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迎接5G终端黄金时代

2020-11-28高超

通信产业报 2020年41期
关键词:终端发展

高超

11月5日,2020中国手机创新周暨第八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最后的落地活动——2020中国5G终端全球创新峰会暨第八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天鹅奖颁奖礼在河源市举行。

来自工信部、广东省、河源市有关领导,院士学者、智库专家、产业链企业家和代表、行业组织专家和领导等围绕手机设计领域的前沿趋势、最新动态、最新技术、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经验分享及进一步深入研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约300人参会,共同见证中国手机设计最高奖天鹅奖的诞生。

峰会期间还发布了《5G终端产业白皮书(2020)》《手机产业链英雄榜TOP 50(2020)》和《河源国家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三项智力成果。

2020中国手机创新周暨第八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以“创新5G时代 共赢智能未来”为主题,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源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活动得到工信部等主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受到手机终端领域主要行业协会、国际组织、产业链企业、投融资机构,以及产业园区、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本次活动紧扣当前5G发展趋势,聚焦手机市场热点、关键技术和行业发展需求,举办一系列嘉年华活动,为产业创新发展搭建交流的舞台和展示的平台。主要活动包括第八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2020中国5G终端全球创新峰会暨第八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天鹅奖颁奖礼、专家评审会、优秀作品展示等。活动视野放眼全球、地跨南北,主要活动在全球最大手机栖息地广东省举办。

高屋建瓴:推动5G终端创新发展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中国通信全力协助产业阻击疫情,积极推动加快5G新基建建设。中央政治局多次会议强调加快发展5G。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月3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指出,要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积极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帶动5G手机等终端消费,推动增加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教育、网络娱乐等方面消费。

工信部及地方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具体的加快5G新基建发展举措,从网络建设、应用创新、产品落地等多维度,助推5G发展。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董小平表示,自去年5G正式商用以来,我国5G网络建设、终端产品、行业应用等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作用。未来3年是5G网络建设持续上升的战略机遇期,各方要继续稳扎稳打,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建设好、发展好、应用好5G的良好生态,推动中国智能终端乃至消费电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神志雄表示,当前广东省高度重视5G和新基建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五市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下一步,广东将围绕5G网络建设,5G智能终端发展,打造世界级大湾区5G产业集聚区,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是工信部直属支撑机构,是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要国家智库,连续两年在河源发布《5G终端产业报告》,为终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长宋显珠表示,5G是一张全新的网络,对5G终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终端企业积极创新,突破5G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进一步探索消费者新需求,共同推进5G终端创新产品落地。

河源正在围绕打造与珠三角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衔接配套的产业基地,培育发展超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河源市人民政府市长林涛表示,今天的河源,发展前景广阔,投资潜力巨大。未来的河源,将大力推广“‘双区总部研发设计+河源制造基地”等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积极对接大湾区龙头企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材料等产业,加快建设一批高新技术试验地和成果转化地,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拓展区。

河源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大荣进一步表示,河源作为广东四大手机生产基地之一,正在成为手机产业生态栖息地。手机产业选择河源国家高新区有四大理由,一是手机产业基础厚实;二是研发平台配套齐全;三是融湾融深协同发展;四是营商环境优质高效。

思想盛宴:寻找下一个创新

生生不息,创意不止。在本届峰会上,与会院士、教授、专家学者、运营商代表紧扣峰会主题,分享了他们对终端创意创新的思考。

北京大学教授、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表示,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必要基础,应用类智能终端创新呈现出协同、多学科、场景知识和经验等特征,创新空间巨大,但也面对着智能终端供给不足、创新难度各异等难题,对此需要采用不同的创新模式并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政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尽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手机生产大国,但是芯片、传感器、关键器件、操作系统等核心环节的自主设计与研发仍存在短板。因此,中国厂商要加强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的研发,保证在别人卡脖子的时候还有还手之力。

GSMA大中华区战略合作总经理庞策表示,通过对全球100家主要运营商调研发现,它们认为更长的电池寿命、增强的相机、更大的显示屏、可折叠屏应该是供应商优先发展的智能手机的创新点。

但是,中国移动终端公司产品中心总经理刘钧毅同时指出,当前SA终端最大的问题在于,5G SA新核心网架构中众多网元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核心网与无线、IMS、终端之间的兼容性问题,需要端网间开展大量的遍历性和兼容性测试验证。在测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稳定的SA商用品质。

5G时代刚刚到来,面向B端、C端的应用场景的开发正在不断推进,那么5G智能终端创新的下一站在哪里?

欧洲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金双根表示,随着5G的商用成熟,围绕5G的各业务领域、各应用场景的创新孵化应运而生。它们又将会孕育新的服务,形成行业的新场景,进而重塑产业发展模式。

IEEE Fellow、华南理工大学电信学院/微电子学院院长、华为“2012实验室”天线首席科学家薛泉则认为,5G、6G作为无线高速互联的桥梁,在应用场景上将加速“大智移物云”的到来,催生未来终端以多种形式存在。

中国联通终端与渠道支撑中心副总经理陈丰伟也表示,5G技术演进推动终端形式和形态不断发生变化,软硬件迭代升级将创造出新的应用场景。

手机设计:把最好的体验给用户

如果说创新是产业发展之根的话,那么手机设计就是创新落地的重要环节。从本届手机大赛参赛作品来看,创新正从表面深入到内核,标签化、独创性已经成为手机工匠们下一个追求目标。

