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心”举措
2020-11-28罗志迎
罗志迎
摘 要:班级管理在小学教育阶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良好的班级管理,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保证学生心理成长的健康发展。然而,在当前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水平存在诸多问题,其学生的个体情况也千差万别,这也给班级管理的有效开展产生阻碍。同时,小学生的心理培养也是班级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育管理经验,对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心”举措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农村小学;管理工作
对于正处在儿童阶段的小学生,心智发育还不完善,其心理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同时,农村小学班级中还存在许多差异化的家庭情况,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这也给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增加难度。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发展和课堂体验,正确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从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效能的具体方法两个方面出发对此进行探究。
一、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发现当前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主体地位不明显。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策略,将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保证班级管理的整体发展。但在当前的班级管理中,大多数教师未能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制定策略,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主体发挥不明显。第二,缺乏心理辅导。正处在心智发育阶段的小学生,其心理培养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进而造成学生自卑、不自信、受挫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第三,家庭教育不足。受限于经济条件和地域原因影响,大多数学生家长存在外出打工的现象,导致家庭教育引导不足,进而使学生的主体发展受到影响,这也是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所要着重把握的一点。
二、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效能的具体方法
(一)关注学生心理,实现健康发展
因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其学生的心理活动难免产生自卑、胆怯、叛逆等不良问题,这不仅影响学生的主体发展效果,还难以保证班级管理的有效实施。因此,在农村地区的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应着重把握学生的心理建设,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灵活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保证学生积极、健康的主体发展。同时,教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还应坚持“俯下身”“融进去”的原则,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学生“打成一片”,以热情、积极、理性的方式去感染每一位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后,自然而然地接受教师的指导,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共管机制,发挥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往往以教师的主观意愿为主导展开班级管理,缺乏对学生的主体引导,导致学生的参与感和集体观念不足。因此,在农村地区的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管理思想,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师生共管机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能增强班级管理的实效性,保证班级活动的有序进行。同时,在师生共管机制中,教师还可以采取轮岗轮值、特长优选原则,让学生定期更换和体验不同的管理岗位,加深对各个岗位的职业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管理效果。同时,特长优选原则,更加注重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主体特长,安排不同的管理岗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更愿意为集体做贡献,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积极家校联系,保证教育落实
学生的健康成长始终离不开家长的关心与照顾,其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基础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鉴于农村地区的小学班级情况,大多数家长因忙于生計难免存在教育缺失问题,导致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淡薄,这是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着重注意的一点。因此,在农村地区的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应积极协调家庭和学校两者的教育工作,正确指导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路,及时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提升亲子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家庭观念,深化其主体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化手段,如微信、QQ、钉钉等工具,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在校情况,掌握学生的家庭动态,进而在下一步的教育实施中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从而保证学生主体教育的有效落实。此外,在实际情况允许的条件下,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之中,有助于实现其学习共同体的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通过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共管机制的构建、家校教育的开展,不仅能保持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学习状态,还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助于实现其主体发展的目标。同时,从管理问题入手,深入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着重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学生多元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洪伟.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现状分析及对应措施摭谈[J].好家长,2017(46):127-127.
[2]朱小霞.浅谈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现状与策略[J].中外交流,2017(17):283-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