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需求的服装专业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研究
2020-11-29李爱英
李爱英
(河南科技学院 服装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产教融合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而且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都适用。服装专业教育迫切需要改革,急需培养具有岗位实践能力的实战型人才,彻底解决教学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加快产教融合的步伐,真正做到以人才培养引领产业发展,推动产教融合就是助推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稳定、催化人才培养[1],是当前服装教育的重中之重。
1 产教融合的含义
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生产与教学、专业与产业链[2]的深度融合,是面向企业人才需求的重要措施,也是顶层的设计融合,需要制度、业务、发展、模式等维度的相互融合互动。
产教融合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用人难、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满意度低的问题。给企业和学校搭建用人直通车,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什么用人标准、达到什么样的岗位技能,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与企业联合制定培养方案,成立该企业的研发中心或者工作室,配备负责人与选拔的学生,提前两年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进企业参与实际的项目,企业技术人员来校上课,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打造“金课”“名师”,通过“双创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竞争力。
2 服装专业产教融合的现状
2.1 观念落伍
有些院校简单地认为与企业签个协议、挂个牌、请企业师傅来上几节课、企业安置学校几个毕业生就业,或向企业拉点赞助作为奖学金、要些设备丰富实训室建设等就是校企合作。推行产教融合缓慢,企业不够积极,原本应该进行为期两年左右的多次进厂实战实习,学校只能进行短期的“放羊式”“低层次”顶岗实习。
2.2 毕业生就业难
由于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脱节,毕业生就业存在畏惧心理、不自信和改行现象,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不具备设计和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的能力,不能达到岗位需求能力的标准,导致频繁跳槽和改行现象严重,浪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
2.3 没有实质性合作
由于校企合作浮于表面形式、产教融合深度与系统性欠缺,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联系比较少,不能充分把项目融入课堂,学生只是象征性地进行一段时间的顶岗实习,不能真正进入产品研发等技术部门,对企业的忠诚度低,且实习结束后另选就业单位的现象严重。
2.4 合作机制问题
由于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与校企合作形式不匹配,难以满足企业有针对性的订单式培养要求,无法做到工学交替。学校不能为校企合作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企业很少把学校的教学计划纳入其工作计划中[3]。
3 “学校+企业+市场”三位一体式培养体系构建
3.1 培养模式
针对院校目前设置的专业方向联系相关企业,每一个企业签订一个为企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横向项目,企业提供经费支持,双方签订保密协议,以保护企业的切实利益。学校为每一个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或者企业冠名的工作室,提供场地、2~3位负责教师及15~20名大三学生。研发中心将成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基地和产品研发基地,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坚实平台,是企业获得所需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力保障,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真正的人才输送直通车。
校企双方针对企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标准、培养目标、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论证,解决“给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些目标问题,制定一套适用于该企业的课程体系,大一、大二按照已有培养方案基础培养,大三、大四根据订单培养。
研发中心按照课程体系进行定期的校内和企业学习与实践,企业选派技术人员进驻研发中心,长期参与人才培养;学校研发中心负责人每周与企业互通,每月向企业汇报,定期带学生进驻企业实战学习,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为企业研发新产品。老师出产品,学生是老师的助手,毕业后就业成为设计师助理。企业把新产品研发任务下发到企业和学校的研发中心,一定时间后召开新产品论证会,筛选具有市场前景和生产价值的设计,给予作品被选中的学生一定的奖金奖励,投放市场后根据销售量再给予适当的提成。
3.2 项目实施
双方签订横向项目协议后,第一次支付时间为合作协议签订后的一周内;第二次支付时间为下一季学期开学前。项目合作一般为3~5年,以后每年分两次支付,第一次支付时间为每年秋季学期开学前,第二次支付时间为春季学期开学前。
企业提供会议室、相关多媒体设备,定期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在实施项目化课程的过程中,提供企业真实的横向课题,用真实课题引导课堂教学。推荐3~5名企业对接人员,做好后期研发中心的对接和指导工作;推荐若干名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职业能力分析会,进行所需人才的职业能力分析;推荐3~5位企业业务领导参与课程体系论证,和国内高等服装教育专家共同论证基于当地服装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荐若干名岗位技术专家和高校教师共同完成每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并给研发中心学生授课;推荐1~3位能够将企业文化融入学生职业规划的企业领导、企业专家,通过讲座引导学生认识当地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
学校提供产品研发中心所需场地及教学设备等资源,研发中心配备相应的师资和学生。
学校技术服务的内容:针对企业进行人才现状及需求调研;针对岗位培养目标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构建基于该企业需求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完成课程大纲的开发与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在学校成立企业的产品研发中心,以横向课题形式实施项目化教学实践;针对企业产品开发特点进行校企教师团队能力培养;针对企业产品研发项目需求购买教学设备,建设产品展示环境标准和制度;探索创建校企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及制度。
学校技术服务质量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经国内高等服装教育专家论证及该企业认可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由企业全程监督,校企共同按照培养计划实施,使培养的人才符合该企业的发展需求。按照新方案,在研发中心培养的毕业生具备该企业1~3年的岗位需求能力。
3.3 产教融合的成效
(1)教学培养模式建设。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建设服装产品研发中心。打造8~10门“金课”,从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建设、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制定具体措施,注重培养效果。
(2)教学团队建设。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校内专业带头人和教学新秀的选拔、培养,积极引进名校名师、企业专家技术人员课堂亲授,引进企业项目化教学,形成一批优秀的教学团队,培养业界具有影响力的名师。
(3)项目实验中心建设。继续推进实验示范中心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改善实习实训条件,系统设计实施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习实践管理。
(4)课程建设与科研产出。通过产教融合项目的实施,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发表一批高质量的教改和学术论文,编写高水平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5)企业收获人才。通过项目的实施,企业文化不断向研发中心的学生渗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研发中心为企业定向培养的毕业生每年都可以进入企业就职,并且符合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标准,实现无缝衔接。
4 结语
服装专业教学的目的是为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服务、为当地企业培养和输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但是,当前有些服装专业教育没有针对地方服装产业的岗位需求,且课堂学习没有针对性,与当地服装产业结合不紧密,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导致许多学生毕业后由于不能适应企业岗位需求而转行离职。只有走真正的产教融合之路,建立校企命运共同体,把企业的实战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深入企业实践,为企业做产品研发,参与企业的核心技术环节,才能为企业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人才,既解决了企业的用人难问题,又实现了毕业生就业的无缝接轨,做到校企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