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之美:在发现与创造中映射自我的力量

2020-11-28李阳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

马克思认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自身,也创造了美和艺术,给人的创造物打上了美的印记,从而推动了文明的发展。美,让人在创造中看到劳动的成果,看到自己改变世界的力量。无论是以生产劳动为核心的社会美,还是体现人与自然劳动关系的自然美,都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劳动教育应尽最大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发现自我的力量,从而加深他们对劳动美的理解,影响他们劳动的态度和兴趣。一个从小热爱劳动、拥有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价值观的人,内心会日渐强大,体验会基于美好,目标会朝向高尚,热爱会发自真心。爱是一种情感,而美会激发心中的爱。当学生在劳动中能够感受多到应接不暇的美,劳动便已进入他的精神生活。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他会挺得住困苦,抵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遇事不慌乱,内心不枯竭,体力保持健康,工作效率倍增,生活容易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教育也在塑造心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总目标的重要途徑。它不仅有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也造福于社会的美好未来。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于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之后,被国家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20年密集出台了两份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文件,包括3月20日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7月15日教育部的配套文件《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国家之所以就劳动教育连续发布政策层面和具体实施层面的要求,既说明“劳动教育是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把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答记者问》)(以下简称《答问》),关系到教育能否全面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也说明近年来劳动教育有缺失,“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意见》)“当前忽视劳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轻视体力劳动,尤其是看不起普通劳动者”(《答问》)……所以,亟需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劳动教育。

细分上面提到的劳动教育的种种缺失,将其放到劳动素养的四维框架里考察,发现既有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习惯的缺失,也有劳动精神的缺失;而劳动精神是“以劳育美,以劳树德,以劳动创造幸福生活,让学生爱劳动……提高学生发现劳动美、欣赏劳动美、创造劳动美的能力”(龚春艳等《劳动素养:新时代人才的必备素养》《中小学管理》2020年第4期)。这种能力看似只是精神层面的素养,却与其他三种素养关系密切,甚至直接影响劳动素养的全面形成。试想,当学生能够发现并欣赏劳动中的美,进而能够通过劳动去创造美,怎么可能没有积极的劳动态度、足够的劳动能力和良好的劳动习惯?那么,劳动之美,美在哪里?它是怎样润物无声地成就着学生的劳动素养,又是如何决定着学校以该有的姿态完成劳动教育中的关键词——“教育”的使命?抚顺市新抚区胜利中心小学基于劳动教育的校本种植课给了我们启示。

启示一:学校劳动教育要有“教育的意蕴”

劳动教育是一种劳动行为,但作为“五育”中的一种,它更是一种教育行为,在保有劳动的属性之外,还始终拥有“教育的意蕴”。

(一)劳动教育中的“劳动”要与教育结合在一起

劳动教育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对学校教育而言,也不是一个新任务。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的将“爱劳动”列为国民五项公德之一、将生产技术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7年)把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写入教育方针,到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1978—1999年)“在理念上对劳动教育的方针定位进行了慎重的调整,在实践中加强了对劳动教育的系统化建构”,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2000—2012年)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拓展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到新时代的2015年教育部联合团中央等部门发布的旨在提高中小学生劳动素养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有关劳动的概念一直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有所体现,“但学校层面的劳动教育还是不够的”(李坷《嬗变与审视——劳动教育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重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为什么“不够”?这其中有时代和经济的原因——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亟需劳动技术的提升和创新;也有政治的原因——比如“文革”期间将劳动与学习对立起来,将劳动与阶级斗争联系在一起;还有教育的原因——比如模糊了“劳动”与“劳动教育”的界限,模糊了承担立德树人的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应该为“劳动”而“劳动”,还是应通过“劳动”完成“教育”该承担的使命的界限。正因为如此,在《指导纲要》发布后,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首先指出:“劳动教育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专业性比较强。提高劳动教育质量和水平,必须加强专业指导。”这表明,劳动教育不等同于劳动,它的开展,需要依据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需要实现教育的目标。那么,“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区别在哪儿?劳动教育的专业性体现在哪儿?劳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又是什么?

