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党员爷爷讲故事,轮流写红色日记
2020-11-28曹莹
曹莹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目前可以考证的上海境内年龄最小的抗日小英雄,当属夏秋生。地处松江区中山东路西司弄内的中山小学里,现在建有一座夏秋生的塑像。年仅11岁的少年英烈,向人们讲述着他为民族解放英勇捐躯的可歌可泣事迹。松江中山小学,也围绕夏秋生烈士展开了一系列四史教育。
创编课本剧,理解英雄事迹
出生于1927年的夏秋生家住城内会星桥堍。1938年冬,学校被炸后停办,辍学在家的夏秋生在方塔墙上写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八个大字,被日军查出,坚贞不屈,最后被日军用刺刀刺死,时年十一岁。1995年9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松江县人民政府立夏秋生铜像于中山小学校园内,现该处已成为松江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山小学设立了“小卫士”岗位,每周由一个班级负责清扫塑像,创编了课本剧《我们的小英雄——夏秋生》,再现抗日小英雄英勇无畏的故事,队员们在表演、观看中理解小英雄的人物事迹,解读红色密码,体悟英雄精神。
录制音频节目,传播红色文化
中山小学推出了“红色事迹代代库”音频节目,请优秀学生代表录制了“夏秋生故事宣讲”音频,借助学校广播及微信公众号推送给学生,使其加深对夏秋生事迹的记忆。
“夏秋生”音频的录制不仅仅在校内进行宣讲,还在松江教育微信公众号云听童言《少年说》中进行了推送。
该校还成立了“红色故事”宣讲团,用讲故事的方式向队员们传播红色文化。据该校大队辅导员赵老师介绍,学校从疫情后返校时开始,就招募了有播音特长的队员代表组成宣讲团。每月做一期宣讲音频节目,并规划了跨度一年的宣讲内容,内容主要围绕松江及上海境内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宣讲音频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微信公众号上播出。
分享家长故事,使红色基因浓起来
该校还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开展“听党员爷爷讲故事”活动,队员们把听到的红色故事分享给身边的伙伴。
“我的太爷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的作战参谋。在发起总攻的最后5分钟,他接到命令,转到后方。临走的最后一刻,他把缴获的一张毛毯留给一位战友,最后,那位战友不幸牺牲了,这件事始终让他难以忘怀……”五(10)中队的喻言同学把她太爷爷的故事分享给班级的同学,小小的故事會,对学生们触动很大。
自从学校“听党员爷爷讲故事”开展以来,共有58位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听故事、讲故事、诉情怀、谈感想,一个个红色故事,将红色火种播进了队员们的心中。
除了听党员爷爷讲以前的故事,该校还积极挖掘家长中当下的模范先锋,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家长百科讲坛——红色大讲堂”活动,对“四史”进行梳理,并摘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事件进行内容的指定,家长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对指定内容进行诠释,并做好疫情防控,让队员们在校内能够安全、有趣、丰富地学“四史”,使“红色基因”在学校里浓郁起来。
写红色日记,让薪火代代相传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但学习“四史”不是一蹴即至的,不是看几部爱国主义电影就形成的,更不是学几个历史人物、读几个历史故事就能提升的,需要在多元的实践体验中慢慢积累,收获成长。中山小学充分整合活动资源,坚持把“四史”教育内容融入少先队活动、各类仪式、校园艺术节等活动中,引导队员们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情感。
学校里有一本“红色日记本”,队员们把自身的感想、中队精彩的瞬间以及党员爷爷的嘱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写在“红色日记本”上,在中队间轮流传阅。据悉,下学期学校会把里面的内容复印装订成册,下发到每个中队的图书角,让更多的队员可以随时翻看。
该校大队辅导员赵老师说,“希望历史激发孩子血液里的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融入少年儿童血脉,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