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江绘画的“几何化”之意义
2020-11-28钟艳
渐江“几何化”图式受木刻版画的影响,同时版画也受到绘画的影响。师造化,也是渐江晚年主要做的事情,以画黄山为主,真正体悟到了黄山的本质。当时正处于明人清,反清不成,只能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悲坳。渐江真正做到了物我融合,“几何化”的艺术风格是表达渐江内心最好的形式手段。
一、渐江绘画中“几何化”的重要性
渐江真正做到了物我融合,“几何化”的艺术风格是表达渐江内心最好的形式手段。“几何化”风格形成了也就等于是进入了“程式化”,按照这种程式不断的画下去,就会没有创新,这点是中国画不可避免的问题。渐江绘画中描绘山石用“几何”形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手段,笔者大胆认为渐江绘画中的“几何”形状主要来源于木刻版画。渐江作品中的“几何”图式值得我去研究、分析,为什么他要用“几何”形去表现山山石石?
为什么画中用方折线描绘山石?为什么画面墨色如此之淡?看渐江的画有太多为什么了,这些疑问值得我去找答案。渐江绘画中“几何化”的出现不是偶然,必然有其出现的原因,究其原因前面己经论述过了;渐江绘画中“几何化”图式的出现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本章所要具体讨论的问题。
渐江晚年主要以画黄山为主,其主要作品是《黄山真景》六十幅,几乎攘括了黄山所有的景点,有些没人去过的景点在他的画中也有所体现,渐江真正表现出了黄山之质,用毛笔把黄山的景致一一记录了下来。渐江绘画中山石大大小小“几何‘形体的层叠,确实给人很强烈的重量感、体积感。渐江找到了,他发现了大自然中的美,并用实践、用心去表达,从黄山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语言一“几何化”。
弘仁绘画中的“几何”与数学中的“几何”是不一样的,数学中的“几何”是带有科学性、固定性、死板的图形,而渐江画中的“几何”是赋予了精神、理想中的、多变的“几何”形体。如果为了形成风格,把数学中方方块块的几何体层叠放人画面中,可想而知那是不成立的,会非常难看。而渐江画中的“几何”图形,是一种概念中的“几何”,是为了凸显出渐江画面中的独特风格而概括的、是不受客观约束进行处理、加工过的个性化的“几何”形体,渐江画中的“几何化”就是这样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
渐江善于将梯形、矩形、锥形等看似像“几何”形体层峦叠峰交义地组合在一起,在形体大小、歪正、疏密与线条的多少、曲直的冲突对比中,取得一种禅学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平衡,从独特的角度、视野描绘了黄山的本质。画中“几何”形体的组合更显山石的雄伟、峻增,同时传达出渐江内心充满对祖国《明代)灭亡的悲痛,对新统治者清王朝的痛恨,抗敌的满腔热血在心中回荡。实际反抗清王朝不成功,只能用其它手段表达心中对时代的不满。渐江的画粗看有种安详、平和、空旷之感,细细品味,其中酸甜苦辣五味俱全。“遗民画家”是一个现在有所争论的词,在这里我暂且用“遗民画家”这一词,渐江是“遗民画家”的代表人物。还有的画家意识到对新王朝反抗无用,因而远离尘世,对待尘世极为
冷淡,与世无争,因而他们把冷峻、清静、平稳的心理状态用画传达出来,渐江就是这类的典型代表。石涛、梅清的画,从画面上看有动的势态;弘仁的画,是“静”的艺术的代表,静中有动,初看给人静的感觉,再细细品味其内藏“杀气”,尤其是那大大小小“几何化”的图式,就像人与人之间在搏斗,紧紧缠绕在一块,带来压抑、沉闷之感。渐江的“几何化”风格不是为了风格而风格,“几何”山石的运用是弘仁真实情感的流入,他找到了符合自己内心的语言形式,并且很好的运用在绘画当中,“几何化”的语言是渐江内心与事物的完美结合,“几何”图式即适应了当时创新的需求,又不失“自我”。“几何化”是渐江画中独有的艺术风貌,确切的说是渐江精神思想感情的真实流入,并在画中用“几何化”的形式加以強调。
前面己经分析过渐江绘画中“几何”形体的独特性,“几何”图式的形成不是偶然,这与当时徽州木刻版画达到一个高峰有着密切的联系,版画中的直线用笔多,用线描绘事物,没有皱擦,弘仁受当时版画的影响应该肯定是有的。
二、渐江“几何化”风格与当代工笔山水
后人把山水细分为工笔与水墨,其实在起初是没有这么细微的分科。既然己经把他们区分开来了,肯定存在其分科的方法。有人认为,工笔就是耗时间,三矾九染,非常麻烦,匠气味浓郁,这只是一些人的片面之词。在没有把工笔与水墨区分开来时,为什么就没有人说它费劲呢,反倒是区分了才对工笔产生反感。大多数人对工笔的概念产生了错误的判断。画工笔时,确实有的地方需要“三矾九染”,然后古人把这句话流传下来至今我们能从文字中看到,除了“三矾九染”的同时,画中也有画一两遍就能够达到最佳效果的地方,为什么古人不把这句话流传下来呢?也许会有种种原因,但这不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不去细究。文字不是万能的,并不能代表一切言论。流传下来的文字并不都是符合当时事实的,也不可能把任何事物都如实、完整、准确的用文字来描述或记录下来。文字只是作为一种参考,同时要结合各方面去研究,还应加以大胆的猜想。
当代是一个群英辈出的时代,是一个勇于创新的社会,只有创新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南京福建大学林荣生教授就是一位有形式风格的山水画家,他的工笔山水与传统中的青绿山水不同,不仅是用色的不同,而且在构图、山石的形态上与传统也不同,画中融入了林荣生教授独特的精神内涵。创新是有根基的,没有无根之树,无基之房。林荣生教授在当今山水画坛己经有很大的影响,得到美术界的认可。他的作品有自己独特的面貌,细研究他的作品,既有传统中用线勾勒的“几何",形体,又有符合时代气息的色彩。林荣生教授的作品主要就是勾勒填色,先用线勾勒出山石的“几何”形体,而后填上符合自己感受的颜色,形成独特的风格。
当今在美术界有影响的许俊教授,他的画与林荣生教授的画都属工笔山水。他俩最大的不同是画面中的颜色不同,许俊教授可归属于青绿山水,但也是用“勾勒填色”的办法,先勾出山石的“几何”形体,大大小小安排有序。
总之,创新是要有根基,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那样的作品在现实是呆不住的。渐江的“几何”图式对与他同时代的画家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他的“几何化”对当今的画家影响是很大的,今后也许还会有更多的人学习他,并形成符合时代的形式语言。
作者简介:钟艳,女,1983年6月11日,汉族,江西省新余市,硕士研究生,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