《指导纲要》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概念进行了明确区分:所谓“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所谓“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指导纲要》在围绕劳动素养的四维框架确定劳动教育总体目标时,也把重心放在了全面育人的大方向上,即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由此可见,“劳动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教育活动。

这一点,从国家确定的中小学不同阶段劳动教育的具体规定中也可以看出:低年级在劳动层面要求“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在价值观层面要“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中高年级在劳动层面要求“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在价值观层面要“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初中生在劳动层面要求“兼顾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在价值观层面要“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安全意识,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高中生在劳动层面要求“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在价值观层面要“理解劳动创造价值,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这意味着,无论哪个年段的劳动教育,都必须将“劳动”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这也意味着,无论是三类劳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勞动——中的哪一种,最终都是一种教育活动,其价值观层面都指向教育的目标;都需要学校和教育者按照教育的规律、以教育的方式去完成。也就是说,要体现教育的元素、教育的专业性。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态度鲜明:“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要把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重视劳动的教育功能;如果只劳动没有教育,培养不起学生的劳动观点,更不能把劳动作为惩罚的手段。”

抚顺市新抚区胜利中心小学的种植园课程基于清醒的教育意识。在校长殷铭华看来,劳动教育不是让孩子单纯劳动,而是要通过劳动教育,强化其他“四育”。的确,只有“劳动”而没有“教育”,或者只有“教育”而没有“劳动”,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教育,因为只有教育,才能让学生经过劳动层面抵达价值观层面。

(二)劳动教育中的“劳动”要有清晰的“教育”目标

从教育部的《指导纲要》中对劳动教育重点和劳动类型的界定——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可以看出,劳动教育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学生要动手操作,要出力流汗,要有体力上的锻炼,除了要有必备的劳动能力,还要磨练意志,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实现劳动教育的总目标。如果劳动没有教育目标,只有任务目标,就等同于普通的生活、生产和服务性劳动,教育缺席,没有参与其中,劳动过程中精神层面、价值观层面的目的就很难体验与实现,劳动教育就失去了其由学校主导的意义。具体到一所学校、一类劳动、一次实践,一个过程,只有当教育的指向明确,劳动才有可能突破为劳动而劳动的边界,升华为对学生意志品质和劳动观念的培养,实现劳动育德、全面发展的大目标。

在抚顺市新抚区胜利中心小学的校长殷铭华的构想里,校本种植课从一开始便有着清晰的教育目标,即“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对劳动的正确态度和看法,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在此目标下,学校以种植园的劳动实践为依托,既“树德”又“增智”,还“强体、育美、创新”,“五育”同步,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全面育人。学校还将劳动教育的目标与学校具体的办学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劳动教育成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实施快乐童年教育,放飞美丽幸福梦想”有效实施的载体,充分利用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给孩子们打造了种植园这样一个特别的劳动基地,助推学校特色发展。

(三)劳动教育中的“劳动”要以课程的方式呈现和建设

《指导纲要》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既然是“必修课”,又有课时的硬性要求,就不能随意发生、碎片式进行、形式化完成,而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因地制宜,而保障其实施的最好方式就是将劳动教育课程化。当前普遍的共识是劳动教育“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抓手与全方位渗透相结合”(毛菊、孟凡丽《劳动教育:现实困境、本义探寻与教学方案》《课程·教材·教法》2020年第1期)。抚顺市新抚区胜利中心小学自2017年开始的种植园活动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明确的课程意识,期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探索:第一阶段只是把种植活动与综合实践学科相融合,教师不定期利用综合实践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到种植园了解简单的种植知识,初步掌握劳动技能,弘扬劳动精神;第二阶段将种植活动嵌入到部分学科教学之中,将劳动教育在部分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有了切身体验的孩子们无论在品德课上学习“生产与生活”一课,还是在语文课上读《幸福在哪里》,都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到了第三阶段,才开始专门开设“快乐种植”课程,并明确排进课表,一至六年级兼周1课时。在这一阶段,学校对课程要素进行了完善,包括明确课程目标——劳动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科学探究目标和实践体验目标,明确实施过程——确定主题、划分区域、制定“四包”(包种植、包培育、包管理、包收获)班级责任制、建立管理责任田的“护绿小组”,明确年段目标——低年段以培养劳动意识为主,中年段以掌握劳动技能为主,高年段以开展社会实践为主,初步建立了系统的劳动实践体系,形成了种植园课程的教育模式,保证了劳动教育的有序进行及育人目标的逐步落实。

