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2020危情,奔赴2021承诺

2020-11-28

财经 2020年27期
关键词:财经新冠金融

极不平静的2020年正在远去,回顾这一必将载入人类史册的重要一年,我们禁不住感慨、感恩,并充满新的期待。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严重疫情,在2020年初冲击中华大地、横扫全球各国,截至2020年11月初,已造成5000多万人感染,125万多人死亡。由此引发的卫生防控、社交隔离、经济衰退、产业凋零和民众失业等种种艰难困苦,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世界从未曾经历的重大危机。

疫情肆虐,没有谁可以完全置身于外。如今疫情仍然在很多国家蔓延,人类和病毒的对抗还将继续下去。虽然我们可以保持长久的乐观,但类似新冠疫情这样的意外的公共卫生危机,在2020年再次警醒所有人,必须始终保持对于生存环境和社会系统方方面面的危机意识、应急反应和自救能力。

疫情是一场公共卫生危机,也是一次社会应急实测,考验着我们每个人。2020年1月底,3名《财经》记者主动奔赴武汉,冒着生命危险在一线坚持采访报道68天。她们和整个《财经》编辑团队一起采写了上千篇抗疫报道,并编辑出版4期特刊。在传统媒体被唱衰的时代,《财经》同事和很多有责任感和专业能力的机构媒体同行一起,坚定履行着他们的职业责任和社会良知。

疫情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生活方式,更严重影响中国及世界经济的运行轨道。面对国内外形势在2020年的重大变化,中国明确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重大变局?又如何将这一战略转型落实?张燕生、滕泰、陈东敏等专家学者分别从大国战略、宏观经济、产业创新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总体审慎乐观。

如果说抗击疫情影响是短期应急,顺应疫情后经济和金融格局之变,则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对此,中国金融体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时隔17年之后,2020年重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表明一个中国版的“超级央行”呼之欲出。《财经》记者张威的报道认为,在被赋予宏观审慎管理职责的同时,中国央行的监管职能被强化,将拥有重大法律法规草案的起草权以及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基础设施等权力,其核心指向是防范系统性风险。

央行货币政策不仅事关本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对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而言,这更事关本国货币的国际影响以及与此相关的美元霸权。2020年疫情对美国经济和金融的严重冲击,以及美联储实施的零利率加无限量化宽松政策,均让世界感受到美国为了维持其金融霸权而无所不用其极。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伊诺泽姆采夫认为,美元位于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顶端地位是靠巨额的债务来维系的,所以当代金融体系的秘诀,不是偿还债务的能力,而是将债务成本降至无限低水平的能力。在中国学者陈炳才看来,要想破解美元霸权,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就需要保证货币供应有序、稳定,与经济增长适应,确保物价稳定、汇率稳定。

对中国而言,首要还是提高中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容量和质量,为此必须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双重改革与发展。2020年全球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注册制改革和开放扩容,对此,《财经》记者郭楠、张欣培采访调查发现,A股全面注册制即将到来,但未来如何更高效地完成企业上市流程、完善常态退市机制,改善空间仍然很大。

由于中國并未跟随美联储等央行实施零利率政策,加上中国率先走出疫情阴影,实现了经济复苏,人民币在2020年下半年持续升值,全球投资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从中国国债到中国公司,均成为不断增加的新资产配置。

这恰好印证了在一年之前,《财经》在2020年年刊上的展望和分析,当时华平中国区联席总裁程章伦认为,最好的投资机会仍然在中国。在2021年年刊上,程章伦从“双循环”新背景入手,认为中国未来最大的投资机遇将基于两条主线:不断扩大的内需市场,以及依托于技术进步崛起的数字经济。

《巴伦周刊》中文版的分析也认为,中国资产兼具回报与安全性的优势将持续吸引外资流入。一年后再看,这两个判断均被验证,中国金融市场坚定扩大对外开放,坚决深化市场改革,从2020年开始成为更具全球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新市场。

同样没有让理性预期者落空的,是2020年11月初举行的美国总统选举。民主党候选人拜登最终战胜在任总统特朗普,即将在2021年初入主白宫。全球各大股市和政商学界对此均表示明确欢迎,人们期待这个世界第一超级大国,在新的一年里切实回归理性和常态,切实承担全球责任,切实改善国际关系。

展望2021年,我们当然还会遇到困难和挑战。无论是新冠疫情后时代的经济复苏和社会还原,还是美国大选后全球政经格局的新变化,都会对我们的各方面继续产生重大影响。我们需要看清那些最重要的发展大趋势,审慎抉择,持续前行,不负时代承诺。

《财经》编辑部

猜你喜欢

财经新冠金融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财经日历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财经阅读时代
P2P金融解读
财经神回复