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诵读古诗词 品鉴多样美

2020-11-28蒋文波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0年7期
关键词:诗句节奏意境

蒋文波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当代小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同时,也应当以古诗词当中蕴含的人文情怀为契机进行渗透教学,使学生不仅能够通过字面感受到古诗词的节奏美、音韵美,欣赏到古诗词中蕴含的画面美、意境美,还能透过字面领略到诗人的情怀美、人格美。

一、在朗读中直观感受美

语言能力的形成来源于大量的文本朗读。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树立“朗读为主”的观念,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等。在朗读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和训练,使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感受到古诗词别具一格的美。当学生无法掌握其中的情绪时,教师应给予示范。

1.均匀和谐的节奏美

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不同诗句的韵律,并引导学生根据词义划分节奏,最后根据诗句表达的感情确定朗读的基调。

五言诗一般划为三个语节,即“二二一”格式,但如果要保持诗句意境的完整性,那将其划分为“二三”格式更合理一些,如:“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七言律诗的朗读节奏可划分为三种。我们可以按诗句的含义将之划分为“四三”,如:“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按节奏划分为“二二二一”和“二二一二”,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悦耳顺畅的音韵美

古诗讲究平仄的搭配和字数的整齐,字音要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

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坐船时见到的景象。诗人抓住一系列急剧变幻的景物,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仅用二十八个字便把一场骤雨写得鲜明生动且极富情趣。

面对如此美的画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加强对古诗韵律的把握,从缓慢深沉转至急促跳跃,再到大气磅礴,最后以平和舒缓的语气收势,使学生在不同的语调律动中领略到画面的转换。

二、在积累中全面领略美

古诗词好比百花园,同一事物在不同诗人笔下,有着不同的情致。即使是描写同一景物,诗人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一样的描写方式,这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可在课堂上运用对比教学,适当引入描写同类景物的其他诗词,这样既能使学生领略到诗词中的画面和意象之美,又能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的意识和分辨事物的能力。

1.别样多姿的画面美

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时,可将其与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比较。在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后,让其进行讨论,比较两者的异同,体会到虽然都是描写西湖景色,但苏轼是将西湖比做绝世美人西施,让人对西湖产生无限美的联想;杨万里则着力表现那红得别样的荷花,描写重点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前者是抒发对西湖美景的深深喜爱之情,后者则是借景表达对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学生经过比较,发现了这两首诗别样的精彩之处,为今后进行有目的的主题性阅读奠定了基础。

2.浑然天成的意境美

诗词之美,美在意境。意境是诗词的灵魂,它或雄浑辽阔、或细腻婉转、或绚烂明丽、或朦胧清幽……在不同诗词中,意境的表现手法也各有不同,有的是虚实结合,有的是动静结合,有的是托物言志,有的是情景交融……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广泛地阅读、积累诗词,对不同的诗词进行对比赏析,才能全面地领略诗词中的意境之美,提高學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前两句为送别营造了凄清的氛围,后两句则话锋一转,以问答的形式传达出自己坚持操守的信念。全诗表面上看似是在抒发离愁别绪,实则明志才是作者真正的用意所在。教学时可在充分感受本诗意境的基础上,让学生联想背诵其他送别类的古诗,如李白的《赠汪伦》、岑参的《逢入京使》等。通过对比,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的精巧构思和深婉用意。

三、在延展中深入挖掘美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古诗词以特定的形式、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品味,走进诗歌的意境,走进诗人的内心,学生才能真正走进诗词的内核,感受到诗人“意在言外”的良苦用心。因此,进行诗词教学时,教师要在学生充分朗读、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其诗的写作背景、诗人的人生际遇等相关故事,在延展中深入地探掘古诗词的美。

1.热爱生活的情怀美

将自身的情感寄寓于对山水的描写,还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特色。诗词中大多体现了古代诗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设疑:“湖阴先生是谁?和王安石有何关系?”再引入王安石丰富的人生经历。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到这位曾经官至宰相的文人,在隐居后与平民交往的事迹,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退隐闲居后从田园山水和与好友交往中领略到的无限乐趣。

2.旷达乐观的人格美

古往今来,旷达、豪放都是世人所推崇的境界;高尚的诗风,乐观、积极的精神自古以来都为人们所欣赏。在古诗词中,我们会与诗人在各种不同的际遇中相遇。

如苏轼诗词中的“意”与“情”总是水乳交融,这和他辗转曲折的仕途、坎坷多舛的人生经历是密不可分的。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他都能保持顽强乐观的精神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这种旷达洒脱的精神境界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今,他的诗词还被人们改成歌曲一直传唱,经久不衰。教学他的诗词时,教师可在课堂中适当介绍一些人物故事,使学生不仅看到一位博学多才的诗人,还看到一位为民着想的官员,一位至情至性的兄长,一位活泼有趣的友人。

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诗词中和诗人身上看到人的高贵品质,看到中国的文化精神,让学生知道: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仍然可以像这些诗人一样采集美好、凝望星空,将生命中所有不能承受之重,都化为晴空烟柳、春水杨花。这样,学生在其中获得的精神滋养,将远远超于这些诗句所包含的字面含义。

猜你喜欢

诗句节奏意境
六一来了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节奏
春色满园
轻快漫舞
一朵花的意境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