(四)劳动教育要以个性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劳动自觉

如同任何劳动只有适合每个人的个性才能释放出最大的创造力一样,劳动教育也只有建立在不同年龄学生的身体条件、认知能力甚至是审美情趣的基础上,创造适合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孩子都得以自觉自愿、不懈坚持的劳动情境,“面对真实的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服务任务情境”“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指导纲要》),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他们对劳动的热爱,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这样的情境除了日常劳动、服务性劳动所需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外,若能在学校创设,对于劳动教育的实践再好不过。抚顺市新抚区胜利中心小学校领导慧眼识珠,发现校园外那荒芜多年、无人打理的山坡可以成为孩子们劳动教育的宝地。经过深入调研、认真思考、教职工反复研究、家委会充分论证,确定了就近变荒山野坡为快乐种植园、实践劳动教育的方略。为此,全校师生齐上阵,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实际上,他们的劳动教育从开山辟路、清理树根杂草、废物利用的第一天就开始了。大家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约一千平方米的两块种植园,换来了几十级水泥台阶和一条1.5米宽、近50米长的甬路以及三排近20米的榆树林。建设种植园的过程就是劳动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从此,学校有了实施劳动的教育基地,有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平台”。全校各班包括幼儿园分别根据学生多少和年龄大小领到了责任田,每个孩子都是责任田的主人。学校交给他们的劳动任务建立在他们的年龄足以承受的工作量、足以习得劳动技能的前提下,所以,他们不会有因劳动而产生疲惫感和挫败感,反而愈发主动、自觉,享受劳动带来自信和快乐。

(五)劳动教育要通过评价环节落实和深化

当劳动教育成为课程,当劳动教育有了合适的条件,能否落地,还需要它像其他“四育”一样有评价的环节做检验。关于劳动教育的评价,目前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有学者认为,“如何监督劳动教育的落实,如何评价劳动教育等问题亟待破解,否则劳动教育难逃只在‘课程表上出现而无法落实的命运”(毛菊、孟凡丽《劳动教育:现实困境、本义探寻与教学方案》《课程·教材·教法》2020年第1期)。不过,《指导纲要》对劳动教育评价给了具体的建议,提出要“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鼓励、支持各地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即时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具体可以通过平时表现进行评价,可以在学段结束时结合素质档案进行综合评价,还可以开展学生劳动综合素养监测与评估。

抚顺市新抚区胜利中心小学3年来根据种植课程的特点和孩子们的喜好,巧妙地设计了多种有趣的活动来检验劳动带给学生的成长和变化。比如每年6月的“活动展示”有“我种植·我快乐”摄影展、日记展,都以图片和文字展示孩子们在种植园劳动的发现和体会;每年10月的“成果展示”有“胜小种植收获日”“小小园艺师评比日”“小小演说家演讲日”,全体学生走进本班的责任田,收获自己辛勤培育的果实,展示、推介丰收的成果,讲述劳动的体验,分享劳动的快乐。那些从小就读过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那些被苦口婆心的老师们谆谆教诲的诸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的道理,在劳动之后都扎根在孩子们的心里;每个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对各班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进行统计和表奖……这些活泼、多样、生动的活动,是学校对劳动教育评价方式的一种有益探索,它们既是劳动的一部分,也是教育的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交流总结劳动所得,展示分享劳动成果,确认强化劳动价值的认同。

启示二:学校劳动教育要有“融合的目光”

虽然劳动教育是“五育”中的一种,多在综合实践课上实施;但从国家对劳动教育的解读和要求上看,无论其内容、类型还是途径都体现了明显的交叉、多元与关联。这就需要学校始终以“融合的目光”开展劳动教育。

(一)与各学科课程融合

前面提到,劳动教育已被列入必修课,课上可以进行有关劳动的“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但基于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劳动教育不可能只在每周一节课上进行。为此,《指导纲要》一方面要求独立开设劳动教育课,一方面要求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要有重点地纳入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纳入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纳入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數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非常具体地规定了不同课程的劳动教育目标。

抚顺市胜利中心小学借助种植园这样一个载体,让劳动课程与学校各学科课程深度融合,种植园成了语文课的观察园、数学课的计算园、美术课的写生园、英语课的演练园、科学课的实验园、品德课的培育园和综合实践课的活动园,成为学生各科学习实践的基地、多方面能力拓展的舞台和优秀品德养成的沃土。一个低年级的孩子,把劳动细节和过程记了下来:

今天是种植花生的第一天。为了让花生更快发芽,我特意把花生粒放在水里泡了一个晚上。那些花生已喝饱了水,正腆着肚子,躺在碗里打瞌睡呢!

