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现状及思考
2020-11-28郑国强王阳
郑国强 王阳
【摘要】国有企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分析了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后续完善建议,为国有企业深入贯彻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扎实做好监督执纪问责各项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 纪检监察 执纪问责
国有企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我们党历来重视国有企业的发展与改革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国有企业深入贯彻十八大、十九大系列精神,推动落实“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求,切实创新反腐败体制机制,强化制度保障,明确职责定位,突出主业主责,扎实做好监督执纪问责各项工作。围绕落实“两个责任”与“三转”、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作风建设、权力监督、案件查办、党风廉政制度建设、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等工作,为推动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纪律保障,但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急需解决。
1、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主要做法
1.1 落实“两个责任”,强化监督职能
国有企业党政领导班子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时制定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措施,通过媒体渠道公开落实“两个责任”的举措;企业各级党委和纪委主要负责人,逐级约谈所属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和纪委(纪检机构)主要负责人。切实强化监督职能。成立部门纪检监察室、党风政风监督室和执法与效能监督室,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进一步向查办案件和纪律检查工作倾斜。强抓执纪办案。畅通基层员工来信、来访、举报电话、网络举报平台等检举受理渠道。坚持举报归口受理制度,每月定期录入信息管理系统上报企业纪委,规范管理举报工作,做到底数清楚、流转严密、管理有序。对实名举报实行限时回复和反馈,对在查案件,集中力量进行突破,切实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1.2 创新权力监管方式,强化事后问责监督机制
创新权力监管方式,突出各层级监督重点。强化述廉制度,采用“访廉、述廉、询廉、评廉、用廉、督廉”等环节,解决同级监督过软的问题。实行各部门联系监管。建立部门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各部门党风廉政责任建设工作制度,部门纪委常委会委员对所联系的部門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监督检查和调研指导。强化事后问责监督机制。坚持从问题导向,查办案件和事后问责人手,由事前、事中的过程监督转变为事后监督、履职监督和问责监督。
1.3 狠抓学习实践,强化作风建设
带头加强学习。聚焦“四风”问题,切实改进作风,纪检监察干部带头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纪检业务知识。通过集中学习、研讨交流实践历练,加深理解和认识,深化感悟和体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工作定位不清,思想认识有待加强
为了让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回归主业,“轻装上阵”,要求企业纪委书记必须把主要精力用于抓纪检监察工作,纪检组长原则上不再分管纪检监察以外的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部份纪检组长仍存在不适心态。少数纪检干部由于受惯性巴维束缚,认为纪检干部这一岗位大多数是以解决职务待遇为主,缺乏进取意识;个别纪检干部认为强化执纪问责会影响与下级部门的关系,缺乏工作勇气;少数纪检监察干部喜欢大包大揽,认为“全面开花”能够体现纪委的权威和地位,主观上不想退出一些不该分管的工作。有的同志认为多分管一些工作觉得虽然忙一点,但是因为分管的工作多了,自我感觉更受企业党委重视,工作干起来也更有威信,同时有利于自身综合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有利于为以后的发展积累经验,不愿从以前分管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2.1 能力素质有限,工作方式不到位
企业纪检监察队伍中缺乏专业人才,干部知识层面和业务能力亟需提升。由于纪检监察工作涉及的领域广,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广泛了解金融、法律、计算机、会计、管理等综合知识,而现有的纪检监察干部中,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少,特别是缺乏掌握信息网络技术、熟悉市场经济和财会电算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少数纪检监察干部自身能力不足,在调整充实到执纪监督一线后,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工作理念和方式。
2.3 沟通协调性不足,“三转”宣传氛围不浓厚
少数纪检监察机关对“三转”重要性认识不足,关起门来搞“三转”,向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汇报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思想共识;个别纪检监察机关方法过于简单,没有做好交接和督促工作,导致相关主责部门也未主动跟进,监督链条断裂。同时,少数纪检监察机关针对“三转”的外部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全媒体、全方位、全过程、全人员的宣传强势,以至群众对“三转”的知晓度、关注度和支持度不高。
3、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完善建议
3.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当前,改进企业纪检监察机关工作,必须进一步放下“包袱”,解放思想,重构和强化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工作理念。摒弃思维定势、角色定势和工作定势,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转变职能、突出主业”的新要求上来,要结合目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推进“三转”工作作为破解困扰纪检监察机关多年的职能泛化、力量分散、四面出击、吃力不讨好等老大难问题的难得机遇,正确履职、有效作为,努力做到转思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强自身。
3.2 明确职能,突出主业。企业纪检监察部门要严格依照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进一步明确职能,强化现代化治理意识,改变原来“既作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等职责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找准履职站位,按照中纪委、监察部、企业纪委“转变职能、突出主业”的要求,从真正解决问题的角度定任务、用方法、添措施、强机制,克服“包打天下、越位错位”的现象,更加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更加突出执纪监督主责,更加强化纠正“四风”和惩治腐败等主业,防止由监督主体错位为执行主体,回归纪检监察本职。
3.3 准确定位,监督有力。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作为专门的监督机关。对于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主管部门负责,纪检监察部门要集中精力加强对监察对象的监督,牢牢把握纪检监察的职能定位,切实发挥监督职能,有效保证反腐倡廉工作的落实,促进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