华为消费者业务战略Marketing副总裁李昌竹表示,华为从2011年开始筑梦摄影,其目的就是追求单反级全场景摄影体验。特别是在华为Mate 40系列上首创多反射潜望式长焦摄像头,实现10倍光学变焦,获得更好的拍照體验。

OPPO第一产品线产品经理王子尧表示,OPPO Find系列一次又一次去探索科技与艺术的未知,就是为了实现OPPO心目中对手机的最终幻想。

vivo X系列产品经理赵典表示,人类其实是视觉“动物”,在手机设计方面也要“看脸”,轻盈、便捷、美观就是vivo X系列的最大追求。

相比“华米OV”在拍照能力上追求极致,中小品牌手机厂商则另辟蹊径。

努比亚硬件创新中心总经理王均松表示,红魔5S是努比亚近年来在游戏手机技术方面的又一次突破与集大成者,未来努比亚也将为消费者在5G时代提供更高价值的智能产品及服务。

魅族科技运营商/政企业务副总裁陆义表示,中小品牌在5G时代要打造自己的精品,形成自己的生态圈,形成有粉丝和社区的创新服务模式。

泛终端:5G全场景新生态正在形成

5G时代一个重要的特征是5G终端整机形态类型迅速增加,不断产生新的融合,扩大泛终端的外延,一个5G全场景新生态正在形成。

达闼科技副总裁葛颀认为,5G泛终端融合有五个驱动力,一是5G SA网络,二是AI即服务,三是5G消息MaaP,四是eSIM数据,五是数字化生产平台。

紫光展锐5G手机业务副总裁闫书印表示,该公司正在构建全球领先的AI能力和一站式AIoT开发平台。

除了硬件,在软件方面,产业链厂商也在寻求革新,特别是运营商,希望通过5G新消息的发布,再战融合消息市场。

联通在线门户中心副总经理汪永波表示,沃通信(5G电话)在5G消息基础上对电话产品进行升级,补足传统电话产品相对于互联网通信软件的功能和体验短板。

灵聚科技也在5G新消息领域拓展自己生态版图,并准备搭建一个泛终端智能服务生态。灵聚科技创始人张胜表示,在这个智能服务生态里,所有终端获得几乎一样的AI能力,形成以Chatbot为内核的多端触达、漫游协同联合服务。

5G刚刚商用一年,终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仍面临着诸多挑战,5G中高频射频器件首当其冲。

为此,深圳汇芯通信技术公司首席架构师樊永辉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夯实射频器件产业发展基础;二是发挥整机带动作用,探索新型IDM发展模式;三是加强人才培养,注重人才引进;四是围绕5G射频器件产业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五是合理引导投资布局,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隐私保护也是5G终端产业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小米互联网一部系统安全部研发主管王宝林表示,小米推出了三个前沿的数字武器,为用户带来更强大的隐私保护能力。

此外,智能终端的质量问题同样不容小觑。国家通讯终端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广东)技术主管李惠指出,测试结果表明,较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安全、EMC、元器件、电池等方面,其中EMC相关问题占比最多,达35%。他同时表示,5G产品将要进行强制性3C认证。

尽管如此,在5G快速发展的助力下,泛终端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搭建一个覆盖所有泛终端产品的5G全场景新生态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并共同努力促进这一生态的发展和成熟。

天鹅奖正式揭晓

2020中国5G全球终端创新峰会暨第八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颁奖礼,揭开了新一届中国手机设计天鹅奖及各单项奖获奖作品的神秘面纱。

其中,获得最高奖——中国手机设计天鹅奖的是华为Mate 40 Pro+、vivo X50 Pro +、OPPO Find X2 Pro、小米10至尊纪念版。另有10款手机分获天鹅奖5个单项奖。此外,还有10款终端解决方案、10款智能硬件、10款手机应用分别获得终端解决方案、智能硬件创新和手机应用开发三个天鹅奖单项奖。

成果发布

此次峰会暨天鹅奖颁奖礼还发布了多项智力成果。

为加速中国5G终端产业化、促进5G应用快速落地,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和《通信产业报》联合编写并在现场发布了《5G终端产业白皮书(2020)》。

工信部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温晓君在解读这本白皮书时表示,多形态终端持续推出有利于打造5G全场景新生态。在5G新基建及终端生态逐步构建与完善中,未来5G终端形态及设备类型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终端设备市场规模将出现新一轮增长。

手机产业是高度集成创新的领域,5G时代,手机产业链也正在经历新一轮洗牌,为助推手机产业健康发展,挖掘手机产业链背后更多的“中坚力量”,通信产业报社联合赛迪智库共同发布《手机产业链英雄榜TOP 50(2020)》,并在活动现场正式发布。

活动现场同期发布了《河源国家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为当地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作为中国手机领域重要创新运动,自2013年举办以来,中国手机创新周暨手机设计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七届。期间,大赛在活动合作签约、企业行业交流等方面获得了行业主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成功举办了40余场峰会论坛、50余场行业沙龙、100余场产业链走访,累计近16万专业人次参与。天鹅奖见证了华为、OPPO、vivo、小米登上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TOP6榜单,见证了紫光展锐、京东方、爱佩仪、硕贝德等企业成为专业领域的“隐形冠军”。

“希望广东省、河源市继续利用这个平台,搭建产业协作交流舞台,积极助推终端产业乃至电子信息产业的更高质量发展,共同助力网络强国、工业强国建设。”董小平表示。

猜你喜欢

终端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GSM-R手持终端呼叫FAS失败案例分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多功能北斗船载终端的开发应用
基于IEC61850的配网终端自动识别技术
基于3964R协议的多控制终端加油系统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