我从碗里挑了几个饱满又初露嫩芽的花生粒,用手指在地里戳了几个坑,每个坑里放两个花生粒,又用土轻轻埋上。愿不久,就有一抹绿色破土而出。

15天之后,小作者有了惊喜的发现:

今天,一个花生苗的小尖从土里探出头来,它不是我想象中油油的绿色,而是嫩嫩的乳白色,很温和的感觉。

那个小芽,好似一个小娃娃,矮矮的,胖胖的,嘟着嘴,望着我,我好喜欢。

地里已经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裂缝。起初,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有点紧张。爸爸笑着告诉我,这就是花生发芽了。

静下心等待,我相信,会有奇迹出现。

这篇种植日记,观察细腻,感受丰富,描写生动,满是童真童趣,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的运用自然贴切。劳动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技能,还有对生命的理解和语文、自然等学科知识的巧妙运用。

(二)家校社会三方融合

尽管学校在劳动教育中起着主要作用,但在新时代,只凭学校,不可能独立完成劳动教育的任务,必须三方协同,“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和功能”——家庭是基础,重在习惯养成;学校是主导,重在系统规范;社会是支撑,重在体验服务(郝志军、哈斯朝勒《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是推进劳动教育的根本渠道和途径》《人民教育》2020年第8期)。

胜利中心小学的种植园无论是建设过程,还是后来纳入课程,都是与学校教职员工、家委会以及社区、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相关单位多方反复研究、充分论证、沟通交流的结果。每年春天,学生、家长和老师都会一起研究班级里的种植园要种什么、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家长会来到学校跟孩子们一起莳弄种植园里的蔬菜花草。校内种植园劳动不仅让孩子们具备了劳动的技能,也点燃了他们对劳动的热情,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为了让劳动的习惯持之以恒,每逢周末、月末和期末,学校都会利用微信平台助推,针对不同年级安排相应的家庭劳动作业,请家长按照学校要求协助和监督孩子进行家务劳动。学校积极引导,家长示范督促,社会积极助力,孩子们积极参与,保证了学校与家庭在理念和行动上的同步,带动了劳动教育方面家庭与学校融合、家庭与社会融合、学校与社会融合。

(三)“五育”与核心素养融合

在党的教育方针中,德智体美劳“五育”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互相联系,共同承担着全面育人的使命。《意见》在“指导思想”中明确要求,劳动教育要“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因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这意味着,“劳育”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其本身承担着与其他“四育”共同育人的作用,还通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劳动教育中,需要以核心素养三大方面中的“文化基础”作条件,以其中的“自主发展”为目标,通过“社会参与”去实现和拓展。而核心素养中的六大素养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特别是“实践创新”及其三个基本点——劳动意识、问题解决和技术运用,都将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得到培养。

在胜利中心小学的种植园课程上,老师们利用得天独厚的大片土地,让孩子经历春种秋收,从翻土、扣膜、种苗、浇水、拔草到收割、品尝,体验完整的种植过程,增长知识,感受劳动的乐趣和自然的美好,劳育中有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五育”之间互相融合,六大核心素养综合提升。

(四)关键能力之间融合

劳动教育中的关键能力应该包括劳动实践、创新和合作等能力,它们与劳动素养包括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精神四个维度密切相关。教育部的《指导纲要》在谈及劳动教育的基本理念时,强调了实践性,“注重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身心参与”“手脑并用”;也强化了创造性,“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技术,打破僵化思维方式,推陈出新”;而劳动中的创新和实践活动很多时候仅靠个人能力无法完成,需多人合作,要有与他人配合的意识与能力,这种能力恰恰也为现代劳动者所必备。

胜利小学的种植园课程将培养现代劳动者所需关键能力明确写进了课程目标,比如在“劳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既要求“学习种植方法、栽培技巧,亲自种养植物,参与管理,了解一些植物的生长情况”,也要求“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每个班级分到一块责任田,从课程资源上明确了劳动实践的场地;建立了班级负责制,从制度上规定了合作的必要;而在具体细节上,则给各个班级创造和想象的空间。比如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责任田进行个性化的美化,孩子们动手动脑,商量研究,或用砖头垒砌,或用栅栏围起,或用鲜花点缀,劳动所需的关键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同步提高。

