉丝们出于崇拜和从众心理,容易接受和附和意见领袖的观点,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但常以匿名的形式漂浮存在的粉丝,非理性、冲动性特质突出,一言不合即可与崇拜对象反目,使意见领袖具有从追捧到攻击甚至被弃的不稳定性。

3 关于自我把关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微博使用率达42.3%,较2017年底上升1.4个百分点。据新浪微博数据中心2018微博用户发展报告,微博大V(粉丝规模>50万或月阅读量>1 000万的用户)增至4.73万,同比增长60%。微博话语权主要集中在“大V”,微博认证账号中新闻机构粉丝数鲜有千万级,仅2012年底,新浪微博粉丝千万以上“大V”超过80人,且大部分是明星、商人、公共知识分子等自然人,庞大的粉丝群放大了意见领袖的影响力。

意见领袖占据信息高位,引发话题、设置议程,推动了网络意见圈群的整合和群体共识的形成,间接也导致不同群体间的分化与冲突。网络与现实不断交融,民众在信息选择上不是看谁说话,而是看哪种话语更反映社会现实,更代表自己心声。巨大粉丝群和社会影响力同自身实力的不对称不平衡,让意见领袖日益成为网络话语触发器、过滤器及扩音器,若给出偏激、非理性引导,轻则对党和政府造成压力,重则危及社会稳定。

意见领袖作为新兴舆论场的重要群体,应主动认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不断扩张并深化影响力,在舆论问题爆发前抢占话语制高点,通过“把关”,合理疏导舆论,及时扼制极端、非法言论。

3.1 法治不再真空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于2013年发布网络诽谤等刑案司法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次数达5 000次以上,或被转发达到500次以上的,可构成诽谤罪。这标志着新媒体环境下,意见领袖管控有了法规依据。自2014年起,政府及各部门加大了互联网环境整治力度,《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意见领袖”客观存在,至少有300名全国性意见领袖参与影响互联网议程设置。

3.2 自觉进行自我把关

在这个受传者可能也是传播者的时代,信息把关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机关、媒介组织。尽管意见领袖发布产品时,微信、微博、抖音等App作为媒介组织会进行审核把关,由于信息海量,把关难免存在疏忽。因此,在构建新媒体环境中,意见领袖应适应新形势,以塑造良好公共形象为出发点,保持自身定位和特色为落脚点,积极构建客观框架,有效进行自我管理。

3.3 组建团队二次把关

新媒体在影响传统媒体过程中,两者相互借鉴、融合前行。就把关而言,传统媒体普遍执行“三审三校”制度;但新媒体在信息筛选、程序设置、价值确定等方面尚无统一标准,对意见领袖自我把关造成困扰。意见领袖可以学习借鉴传统媒体长期积累起来的成熟把关模式,在自己的专业营销团队中,招聘具有较高能力和素养的职业“把关人”,一方面监管甄别信息,另一方面排查意见领袖在自我把关时可能带有的主观性、随意性或臆断,专人负责结合本人监督,不啻为一种有益尝试。

4 自我把关的有效方法

作为公众舆论的引导者,意见领袖影响着网络文化和言论生态,须谨言慎行。

4.1 标准:坚持新闻价值

根据新闻定义,真实是新闻的第一标准。“意见领袖”决定怎样的信息进入大众传播渠道,美国学者盖尔顿和鲁治给出时间跨度、强度或阀限价值、明晰性、文化接近性、预期性、出乎意料性、连续性、媒介内容的组合性、社会文化价值等传媒“把关”九要素。“把关”的实质,不只是分析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还应考虑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因素。新闻生产与传播并不具有纯粹“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一定立场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取舍和加工活动;新闻的选择受媒体、受众及社会文化等多因素制约,达成一致(或满足)优先入选并传播;可见,“把关”过程及结果,是意见领袖(或传媒组织)立场的体现。

4.2 内容:遵循公共价值观

公众在突发性事件中,会自发信任有较强公信力和较高美誉度的意见领袖,这就要求意见领袖在自我把关时,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公共特性,使言论代表民意,引发共鸣。由于尚无统一的价值标准,意见领袖往往依靠个人判断,具有共识性的社会公共价值观,可作为内容自我把关的参照。把关由一元向多元转变,意见领袖在对事件筛选和解码过程中,注意评判与预估言论可能产生的影响力,切不能模糊角色意识,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内容实质。

4.3 议题:把握核心受众群

每个意见领袖都有核心受众群体,在自我把关前应认真分析群体的年龄、职业、兴趣、地域等分布情况,避开容易引发争议和冲突的议题。意见领袖构成繁杂,且存在不同类型,覆盖人群也不同,如有社会冲突事件,大家关注李承鹏;如有证券投资,大家会看李大霄。理性精神是意见领袖的必要元素,批判精神难能可贵,但不能以哗众取宠、吸引关注为目的。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公正的立场和对弱者的悲悯针砭时弊,加速社会改良,赢得认同。在影响粉丝的同时,意见领袖也受粉丝影响,要抵制网络“三俗”之风,抵御“网络公意”裹胁,力图用前瞻视角引领受众,提升群体认识水平、判断能力和文化品味。

4.4 形式:洞察媒体属性

意见领袖需熟知媒体属性,充分把关形式,恰当编辑语境,合理干预议程设置,情感逻辑是网络事件的根本,某些专业性缺失要通过情感力量加以弥补。在构建话语中心的过程中,对同一热点事件的多次评论与转发,能引起粉丝对事件的重视与关注;转发或追评粉丝评论,能增加信息发布频率;跟踪事件进展,能形成意见传播链;捕捉时机,密切关注并巧妙利用舆论能引爆点,在合适时机卷入,能迅速上升为临时话语中心。

4.5 责任:提升综合素质

意见领袖要谨慎用好“拇指话语权”,不断吸聚人气。消息来源应依托权威官方渠道,在提高公信力的同时,避免因误传、失实带来的被动。利用好新媒体互动性、接近性特征,消除意见领袖与粉丝的心理距离,使受众更易理解和接受其观念。要积极回应粉丝,并及时嵌入自己的立场、观点,使其更具个性色彩和亲和力。在语言风格和陈述策略上,要将理性思考、准确数据与感性表达相结合,避免网络暴力。尽管意见领袖与粉丝间互动呈非对称性、弱交互特性,但基于对公共事件的共同关注,或共同兴趣爱好,频繁互动互访并由此形成的意见联盟,有助于稳定传播结构,放大影响力。

5 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意见领袖”作为媒介和舆论“把关人”意义重大。意见领袖应加强政治自律,提高文化修养和内心修为,拓宽涉猎面,提高社会责任,塑造良好公共印象,珍惜公众给予的大量关注和超高信任,恰当运用公信力,谨慎使用话语权,加强把关、及时辟谣、追求真相,通过提高对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利用内化而来且带有个人特色的信息为粉丝服务,当好所在群体的监督员、导航员,促进主流话题传播,共同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社会公共秩序、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更好地在网络舆论引导进程中发挥作用,助推网络文化生态建设和社会进步,让意见领袖在传播上的口碑和作用实至如归。

猜你喜欢

意见领袖领袖意见
领袖风范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微博动员、维权倡议与记者的利益表达机制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领袖哲学
微信营销意见领袖培养现状研究
平民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