启示三:学校劳动教育要有“审美的视域”

审美,是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可缺少的视域,这里的“审美”有着特殊的含义,即“倡导一种基于劳动基础之上的现代审美人格的培育,让学生在劳动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在自我价值感的获得中达成一种美的人生境界”(田慧生《全方位育人:开启劳动教育新时代》《中小学管理》2020年04期)。重庆市人民小学的劳动课程围绕地域文化以美为核心设置了“美物”“美者”“美景”三大课程群,把“劳动审美”作为课程的总体目标之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的劳动教育为孩子们搭建了四座“桥”,其中之一就是“美遇桥”,希望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科学体验美的根源、美的真理、美的情趣、美的创造……总之是“遇见美”;抚顺市新抚区胜利中心小学的种植园课程通过种植过程让学生感受播种的美、成长的美、收获的美、合作和创造的美,完成小学阶段劳动教育的启蒙和积极劳动价值观的建立。这些劳动实践表明,当学生在劳动中找到自我价值,就会真正认识到劳动之美,就会发自内心地热爱劳动、参加劳动,进而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而帮助学生在劳动中发现、欣赏、创造美,形成劳动素养,正是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那么,具体说来,劳动之美,美在哪里?

(一)幸福生活的创造之美

劳动之美,美在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4月28日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说:“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正因为劳动创造了人世间的一切幸福,所以劳动才最美丽,才“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这决定了其必然产生创造性。实现“美好梦想”、创造“美好生活”都需要创造,需要诚实劳动;劳动通向美好的未来,也成就美好的现在。对学校劳动教育而言,除了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的观念外,还必须树立“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引领学生从美的角度看待劳动的价值、认同劳动的意义、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指导纲要》),让孩子们从小就体验“劳动美好”“劳动奉献”与“劳动幸福”等劳动精神,最终实现“以劳育美,以劳树德,以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人生目标。

幸福的生活不会凭空而来,需要辛勤的劳动去创造。创造是一个从无到有、从除旧到创新、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端到高端、从粗放到精细、从平凡到卓越的建设过程,它在中华民族的千年文化里一直被尊重和礼赞,那些我们熟悉的无數成语——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含辛茹苦、废寝忘食、日夜兼程、挥汗如雨、埋头苦干、精益求精、脚踏实地、坚持不懈……都表达了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理解和尊敬。有了辛苦的劳动,才有创造的惊喜和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教育的希望也与创造、与劳动价值观、与人的成长联系在一起,“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练意志,提高自己”;人民教育家于漪在谈到劳动与人生的关系时,也强调“劳动创造着美丽的人生”(于漪《劳动教育,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上海教育》2020年5A)。对于小学生来说,劳动就是从日常生活做起,创造就是从点滴小事开始。劳动教育要教会孩子们的不仅是如何劳动,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发现劳动中的美,体会创造带来的幸福。

殷铭华校长带着师生和家长把杂草丛生的荒山变成绿意盎然的种植园,无论是开山铺路,还是播种浇灌、日常维护,都需要从点滴做起,孩子们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辛苦劳作是有来自于种植园的回馈的:那从泥土里冒出的新芽,那在枝干间舒展的绿叶,那色彩斑斓芬芳四溢的花朵,那挂满枝头的累累硕果……都让自己满足、沉醉和欢喜。就像一个学生所说:

每天清晨,我们伴着朝阳,拎着水桶,走向自己心爱的小苗。我们见证着小苗从大到小,每天和小苗共同快乐地成长。在我们的悉心呵护下,这些小苗从静静地躺在土地下,到破土而出,直至未来长出一个个可爱的果实。我们在种植中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品味着收获的快乐,这种体验将成为我们人生宝贵的财富。

孩子们不仅能劳动、会劳动,也爱上了劳动,最重要的,是发现了自己的创造给自然、给集体、给自己带来的美好改变,并因此而加倍热爱劳动。

(二)自我力量的映射之美

美是什么?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就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关于“人的本质”,恩格斯在他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解释“是人类掌握制造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工具以及努力改造客观存在世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也就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劳动。马克思认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自身,也推动了文明的发展,“创造了美和艺术”,给人的创造物打上了美的印记。美,让人在自己的创造中看到劳动的成果,看到自己改变世界的力量,所以,无论是以生产劳动为核心的社会美,还是体现人与自然劳动关系的自然美,都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由此可见,在劳动教育中,尽最大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发现自我的力量,不仅会影响他们对劳动美的理解,也同时影响他们劳动的态度和兴趣。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劳动兴趣时,举例强调,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能够作用于大自然——能让植物结出更多的果实,能用工具把木料或金属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儿童对自己力量的意识和对事物的主宰感越强烈,他们克服困难的精神就会越顽强和坚韧,日常平凡劳动在他们看来就越有趣”(《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从教育的角度解释了劳动中自我力量的映射对儿童劳动观的改变。

在胜利小学的种植园课程里,毫无疑问会面临很多实际问题,需要孩子们动手、动脑去解决。比如,选什么样的种子才能发芽?不同的植物浇水的频率应该是怎么样的?果树怎么剪枝?什么时候施肥?杂草的多少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也是孩子们作用于劳动对象,从而证明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孩子们在学校为他们精心设计的以“我种植,我快乐”为主题的《种植日记》里生动地记下了这些过程:

苹果树刚栽的时候像一把光秃秃的扫把,经过我的细心栽培,它长出了果子,也穿上了新衣。这几天我上山浇水时,看到它枝繁叶茂,长得这么好,忍不住开心地笑,我很自豪。

海棠树刚栽的时候只有干巴巴的枝干,我每天都会给它浇水。虽然辛苦,但我很快乐。过了十几天,它竟然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冒出了花骨朵。生命真美好,妙不可言!我要更加用心,小心呵护它,等到它结出果实的那一天。

今天,天气晴朗,我和班里的同学给油菜浇水。我惊奇地发现,油菜冒出“小头”!我高兴极了,把它身边的小草都拔光了,让它快乐生长。功夫不负有心人,油菜长大了,有十多厘米高了。其他同学的菜园里的菜也长高了不少,这是我们努力劳动的结果。

从这些记录里,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都从劳动成果里看到了自己智慧的力量,见证了努力之后的成果,那种由衷的自豪和快乐就是劳动和创造所产生的美的体验,就是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之后的自我确认,就是劳动教育所期待的“正确的劳动态度”和“积极的劳动精神”在教育对象上的落实。

(三)集体合作的归属之美

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显著的实践性和突出的社会性。所谓社会性不仅指的是“要发挥劳动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也指要让学生通过劳动学会分工合作,体会平等、和谐的劳动关系。这一点,相对于自我服务劳动,集体劳动、公益劳动尤其需要合作精神。而学校的劳动教育,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意见》中,特别强调每学年要设立劳动周,而且要“以集体劳动为主”。这表明,国家劳动教育的目标不单单是要学生学会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还要学会与人合作等现代劳动者应该具备的劳动品格。

如同其他集体活动一样,集體劳动可以检验在一个群体里,不同个性的每个人为了顺利完成共同目标所应具备的融入彼此、相互配合、谦让自律的能力。所以,劳动教育既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的契机,它所创造的集体劳动的氛围,增加了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学会的教育内容,让孩子们体会到实现自我固然是一种快乐,跟小伙伴在一起愉快合作、在一个集体里被认可、找到归属感、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同样令人愉悦,也是一种美好。

在抚顺市新抚区胜利中心小学孩子们的《种植日记》里,可以明显感受到了这一点:

我们三年一班种的是花生。本来花生是埋在土里的,这些天,它们慢慢长大了。叶子是圆圆的,每一棵上有六七个叶子。叶子越来越大了,花生也成熟了。拔出来,一串一串的。看着好高兴啊!这是我和老师同学一起劳动的结果。这就是我的团队,三年一班好棒!

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只有在集体活动中才能培养。校长殷铭华发现,现在的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也不会主动与人配合,不懂得尊重他人,学校有必要帮助他们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种植活动中,仅播种环节就能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协作的重要性。学生有的负责指挥,有的负责打水,有的负责挖坑、栽种。通过大家的团结合作,最终完成整个播种过程。每班都有的责任田给孩子们创造了最好的劳动项目和劳动环境。日记里,当学生看到自己劳动的果实,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的团队,这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特别宝贵,因为“对待集体利益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热爱劳动的标准”,所以,进行劳动教育“要有一个好的集体,其中所有成员都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的劳动关系中,大家都关心共同的事业。这种集体对个人努力所做的公共评价,在激发劳动动机上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论劳动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这种由集体的力量激发出来的劳动积极性因其同时伴随着社会性认同,会给学生带来数倍于自我认同的美好感受。

(四)知识求证的发现之美

劳动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学校劳动教育以动手、体力劳动为主要方式,但方式不是目的,通过“动手”去认识世界,“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才是目的。这里的“增智”就有进一步学习知识的意义。当平时在课堂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得以求证、应用,甚至可能是纠正和升华,实践对理论、对知识学习的反向作用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倍增;而有了知识的基础,更有利于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

胜利小学的种植园不仅是孩子们劳动的乐园,也是他们学习的乐园。由于种植园课程从建设初期就定位于学科融合,所以不同学科都可以在种植园里找到鲜活的学习和研究资源。劳动实践与知识的学习关联越密切,或者实践的内容与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差距越大,越能激发孩子们对知识探索的兴趣和欲望。他们在劳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所学的知识,建立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连接点,劳动成为需要和快乐,劳动教育走向深化和升华。这样的结果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正是劳动教育的特点,即学生越是经常体会体力劳动要以知识和原理为基础,对劳动的追求就越强烈。胜利小学的孩子们在种植园课程中发现,劳动实践与知识学习能够相互转化、渗透和促进,辛苦的体力劳动因此充满了创造的可能和条件,带来了单纯的脑力劳动所无法带来的美好感受,劳动从此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真正热爱的事。

(五)精神追求的高尚之美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看重劳动与人的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人的精神生活中,对待劳动的态度是极其重要的方面,一个“无所用心,缺乏情感体验的人,不可能成为热爱劳动的人”。在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时,他经常组织学生与优秀劳动者见面,目的就在于系统地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在他看来,最重要的不是把坏影响隔离,而是保证好影响被孩子们接收到。要使他们从小就受到崇高精神的鼓舞,培养“一种使自己的人格去追求某种有意义的、高尚的事业的感情”,这种情感会让孩子们在精神生活和智力生活中确立美好而崇高的目标,并由此产生对体力劳动的内心需要;否则,无论多少劳动量的积累,都不能使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劳动。

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世界各国的劳动教育都不仅指向创造物质财富,也指向精神财富的创造;不只注重劳动技能的训练,也重视学生的精神建设:英国要求学生参加基于学校、社区的公益、志愿活动,鼓励通过劳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对他人的关爱、对公益的热情;德国在小学低年级的手工课上把动手能力与想象、审美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日本的劳动教育在劳动态度的培养上,直接与道德课结合在一起,要求思考个人与家庭、社会的协作关系,养成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实践的态度;美国的劳动教育重视自信心、责任心和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

在我国,劳动教育最终同样指向精神世界的塑造,它“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指导纲要》),是“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思维”(王殿军《补齐劳动教育短板》《中国教育报》,2018-10-31)。所谓“精神财富”包括《指导纲要》中提到的“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增強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从小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能不惧困难、敢于挑战、坚韧不拔、认真负责、互相协作、团结友爱、诚实守信、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杜绝浪费,以及与德智体美教育互相支持、共同发力而形成的美好性情和品德……对此,殷铭华校长体会很深,她发现,“种植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们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互助意识,让孩子们体会到大自然的慷慨与无私,使孩子们懂得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懂得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创造性地劳动,这些美好的品德难能可贵。”

一个人从小拥有这些精神财富,意味着随着劳动技能的提高和劳动习惯的养成,他的内心会日渐强大,体验会基于美好,目标会朝向高尚,热爱会发自真心。爱是一种情感,而美会激发心中的爱。当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到了那么多应接不暇的美,劳动便已进入他的精神生活,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他会挺得住困苦,抵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遇事不慌乱,内心不枯竭,体力保持健康,工作效率倍增,生活容易幸福。正如李坷教授在《嬗变与审视》中所言:“有了内在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就有了一生幸福的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教育也在塑造着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总目标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有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也造福于社会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李阳)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学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生写话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